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政策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但其有效性一直存在争议。随着近年来新产业变革的来临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德国联邦政府开始重新关注产业政策的作用。2014年,德国政府开始实施新一轮高科技战略,选出六大领域进行重点投入,旨在提高德国在新兴行业的创新能力。本文旨在研究德国政府在高科技战略中的角色,并使用德国企业层面的数据,分析高科技战略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德国的政策实践侧重促进价值链上游活动和前沿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德国企业销售额和生产率的提高,并且这种作用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均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不过在区域发展上,高科技战略对经济更为发达的德国西部联邦州更为有益。  相似文献   

2.
唐艋 《德国研究》2015,(2):45-57
从2008年开始,向德国寻求庇护的难民人数持续上涨,德国目前已经成为了欧盟国家中申请避难者最重要的目标国之一,难民和难民政策再次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追溯德国难民政策的历史发展,整体呈现出收紧的趋势,一方面避难申请的审核程序越来越严格,对难民的甄别和权利的区分越来越细致;另一方面德国政府将本国的难民政策置于欧盟共同难民政策的框架之下,与欧盟其他成员国进行合作,共同应对难民问题。尽管德国难民政策在不断完善,但庞大的避难申请人数使德国政府依然面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唐艋 《德国研究》2015,(2):45-57,141
从2008年开始,向德国寻求庇护的难民人数持续上涨,德国目前已经成为了欧盟国家中申请避难者最重要的目标国之一,难民和难民政策再次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追溯德国难民政策的历史发展,整体呈现出收紧的趋势,一方面避难申请的审核程序越来越严格,对难民的甄别和权利的区分越来越细致;另一方面德国政府将本国的难民政策置于欧盟共同难民政策的框架之下,与欧盟其他成员国进行合作,共同应对难民问题。尽管德国难民政策在不断完善,但庞大的避难申请人数使德国政府依然面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创新体系在德国经济运行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德国政府对于创新政策和科技政策也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加强了从上到下的政策支持。本文采用德国联邦州创新活动的数据,着重分析德国创新体系要素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对于创新产出有积极影响,同时,联邦政府的资金投入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06年以来德国政府开始对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进行系统性的支持,从研究结果来看,联邦政府的资金投入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此外,地区的产业特征对于联邦州的创新绩效也有影响。不过,德国产业发展存在"能力陷阱",优势产业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强,而新兴产业难以有效发展。德国创新体系也未减弱这种路径依赖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5.
纠正“市场失灵”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依据。在市场经济体制中 ,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有利于维护竞争秩序和实现扩大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由于市场权力、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管理经验缺乏等原因 ,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中小企业促进政策在德国经济政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德国政府在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政策中注重法律法规的建设 ,在实施过程中贯彻联邦、州和地方分级原则 ,加强同民间力量的合作 ,建立一整套促进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从而较好地纠正了“市场失灵” ,使中小企业成为德国经济的支柱。  相似文献   

6.
德国保障国家经济的主要政策措施韩军德国政府和民众普遍认为,德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地在二战的废墟上重建,以致创造战后持续增长的经济奇迹,关键在于原联邦德国在立国之初就选择了社会市场经济这一道路。所谓社会市场经济,单从字面上看就是社会和市场的综合体。因此...  相似文献   

7.
吴志成  常婧 《德国研究》2008,23(3):26-30
德国是欧盟的创始成员国,也是欧洲一体化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轴心.德国的欧洲政策直接反映了德国政府对欧洲事务的战略与态度,也体现着德国的根本国家利益,成为德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支柱.德国统一后,由于国际背景和国内环境的变化,德国政府的欧洲政策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对欧洲一体化支持的内在动因、具体目标和实际政策都进行了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8.
自德国政府提出和实施Agenda 2010改革方案以来,遇到了诸多方面的挑战和来自社会各阶层对改革实施的压力。德国政府现在实施的改革涉及百姓敏感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迫不得已,这有诸方面的因素:15年前完成德国统一所致的巨额统一负担;经济全球化对社会市场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对德国经济与社会的影响以及德国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纯  瞿黔超 《德国研究》2009,24(2):17-24
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德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在发达国家中,德国属于受冲击程度中等的国家。具体表现为:相较于关英,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重于金融;对投资的冲击先于消费;出口和制造业受累较重;总体经济受冲击的程度低于美英,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加深。这是德国的制度安排、经济结构、社会发展、改革和欧盟的影响等因素所造成的。本文在就危机对德冲击的路径、影响表现以及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德国政府的应对举措和思路,并对危机背景下德国经济的复苏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中可以找到欧盟框架折射下来的影子,欧盟严格的排放法规和低碳能源战略对德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以实现电动化交通和确保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为目的,德国政府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台系列政策和计划,涉及从技术研发、配套设施建设、示范运行到应用推广的整个产业链,还包括在就业培训、材料可获得性等边缘性领域进行全方位、协调性和整体性布局,有效地推动了德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本文对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形成背景、演进路径和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找到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经过二战后的黄金发展阶段,德国福利国家模式曾被普遍认为是成功的经济和就业政策的代名词。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增长疲软、失业率不断增加,德国模式受到质疑。在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外部压力以及国内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内部压力下,具有传统社会保护色彩的德国福利国家模式正在通过进行现代化改革,从困境中寻求新出路。本文将剖析德国福利国家所面临的内外挑战,探讨德国福利国家进行自我校正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校正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在此基础上对德国福利国家自我校正的发展方向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郑春荣  韩彦红 《欧洲研究》2023,(4):103-122+7-8
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的外交与安全政策迎来了“时代转折”。本文基于综合的对外政策学习理论框架,分析2022年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德国对俄政策转型及其动因。研究结果显示,德国对俄政策经历了政策目标和工具的双重转向,达到了“复杂学习”水平。德国对俄政策实现转型,其动因在于政府内部认知信念发生了转变、盟友的政策扩散,以及吸取了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对俄制裁不足的教训,并将2010年后有效制裁伊朗的政策转移至对俄政策。但德国对俄政策学习存在局限性,政党政治、公众舆论、克制文化以及利益集团等是德国对俄政策转型可能面临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自德国政府提出和实施Agenda 2010改革方案以来,遇到了诸多方面的挑战和来自社会各阶层对改革实施的压力。德国政府现在实施的改革涉及百姓敏感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迫不得已,这有诸方面的因素:15年前完成德国统一所致的巨额统一负担;经济全球化对社会市场经济的挑战;本国资本流向海外,导致税源不足;经济不景气和经  相似文献   

14.
从德国的视角看,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PIIGS国家("欧猪国家")在享受超出自身收入水平的生活方式上走得太远,导致其政府的持续预算赤字。一位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持不同见解,他认为成员国的竞争力差异以及加入共同货币区导致的政策工具的丧失使得欧元已经失败。德国政府相信有两个政策工具可以解决危机:第一,制定强制所有成员国采取预算紧缩的财政协议;第二,创建一个基金用以救助受到破产威胁的成员国政府。包括发行欧元区共同债券和赋予欧洲中央银行以最后贷款人地位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被德国政府拒绝了。德国政府强烈反对将欧元区转化为转移支付联盟。而由德国政府提出的政策措施也都归于失败,因为预算紧缩政策导致了"欧猪国家"的经济负增长,进而加大了其减少公债的难度。在德国政府看来,为保证"欧猪国家"不放松降低财政赤字的努力,继续保持金融市场上的压力是必要的。笔者认为,除非德国政府采取针对经济弱国的更加合作的态度,否则欧元区将极有可能归于终结。  相似文献   

15.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有其特殊的道德基础或基本价值原则:基本上的个人自由,明确的社会义务。作为秩序政策,这一经济伦理观体现为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相辅相成;在其现实运行中,则要求处理好观念模型的丰富发展及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及其伦理观的经验表明:确定正确的经济伦理观念及其相应的经济体制,是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富裕的先决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朱宇方 《德国研究》2009,24(4):57-62
本文以秩序政策为视角,对欧肯的竞争秩序理论和米勒-阿尔马克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对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在德国的建立过程和重要节点进行了回顾,剖析了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实质内涵和发展轨迹,指出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李帅宇 《欧洲研究》2023,(5):35-63+174
修复并提升美国与其欧洲盟友的关系,是拜登政府外交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在此过程中,产业政策成为影响美欧关系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大飞机、半导体和电动汽车三个关键的制造业领域,行业的市场结构与各自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塑造了美国与欧盟在产业政策摩擦与协调中的激励环境和议价能力,推动双方在不同行业形成了差异化的竞合模式。产业政策议题在美国与欧盟之间引起的外交分歧,不仅缘于争夺市场份额的经济逻辑,也缘于双方经济体制差异而导致的制度性摩擦。拜登政府强势的产业政策实践,对依赖竞争政策进行经济与产业治理的欧盟造成显著冲击。面对美国强加的竞争压力,欧盟在实施产业政策与维护单一市场之间陷入了两难境地。与此同时,美国与欧盟在经济与产业领域合作制度建设的滞后,也制约着双方化解产业政策摩擦与深化合作的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德国反失业政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失业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德国政府,经济界及社会各界正从许多方面作出努力:1.通过进一步整顿财政,为降低税收创造活动余地,以强化投资刺激。2.调整劳工社会政策。3.创造条件,促进私人投资。4.采取措施扶持中小企业。5.大力加强科学界与经济界的合作,加强研究、创新。6.缓解经济结构困难地区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农业地区。另外,还要调整环保政策及对外经济政策以增加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当代高新技术产业群中最活跃、最具渗透力的部门,信息通讯技术(ICT)产业对于欧盟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尤为关键,而不断提高其竞争力正是欧盟ICT产业政策的目标所在。本文旨在对欧盟层面ICT产业政策的发展、内容和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表明,欧盟ICT产业政策的确取得了一些实效,但至今仍未能改变其ICT产业整体竞争力及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长期低于美国的局面。近几年来,该政策正在由分散走向整合、由专注于供给转向供求兼顾、由温和转向力度加大,这一转变能否在未来取得实效,将成为欧盟能否保持和提升经济竞争力、成功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关键。另外,强调尊重欧洲基本价值观和欧洲经济社会模式使得该政策具有了典型的欧盟特色,值得他国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德国统一以来,德国出现了低增长和高失业率的困惑。文章从经济增长与投资支出;宏观政策;货币政策与对外贸易等方面分析了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及德国政府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