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15,(4)
<正>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是中国传统的软实力。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乡土文化之根也不能断。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建设要"强富美",其中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这与"美丽乡村"的现代农村建设息息相关。"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2014年12月23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时提到。本次会议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2.
信息速览     
正福建省积极推动开展2014年春风行动2014年1月18日至3月18日,省人社厅、总工会、妇联在全省共同开展"春风行动"。活动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深入本地农村、社区和各类企业,调查摸底,全面收集供求信息;开设专门服务窗口,免费发放"春风卡"和服务手册,提供面对面的政策咨询;组织开展"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巾帼专场洽谈会""手机、网络送信息、送岗位""送政策、送岗位下乡到村"等活动,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岗位信息、用工推荐、维权支持和法律援助等公共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3.
资讯     
动态▲财政部预拨14.25亿免费教科书资金财政部预拨2007年春季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14.25亿元,帮助农村学生免费获得教科书。这笔款项将为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4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人口1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全部纳入免费教科书发放范围。财政部表示,2007年这一惠民政策将扩大到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48亿中小学生,同时,中央财政还将安排经费适当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中国教育报》2007年2月9日。  相似文献   

4.
《今日海南》2015,(2):6
<正>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2份中央一号文件2月1日由新华社授权发布。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表明"三农"问题在中国"重中之重"的地位非但没有弱化,反而加强。在农村建设方面,一号文件要求,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其中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一是缩小城乡差距,2015年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二是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用5年时间使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是党中央从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迈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的实际出发,对"三农"问题的地位作用和战略任务所作出的新定位。浙江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三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讲述人:班华成,南宁市横县南乡镇高义村委小学校长说起农村教育环境,已有近20年教龄的班华成校长感触良多,他目睹了农村教育环境一点一点地变好。"学校正在改建厨房,下学期学生们就能享受到免费的午餐了,路途远的学生更方便些。"班校长介绍说,免费午餐每人3  相似文献   

7.
正原本由小车车主交纳每年680元/辆的路桥费,今年起转由政府"埋单";所有公立医院1小时免费停车;逛公园可免费入园;农村学生在全国率先享受免费午餐;乘公交,绝大部分线路,包括刚开通的BRT快速公交,都只需1元钱……历数柳州老百姓享受的"免单"福利,涉及生活方方面面,显示了柳州市政府为百姓着想的务实作风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农村教育:问题、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已基本实现了"普九"和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这一任务完成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全面改善农村教育质量的任务更加重要.为完成这一任务,需要从多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和教育需求出发,转变观念,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大教育监管力度,彻底改革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大力发展针对农村青壮年的公共财政支持的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农稳安天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庄严写入党章,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顺应了新时代亿万农民的新期待,反映了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要全面实现小康,未来20年的最重要和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小康.我们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认清"三农"问题的历史由来,认真全面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大力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大量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为主要手段,在推进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5,(23)
<正>全面建成小康之路,已经进入决胜阶段。但仍有7017万人挣扎在贫困线下——要让这部分人口实现脱贫,是未来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按照1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未来五年扶贫开发领域确立了新的目标任务: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扶贫开发已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六亿多,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  相似文献   

12.
动作     
财政部:中国将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12月19日开幕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2008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优先发展教育,并将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财政部将继续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相关  相似文献   

13.
<正>十八大明确把"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等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美丽中国,既要做到城市美丽,又要做到农村美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环境建设,自2011年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以来,把村庄环境整治作为重  相似文献   

14.
蒋卫武 《小康》2008,(11):40-41
"抓住农村改革发展这个重点,就能掌握整个改革开放的主动权,就能带动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10月13日,胡锦涛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时强调抓住农村改革重点能带动中国经济新发展。改革开放30年,"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发展的战略性考虑。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2020年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热潮,凝聚起奋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回首70年沧桑巨变,河池市宜州区综合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5.46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宜州评为中国蚕桑之乡、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工业总产值是1950年的243052倍……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在去年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具有公益性质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今明两年内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疾病患者免费治疗力度。” ——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开出的民生“免费清单”。  相似文献   

17.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系统规划和宏伟部署,是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的关键步骤,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转变的必然要求。"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并从强化  相似文献   

18.
<正>"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从农村改革探索中的"敢为天下先",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打虎拍蝇",再到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国改革开放40年,始终葆有那么一股子气和劲。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适应经济新常态、贯  相似文献   

19.
<正>省委书记刘赐贵指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最大的短板在农村,最薄弱的基础是"三农",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好不好;并提出"让海南乡村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产业兴旺,槟榔是我省重要热带农作物之一,槟榔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在当下,中国梦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实现小康梦。只有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的小康梦,才能让百姓的小康梦融入强大的中国梦。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为突出的"短板"则是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消除绝对贫困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