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护稳定,是当前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小平同志特别强调国家的稳定问题,在《邓小平文选》中,就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这些理论对于我们如何实现稳定,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小平同志把稳定同我国的最高利益联系起来,明确指出:“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最大的目的是取得一个稳定的环境.我给美国人讲,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只要有利于中国稳定的就是好事.”小平同志深刻地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指出“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因此“我们坚定不移的原则是要有稳定的政治局面,以保证有秩序地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稳定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重要特征.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由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其中,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因为: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根本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如何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做到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让群众拥护、人民满意,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但关系到  相似文献   

4.
对于伟人毛泽东的历史功绩,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一句精辟的话:“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同时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在一生的后期,特别在“'文化大革命’中是犯了错误的,而且错误不小,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带来许多不幸”(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5页)毛泽东的晚年多被诟病,除过1957年搞反右运动、1958年搞大跃进外,批评者主要指责他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运动。极“左”思潮的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曾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据此有些人便不负责任地指责毛泽东就会抓阶级斗争,搞政治排除异己,搞建设不懂经济,等等,个别人甚至著文对毛泽东进行无耻诽谤和人身攻击我刊组约的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先生的这篇文章,从另一个角度梳理了晚年毛泽东深邃的战略思想,发掘了毛泽东对党、国家、民族“忧患如山”的伟人情怀。这篇文章本身及其研究视角,对我们正确地学习思考历史、科学地进行中国现代史研究,都是有所启发有所裨矗的  相似文献   

5.
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国家中,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政治现代化的源泉在城市,而政治稳定的源泉却在农村。”①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社会,农村的稳定就更是整个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农村的基层政权和民主政治建设是农村社会稳定和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政治?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到“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江泽民同志科学揭示了政治的本质,全面系统地阐明了政治工作的根本内涵。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政治工作的最高准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个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我们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始终真心实意地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我们党在讲政治问题上,尽管…  相似文献   

7.
要论摘登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来并讲得很清楚的。搞经济建设、搞现代化建设必须有政治保证。这也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来并讲得很清楚的。1986年在视察天津时他又强调:“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这是江泽民同志继去年12月中纪委五次全会以后,再次向全党郑重提出要防止党内出现“既得利益集团”问题,应当引起全党的高度警惕和认真对待。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就决定了党除了为中国人民谋利益并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决定了党内绝不允许存在既得利益集团。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相似文献   

9.
1什么叫政治?邓小平同志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工作是不能离开政治的。我这里说的政治,是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大局,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的根本利害。”这就告诉我们:第一,政治是大事,不是小事。它是“大局”,它是“根本利害”。第二,政治是实事,不是虚事。它存在于阶级斗争、现实斗争之中,并且直接关系人们的根本利害。第三,现实政治的内容既是具体的、历史的,又具有不确定性和变动性。就政治是“阶级斗争的大局”而言,其内容是确定的,稳定的。就政治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的根本利害”而言,其…  相似文献   

10.
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人民最高利益之所在。翻开人类社会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一个国家往往都是兴于安定,衰于动乱;社会稳定,事关江山得失,人民幸福。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已成为我们党和国家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维护社会稳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我们党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且明确指出,因为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所以全党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任何脱离群众、任何违反群众意愿和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论述,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相似文献   

12.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是今年全党工作的大局。在这个大局中,发展是目的,改革开放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离开了国家的稳定就谈不上改革和开放”,“就根本谈不上搞经济建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4页、285页)因此,全党上下,全国人民,都要从大局出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自觉维护、保持国家的稳定;在稳定的条件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这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指出:“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政治”。他同时强调:“我们要始终勤勤恳恳,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宗旨。各级领导干部永远不能忘记这一宗旨。” 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从三个方面要求我们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要永远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一、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宗旨,而共产党的存在,是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的。 中国共产党是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代表中国人民大众的意愿,根据中国历史的选择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政治团体。党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自己的旗帜上写着: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  相似文献   

14.
《党建》1999,(4)
第一,不搞争论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思想。邓小平同志在南方重要谈话中指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全党来说,不搞争论是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保证工作中心真正放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精力于事业,避免因无谓的争论而浪费宝贵的时间;是为了维护党和国家的大局,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避免因无谓争论而损害社会政治稳定。第二,不搞争论,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摒弃了过去那种搞运动、搞大批判的做法,体现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总是实事求是地观察、分析、思考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决策,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深入剖析其实事求是的决策思想,主要呈现三个特征:一是人民性。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二是系统性。首先表现为决策思维的立体性。即始终站在世界总体战略的高度,站在党、国家和民族前途与命运的高度来思考、决定大政方针,始终着眼于事…  相似文献   

16.
在某单位欢送老干部退休座谈会上,一位几十年严于律己、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把自己刚参加工作时一位党的领导同志对他说的三条要求,即“政治上跟党走,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上不丢丑”,转赠给大家,并深情地说:“如今世事复杂,诱惑多多,但只要牢记并自觉实践这三句话,就不会犯错误。”“政治上跟党走”,讲的是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要坚定。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这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政治既是政权,事关全局,事关党和国家命运、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政治又是具体的,对于任何具体问题的处理,都必须具有政…  相似文献   

17.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我们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关系到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思想,就必须努力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一、强化群众观念教育,牢记党的根本宗旨   强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教育,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前提和根本保证。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①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其中,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因为: 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根本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只有忠实地代表人民的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一、只有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江泽民同志指出:“所有党员干部都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是以权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做.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重温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论述.联系当前我国思想理论战线出现的主张对“三权分立”予以重新定义。把“三权分立”提升为适用于一切集团性利益主体的普遍规律和原则.并由此提出“三权分立规律说”的错误观点,有必要对“三权分立”制度作一番简要的分析.并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弄清楚我们中国为什么不能搞“三权分立”.这对于我们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