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云 《党的文献》2001,(4):12-27
同志们,今天我要向共产国际的领导人报告的不是中国红军与苏维埃的发展问题.我只讲一讲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后西征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陈云1935年10月15日《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会议上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报告》俄文记录稿一页  相似文献   

3.
陈群 《党的文献》2001,(4):28-31
1935年 10月 15日陈云向共产国际报告中央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俄文记录稿《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会议 (1935年 10月 15日 )史平同志的报告》的发现 ,是继 1984年公开发表陈云手稿《 (乙 )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 ,又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它的价值至少有三方面 :第一 ,弄清了遵义会议之后 ,陈云在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的具体内容 ,其中在介绍遵义会议的有关情况时 ,着重指出 ,遵义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 ,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 ;第二 ,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党作出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中关于遵义会议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第三 ,有力地驳斥了王明对遵义会议和对陈云的肆意诬蔑。  相似文献   

4.
正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从这首朱德发表的《遵义会议诗》中,可以看出遵义和遵义会议在老一辈革命家心目中的崇高地位。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红军一改之前的被动局面,很快跳出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于1936年10月实现胜利大会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5.
共产国际在指导第五次反"围剿"的过程中,由于始终存在着的教条式指挥及其"苏联利益至上"的倾向,使得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不仅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而且还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6.
正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漫漫的长征之路,到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和宁夏西吉将台堡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历时2年,纵横15个省,总行程6.5万里,其中,中央红军行程2.5万里,经过11个省;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的长  相似文献   

7.
苏若群 《党史文汇》2016,(10):55-60
正一般认为,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执委会报告之后,共产国际领导人对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才有了解。但从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来看,从1934年10月开始的一年内,连同陈云的报告在内,至少有六种信息来源让共产国际了解到红军及其长征的情况。一、1934年11月《真理报》的文章1934年11月14日,苏联《真理报》发表署名"Α·Γ·于上海"题为《争夺四川的斗争》的文章,系据《中国评论》周刊、《上海日报》《密勒氏评论报》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1933年,当王明的“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和其它革命根据地得到大力贯彻的时候,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架飞机,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蒋介石自任总司令,以50万兵力,分四路“围剿”中央苏区。他采用了步步为营、层层包围的碉堡政  相似文献   

9.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召开过许多重大的会议,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四川境内召开的。这些会议上有深入的分析,有激烈的争吵,也有经验教训的认真总结。正是这些会议,让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让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0.
一、发动中国青年1、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使一大批青年人奋不顾身地投入到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来。大多数中国青年是有理想并且有着坚定信心的,他们在抗日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不管是在前线还是在后方基地,都证明他们已经准备好,在抗日斗争中坚持到最后取得胜利。但是,抗日斗争继续发展中存在的危险性是这些青年应该了解的,这种危险就是在敌人面前屈服、投降。在现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内部环境下,特别是目前在抗日前线的队伍中存在着一些屈服投降和妥协分子,也就是说.这种投降和妥协正逐渐变成现实的真正危险。这种屈服投…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三四年十月上旬,长汀钟屋村“松毛岭战斗”结束后,中央红军实行了战略大转移,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红十二军、红十九军经宁化禾口、石壁,到江西的瑞金、会昌集中,一起参加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相似文献   

12.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万里长征,不仅以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而向世界宣告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重要力量,而且培养、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踏着红军的足迹奋勇向前。翻开红军长征史料,会发现有这样一个特点: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常是一边行军一边频繁地开会,在湘江战役之后尤其明显。70年后的今天再去回顾这一系列会议,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发生的一次又一次伟大转折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13.
关于红军长征目的地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红军长征目的地的选择宋惜春红军长征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这次转移的落脚点选择在哪里,即新的革命根据地建立在哪里,是关系到长征的成败,进而关系到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红军把长征的目的地放在陕北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而是在长征途中经过反复探索,...  相似文献   

14.
遵义会议后长征路上的两次重要会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水河畔的陈福村是红军长征中中共中央成立新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的地点,也是毛泽东在组织上真正掌握军事决策权和指挥权的地方。遵义会议后,李德虽然被解除了军事上的指挥权,但并不意味着毛泽东就顺理成章地替代了李德。根据遵义会议的决定,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和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且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毛泽东此时虽已经成了政治局常委,但在军事上还是周恩来的“帮助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周恩来的军事助理。  相似文献   

15.
杨必军  甘荔 《世纪风采》2007,(11):32-3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是震古铄今的人类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当年,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长征途经湖南怀化的通道境内时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当时因情况紧急,此次会议的召开又是在行军路上进行,  相似文献   

16.
正这些年,我"走走党史",首先断断续续地走完了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同时也走了红二十五军的部分长征路。这里,根据我"走走党史——长征行"的体验,谈谈对红军长征若干问题的一些看法。一、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红军长征早已成为历史。但对它的研究仍然是个常研常新的课题。在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我萌生一个疑问: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全面  相似文献   

17.
关于红军长征里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中首次对外公开使用"二万五千里"。根据红军将士的日记并佐以其他资料统计可知,红一方面军行程约18095里,红二方面军约12927里,红四方面军约10000里,各路红军中走得最远的是红五军团。如果将长征背后的若干"小长征"计入,各路红军的长征里程总和可达"六万五千里"。关于长征里程问题,既要实事求是地做实每一个数字,又要把"二万五千里"作为一个品牌,作为长征精神的一个标志来宣传。  相似文献   

18.
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及四川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彭塞一、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红军长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简言之它是这个革命从遭受严重挫折到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红军长征前,这个革命不仅受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  相似文献   

19.
红军长征在四川,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气,战胜天堑急流、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景仰  相似文献   

20.
古语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遵义城并不大,自从61年前中央红军长征到此,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座地处偏狭山区的西南古城,竟发出了异彩,成为与井冈山、瑞金和延安等齐名的中国革命圣地。红军长征到遵义时,我正在军委总部,为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作翻译。由于工作需要,我也曾荣幸地列席了这次被称为光辉里程碑和伟大转折点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