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之后开始缓慢地走出了“孤立”状态,在20世纪期间的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发生的很多引人注目的大事,美国很少能够摆脱干系。本文从亨利·卢斯提出的“美国世纪”这个角度出发考察了美国借助其不断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力量实现世界领袖地位的过程,分析了“美国世纪”这一命题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特别强调了在“美国世纪”中文化在实现和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18日至20日,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访问美国,辛格总理此访被看作是让美国"重新发现印度"的一次旅行.辛格在美不仅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而且还在安全、经济和能源等领域与美签订了十一项协议.印美关系由此而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思想"是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是解读俄苏社会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一把钥匙.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处于新的社会转型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再成为俄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重塑"俄罗斯思想",作为维系俄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精神支柱,就成为当政者和全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叶利钦时代政坛风云变幻,思潮流派纷争迭起,反映了转型期间社会的全部复杂性.普京时期开始进入相对稳定阶段,"俄罗斯思想"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所谓"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真相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思想,其实质是俄国革命和西欧革命"互相补充"."设想"的真实逻辑是:通过俄国革命引发西欧革命,走共同胜利之路.所以,它仍属于世界革命的范畴,而不是什么"东方社会主义"新理论.20世纪历史的实际发展产生了东方社会主义,对这一道路和今天的改革开放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予以总结,而不应该靠曲解晚年马克思思想去打造新的"历史哲学的万能钥匙".  相似文献   

5.
美国正在逃离历时20年的阿富汗战争.但是,美国可以走开,地区内国家却走不开.美国留下的问题和陷阱,仍然需要各国加以解决. 一是思维陷阱.很多人会认为,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上的失败,是美国军力不足、国力不振所致,甚至由此得出美国衰落的结论.这就会进入一个思维陷阱.阿富汗是一个很容易被打败,但不容易被治理的国家.美国不是输在军事上,而是输给了阿富汗复杂、多样、碎片化的政治生态.美国不是输给塔利班,而是输给了自己制定的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政治目标,输给了自己的历史经验.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帮助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远远比阿富汗强大的国家实现重建.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基本都施行"美国模式",在外交上成为美国的盟友.大江大河都渡过了,美国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在阿富汗这个小水沟里翻了船.  相似文献   

6.
如何看待"瑞典模式" 对"瑞典模式"("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典范)的研究,并非从今日始,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中国共产党同欧洲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以下简称为社会党)进行频繁的政党交流.  相似文献   

7.
以"三个代表"为立党之本的中国共产党是20世纪初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先进阶级这三大先进力量发展的结果.在党创建过程中发生的三次论争是早期共产主义者从理论上论证为什么要创建"三个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过程.党的"一大"和"二大"制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体现了我们党"三个代表"的长远性与阶段性、先进性与层次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初步确立"三个代表"这一立党之本、完成党的创建期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人道主义干涉"与冷战后美国的伊拉克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门罗主义"诞生以来,干涉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冷战后,美国的对外干涉发生了重大变化,"人道主义"成为它干涉别国的最好借口.为了建立其主导的"中东新秩序",进而构建单极的"世界新秩序",美国对伊拉克大力推行"人道主义干涉".这对国际干预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对伊的"人道主义干涉"严重侵害了伊拉克的领土主权完整,践踏了国际法准则,制造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是干涉主义的继续和发展,它与强权政治紧密相连,是后冷战时代美国新霸权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发生的变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历了酝酿、提出并不断深化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论美国"文化霸权"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文化霸权"源于其根深蒂固的种族等级观念,美国人运用这种观念逻辑地证明"优等"种族文化征服"劣等"种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特殊的民族经历造就了美国特殊的民族性格.高度的"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意识、美国例外的信念及好斗自私的本性,成为美国建立"文化霸权"的内在原因."硬权力"的膨胀是美国建立"文化霸权"的真正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第一年是美国人难以忘却的.9月11日美国政治和经济中心华盛顿和纽约遭遇的恐怖袭击,不仅在美国大陆本土遭受自内战(1861-1865年)以来最惨重的伤亡,而且动摇了美国人的安全感,在美国人心理上留下了美国大陆已不再安全的阴影.  相似文献   

12.
"新帝国论"是美国人从自身的角度对世界所作的观照,洋溢着对美国实力的高度自信和对美国利益的诉求.面对新的威胁,他们主张美国必须采取"新帝国主义"手段,来保护美国的安全,实现美国霸权下的世界稳定."新帝国论"在美国的崛起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既与美国的历史沿革和"天赋使命"、"上帝选民"的意识源流相关,又与二战后美国面临的国际国内政治现实的变动相连.这种理论以"单极稳定论"、"先发制人论"、"主权有限论"、"民主和平论"为理论基石,对美国的大战略形成了极大的影响.伊拉克战争是新保守派和布什政府新帝国大战略的实验场,它暴露了新帝国论的苍白.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和难解的死结,"新帝国论"的实践最终将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工党加速了现代化的步伐,与过去的工党相比,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而被称为"新工党"."新工党"的"新"表现在它的背景、角色、立场、手段和策略、共识、学习范式、制度、风格和态势、政治文化、社会政策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不同以往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4.
"第三条道路"与全球治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条道路"对西欧社会党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一个世纪以来,西欧社会党的国家学说经历过几次重要的发展变化.1 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处于转折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拉萨尔和费边社国家理论为源头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学说开始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分离,伯恩斯坦在国家学说方面更从内部"修正"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现存国家的政治制度框架内,通过议会斗争和选举活动逐渐增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有现实可能性的,现代工人阶级不应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持敌对态度,无产阶级利用资产阶级共和国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以来,俄罗斯政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令人瞩目的现象是"公正俄罗斯"党的迅速崛起,成为国家杜马中的第三大党.该党宣称以"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其性质属于社会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16.
2001年9月11日针对美国国防部和纽约世贸大楼两大军事、经济中心的恐怖袭击是迄今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一次恐怖主义事件,沉重打击了美国,也震撼了整个世界.它不仅是2001年的世界大事,也是世纪大事.它预示着新世纪仍将是一个很不安宁、更加复杂多变的世纪.这次事件及随后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对整个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以及国际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反恐"部队扩编 20世纪50年代,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此后,台军全面向美军靠拢,特种部队也不例外。此后50年间,台湾军方以美军特种部队为原型,相继恢复并"克隆"出10多支特种作战部队,作为与祖国大陆相抗衡的撒手锏。其主要特种单位包括: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6,(16)
正一个绝妙的反讽是,美国以"贪婪"的名义赶走了英萨尔,接手了英萨尔的产业,对英氏开启的"电力不能只归少数人专享"的普遍服务事业却视而不见,直至20世纪中叶,美国乡村才逐渐感受到电气化生活的好处。19世纪末和20世纪前30年,叱咤美国的电力大亨塞缪尔·英萨尔绝对没有想到,他的"美国梦",最后竟以悲剧收场。1881年,贵人运附身,22岁的伦敦青年英萨尔,被爱迪生看中选为秘书。自此,便从伦敦到纽约打拼,打开了长达半世纪的"美国梦"人生华章。整天被享誉全球的大发明家耳提面命,已经是出身平凡的英萨尔天大的造化。谁想到,这家伙的造化比天还大,不到10年时间,竟成为爱迪生依仗甚重的  相似文献   

19.
"第三条道路"研究既有政策的一面,也有政治的一面.前者涉及社会民主党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推行的政策,后者涉及政党竞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第三条道路"政治的一面,目的是通过对丹麦和荷兰社会民主党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分析,回答社会民主党为什么走上"第三条道路"和各国的变革顺序为什么不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美国社会主义例外论"是西方学界争论已久的议题,并引起美国社会主义和美国工人运动史研究者的关注。美国共产党的历任领袖也经常出现关于"例外论"的言论,其中,美共书记杰·洛夫斯顿还曾因发表过类似言论而被驱逐出党。事实上,洛夫斯顿并不认为美国的资本主义不存在危机,美国的工人阶级不会进行革命。他的"例外论"是在列宁帝国主义论基础上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国情所进行的分析,认为当时的美国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阶段,工人阶级还不可能起来革命。从根本上说,洛夫斯顿的"例外论"是美国共产主义运动中"美国化"和"布尔什维克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