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最早举起反对本本主义的大旗,最早发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号召,奠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毛泽东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命题,明确揭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毛泽东进行卓越的理论创作,最优秀地集中全党的集体智慧,创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由于近代中国的特殊情况,中国的现代化呈现与世界现代化不一样的形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的重要理论思想之一,毛泽东的思想变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重要影响。毛泽东同志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实际和中国历史之中,毕生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中国在不同阶段遇到的特殊问题。对毛泽东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革命、中国建设思想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得出了两大启示:中国社会发展建设理论体系应随着国情的变化而变化;须用全球化的视野看待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一、从政治性的意识形态研究到学术性的意识形态研究 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取向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思想地位决定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意识形态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4.
《理论参考》2009,(11):15-16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必须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内涵,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前者是一种现实的追求,后者是一种理论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关系,1938年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其科学内涵在于对待马克思主义本身要实事求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必须采用中国人民乐于接受的民族形式.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有助于正确解决党内的思想路线斗争,有助于正确解决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及其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事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败的根本性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寓涵了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等基本问题。对于这些重大理论问题的时代解读和历史实践,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蒋依平 《学理论》2012,(10):10-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纵观其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结合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考察,应处理好利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在当前中国,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在结合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实际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形成了两次的飞跃,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而这两大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两代领导集体所取得的不论是革命实践还是思想理论上的成就都是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思想上不断解放,敢于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6)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对中国政治进行研究的学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从创立到现在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和多层次的研究方向。中国政治的发展需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主题、思路和方向,以及未来研究中重大而亟待突破的难点问题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0.
孙夕淼 《学理论》2013,(20):3-4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要的理论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关键因素。马克思社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因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程中,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及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对我国社会发展、建设的影响,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对我国现实情况的分析来揭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与把握,探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契合之处,把握在坚持中发展与在发展中坚持的实质。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结合我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结合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还需要关注民生。  相似文献   

12.
王仲元  李强 《学理论》2013,(13):35-37
着重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个基本历史任务及其内在联系,即已经完成的民族独立任务和仍须面对的历史责任、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即将完成的经济自强任务、逐步实现的人民民主和亟待加强的民主政治建设任务、与民族复兴过程始终相伴的文化创新任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是知识真理功能和价值真理功能两者发挥相统一的实践。从理论功能维度解读,解放战争期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发展的内涵具体表现为:作为知识真理功能的发挥,主要集中在承前启后的革命实践功能以及社会前途规划功能两个方面;而作为价值真理功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承前启后的领导主体建设功能以及意识形态地位确立功能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认识历史历程、实践推进历程和理论生成历程。与之相对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就涵盖了认识历史起点、实践应用起点和理论生成起点。寻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必须在三个起点同时具备的条件下、必须在三个起点同时具有"相结合"的本质特征的历史时刻进行认定。通过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判定条件并结合上述三个条件和本质特征,判定1914年1月至1916年5月期间,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留日知识分子的斗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历史进程,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应用序幕,闪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生成的本质因素,最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5.
龚卓 《学理论》2013,(10):30-32
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实践的源泉。马克思主义从在中国传播伊始,便于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并与时俱进。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经验,使其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答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造,相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解答了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探索解答了毛泽东思想没有解答完的历史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在解答中国问题过程中,有着共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都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两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7.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跃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跃迁,要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足点、出发点、着力点问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在不能生存的情况下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在西方现代社会面临生存危机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理论体系,其根本宗旨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自由和解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丰富理论成果,都是为了解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为了中国人能够生存并更好地生存.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生存主题.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人民族独立、政治解放的问题,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人的物质生存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解决的是人的物质生存与精神生存的统一问题,科学发展观重点解决的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9.
史伟刚 《理论探讨》2003,4(6):20-22
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它们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前人,构成一脉相承又丰富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关注时代的不断变化;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吴艳 《学理论》2012,(28):56-57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史。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核心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产物。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但又是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而且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