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温县祥云镇乡于1991年初建立了治安巡逻队,在全乡各行政村兴起了群众性治安巡逻活动。三年来,全乡治安巡逻工作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发挥了多功能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作用,为全乡的政治安定、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和谐的治安环境, 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为什么祥云镇乡治安巡逻工作能够持久地坚持下来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人、财、物的大流动,社会治安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治安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动态化趋势.当前城市基层公安机关街面治安巡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认识上对巡逻工作的定位存在偏差,警力配备与所担负的过重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现有的勤务方式与实际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现有的装备保障难以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我们应充分认识巡逻工作在服务民生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减负巡逻队“110”的接处警工作压力,结合本辖区特点,施行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动态治安巡逻勤务模式,并对巡逻辅助力量开展必要的培训和有效的管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网格化专业巡逻是对巡警本质认识的理性回归,需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合理适用。其基础工作主要是研究应对街面治安特点的勤务模式,完善情报信息的主导作用和快速反应机制建设,以真正控制街面动态治安。同时网格化专业巡逻模式的基础建设还要加强多项配套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治安巡逻亦指治安管理部门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护公私财产的安全,防范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而组织一定人力、物力,在特定区域内所实施的防盗巡查警戒等一系列活动。组织形式有:专职民警、军警联合、警民联合、保安警察、厂街联合以及群众组织等巡逻队伍。其目的,在于削减实施不法行为的实际机会及成功信念。日前,全国大部分城镇已建立健全治安巡逻组织和力量。治安巡逻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5.
“治安巡逻”是指治安管理部门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控制社会面,预防和打击各种现行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公共治安秩序,组织民警和群众治安联防人员在一定区域内对治安秩序所实施的巡逻和警戒。 治安巡逻做为城镇治安管理主体活动的构成之一,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目前,由于治安巡逻能够适应城镇改革、建设、发展的需要,适应城镇治安特点,因而又受到各级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治安巡逻已成为维护城镇治安秩序的重要手段,建立和完善系统的治安巡逻网络,是城镇治安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治安巡逻体制的形成是随着改革开放大潮应运而生的。它是公安工作实现由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的一种新型的勤务制度,也是公安体制改革的一种尝试。它的建立并在一些城市试行的实践证明,巡逻队是现代城市管理中的一支重要的机动力量,在维护城市治安秩序中发挥着积极的和重要的作用。 一、职能与任务 巡逻队是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为适应社会治安由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以动态管理为主而组建的多职能  相似文献   

7.
治安动态防控体系是一项复杂的警务运行系统,是新形势下城市公安机关应对复杂社会治安局势的新战略,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与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举措。当前城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以信息化警务建设为平台,打造城市巡逻防控和监控体系;二是以积极警务建设为抓手,提升驾驭治安局势的主动性;三是以动态警务建设为中心,完善...  相似文献   

8.
城市边缘农村社区治安的有效治理,对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城市化进程的顺利展开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保定北市区边缘农村社区的调研中发现了三种典型的治安治理模式:依据内生规则形成的村民联防联治模式、依据外生组织规则形成的基层派出所片区巡防模式、内生与外生规则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保安聘用模式。现存三种模式基本能够满足社区治安秩序稳定的需求且各具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与缺陷。完善城市边缘农村社区治安治理模式应做到:依托农村社区现存的多元规则,因地制宜进行建设;调动多元治安主体的积极性,努力整合配置性治安资源与权威性治安资源;全面构建文化、制度、财政多层次治安防控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治安防控体系和"三基"工程建设,既是公安机关的中心工作,也是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建设工程.各地公安机关必须依靠党委政府领导,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努力推动警力下沉,深化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加强社会面巡逻和"三道防线"建设,提高动态防控能力;突出抓好技防工作,提高治安防控和"三基"工程的科技含量;大力加强群防群治工作,积极推进治安防控工作的社会化;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为治安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0.
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投入不够 ,公安机关治安防范职能未能有效发挥 ;控制弱化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有待加强 ;管理松散 ,帮教改造措施亟待落实 ;渠道不畅 ,情报信息工作难以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必须增加治安防范的投入 ;狠抓基层政权组织建设 ;健全和完善社会改造和帮教机制 ;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切实维护农村治安稳定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夯实公安基础工作,完善巡逻防控网络、信息网络和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网络等三大网络。在实际中要把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纳入政府行为;构建五道严密的防控网;建立高效运作的警务机制;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城市治安巡逻工作是公安派出所日常的主要勤务工作,也是公安机关有效防范和打击犯罪的重要措施。为适应动态环境的治安需要,加强城市社会治安的动态管理,变革原有的城市治安工作机制成为了必然。为更好地适应上海城市现代警务机制的发展要求,有必要以上海公安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设为契机,对基层公安机关目前的动态巡逻勤务机制进行升级与改良,以实施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动态勤务模式。实践证明,要实现"实兵巡逻"与"视频巡逻"的完美结合和无缝互动,建立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更多、更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必须紧扣发展主题,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不动摇,合理调整和设置社会组织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加强党对社会组织工作的领导,必须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创新工作方式,创新活动载体。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环境下党的群众工作方式受到挑战,一方面传统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方式与新媒体的特点不适应;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环境下仅依靠党的力量开展群众工作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而治理与善治理论为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式。首先,治理理论所主张的公众协商理念为党运用新媒体来加强党与群众的沟通协商、互动交流,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指明了方向;其次,多中心治理理念引导党引入多元化的社会组织为做好群众工作共同努力;最后,管理善治理念引导党加强自身的建设,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党的群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网格化”街面巡逻机制是适应新形势、探索特大城市警务运作机制所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重视巡逻盘查效能与侦察思维尤其是现场意识运用,有利于公安机关确立执勤作战型取向,有利于提高公安巡逻民警及时有效发现、制止犯罪和捕捉犯罪嫌疑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人员物资的流动速度,给社会治安带来巨大压力。而我国公安机关传统治安治理模式,尤其是以巡逻为主的防控体系没有得到及时改进,使公安工作暴露出很多不足。本文主要以襄樊地区的"网格化巡逻机制"为研究对象,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通过实证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公安派出所、责任区刑侦队和交巡警中队是对地区(街面)负有治安管理责任的基层作战单位,三者有机组合,建立起责任捆绑、诸警联动的运作机制,以增强对辖区的治安管理能力。实践证明这个方向是正确的,这条路是走对的。我们应以地区侦防巡责任捆绑、诸警联动机制为基础,尽快建立点、线、面、块有机结合的街面治安动态管理勤务运作机制,以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控制和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铜仁地区村级党组织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村级党组织应当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加强争优创先意识和支部班子的堡垒作用,应当重视加强村级干部的培训力度、倾听基层干部的发展建议,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激励和关怀机制,加强政策倾斜、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巡逻勤务作为公安机关控制社会治安的基本勤务方式,在新的社会治安状况下,其作用越来越凸显,巡逻勤务的效能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的能力。因此,公安机关的巡逻形式要动态化,防控网络要紧密化,全面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