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的地方在干部调整时出现了一种很不好的现象,一些干部只看自己的长处,不看自己的短处,甚至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比,看到和自己年龄、资历差不多的人提拔了,就心理不平衡,发牢骚,闹情绪,甚至三番五次找有关领导,找组织部门,要求“一碗水端平”,要...  相似文献   

2.
近日,经江苏省委统战部部务会研究,部机关4位正副处长试用期满一年按期转正,5位同志晋升副调研员职务。按照干部任职有关规定,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长周珉与新任处级干部进行了一次集体谈话。她在谈话中结合工作实际,对新任处级干部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准确定位,正确认识自己和岗位。要客观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注意了解周围同志、领导、下属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对自己有清醒认识和估价。要充分认识到能够提拔到处级岗位,是组织信任、领导关心和同事支持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不可护短     
不可护短胡明君张朝学对于组织上和干部个人来说,扬长避短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每个干部的优势与长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干部的聪明才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但是,避短绝不是护短。目前有些地方和单位对扬长避短不能正确理解,以避短之名,行蔽短、护短之实。为什么会出现护...  相似文献   

4.
现在拟任干部考察,考察者和反映情况者,大多对被考察对象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细小表现不太在意,认为这是小事情,即使注意到了也不愿讲出来,以为讲出来别人也不在意,反而被认为是抠人家小节。其实,有些小事并不小:比如,有的干部报销市内公出交通费,几乎每次都要多弄出些公交、  相似文献   

5.
陆彩鸣 《群众》2011,(9):96-96
时下,一些干部在自我评价时常说:“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一旦得不到组织的提拔重用,往往牢骚满腹、消极懈怠,甚至走上歧途。这既反映出一些干部浮躁的心态,也暴露出他们党性修养的不足。今年是省市县乡党委集中换届之年。换届是对各级干部的考验,是检验干部党性修养的“试金石”。各级干部要正确看待个人的功劳、苦劳、疲劳,坦然面对个人进退得失,不计较、不攀比,经受住荣誉和地位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从严治党要落实“三严”陈鼎金江泽民同志在五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各级党组织对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这“三严”体现了从严治党的要求,也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干部的成长,是在不断发扬优点,正视并不断克服缺点和弱点的过程中实...  相似文献   

7.
干部梯次配置结构是指干部队伍中各年龄段人数的比例构成状况及相互关系。按年龄结构梯次配置干部是保证干部队伍尤其是领导班子充满生机、保证班子成员的新老合作和工作连续性的关键。在各类干部群体中,虽然年龄上的老、中、青,职务上的高、中、低比例各不相同,但都必须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不同年龄段干部的智力、知识、能力优势各有不同,各有各的长处,各起各的特殊作用。老同志经验丰富、知识广博、足智多谋、老成持重、善于把舵,但锐气不盛、精力有限;中年干部精力充沛、思维开阔、能力强,又有一定的经验,是干部队伍的主体,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青年人精力旺盛、朝气蓬勃、敢想敢干,但缺乏经验、不够成熟。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就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确定老中青干部合理的梯次配置。在配备干部时,既要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又要有开拓创新的中青年干部,要按照年轻化的要求,以中青年干部为主体,保持老中青相结合的年龄梯次结构。这既符合干部新老交替的客观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又有利于各种年龄层次的干部实现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发挥干部队伍的整体效益,防止干部队伍出现“断层”和“挤堆”现象。  相似文献   

8.
人往往都有长处(优点)和短处(缺点),领导干部也一样,关键是对长处和短处要看准。切切不要凭自己的偏见或臆断,视人和自视时将长处当成短处,将短处当成长处。春秋时代的齐国宰相晏婴,是个很有本领的政治家。他有个下属兼亲信叫高缭,人也不错,办事很小心,人缘也很好。只因为对上司一味盲从,喜欢说“好好好”式的随声附和之言,性格上没有任何棱角,晏婴便把他辞掉了。晏婴的解释(大意)是:“我晏婴本人本来是个平庸、无用的人,像一根七扭八歪且又不方不正的木头。必须有人为这根木头划线,用斧子去削,用刨子去刨,才能制作出一件像样的器具。而高缭…  相似文献   

9.
辩证地分析和看待每个干部的优缺点,防止一叶障目、一好百好、一丑百丑,十分重要. 一、干部优缺点之间的辩证关系 1、干部不可能穷尽优点,但必须要有突出优点 干部的优点总是越多越好,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向来全面而又严格,但这并不表明完人才是合格干部.既然我们都知晓金无足赤,应该承认任何干部都不可能将所有优点集于一身.因此,在选拔干部时,要把具备尽可能多的优点与具备尽可能突出的优点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辩证看待,客观公正地选拔使用干部.一个没有突出优点的干部,既不可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又不能在群众中形成强烈的感召力.而一批没有突出优点的干部在一起,只可能形成较为稳定的工作班子,但决不可能成为生气勃勃、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  相似文献   

10.
论文摘编     
党管干部首先要管思想何春喜党管干部,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一贯坚持的原则。党管干部原则不仅要贯穿于干部的考核、任免、调配、交流等各个环节,也要体现于干部培养教育环节的全过程。干部的培养首先是思想政治的培养和锻炼,因此,管思想是贯彻落实党管干部原则的...  相似文献   

11.
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 防止用人腐败现象滋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部人事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干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干部经历与德才表现,并由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供备查利用的文件材料。是党组织和人事部门培养、选拔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也是反映干部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的真实凭证。为了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干部部门选贤举能,用其所长,除直接考察干部的现实表现外,还要借助于干部人事档案了解干部历史情况。因此,真实性是干部人事档案的生命。但是近年来有些人伪造档案材料、损毁干部人事档案、涂改档案内容,影响了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给组织人事部门考察了解干部造成了…  相似文献   

12.
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他知道只抓住缺点和短处是干不成任何事的,为实现目标,必须用人所长——用其同事之所长、用其上级之所长和片j其本身之所长。利用好这些长处可以给你带来真正的机会。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要知道任何人都必定有很多缺点和短处,而缺点和短处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但是我们却町以设法使其不发生作用。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运用每一个人的长处.共同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3.
“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是党的干部保持同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干部作风的具体表现。干部作风反映着党的作风。真正做到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干部作风就正,干部形象就好,干群关系就融洽;党的作风也就正,党的形象也就好,党群关系也就密切。  相似文献   

14.
浅谈党外干部的培养□全理生一、强素质,用讲政治统帅党外干部的思想“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党外干部也要讲政治,这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由他们历史和现实的使命所决定的。具体应教育和帮助党外干部做好:坚定政治信念,铸牢精神支柱。政治信念是干部素质的灵魂。政...  相似文献   

15.
赵升有 《现代人事》2001,(10):22-23
民主测评推荐干部,是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规定的一个重要程序,也是防止用人失察失误的有效措施之一。从近年来的实践情况看,民主测评推荐结果大致能反映班子和干部的德、能、勤、绩情况,可以作为使用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是,有时也会出现误差或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产品要讲究质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要注重质量。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是摆在广大干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7.
合作共事是党员干部和党外干部共同的事情。合作共事既离不开党员干部的模范表率作用,也离不开党外干部的积极配合。作为一名党外干部,应该怎样在合作共事过程中规范自己呢?党外干部应做到“六好” 一是学习好。党外干部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首先要进行政治学习,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要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其次要进行业务学习。要学习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并用之于实践,以增强工作实效。 二是团结好。党外干部要真诚地接受中…  相似文献   

18.
干部考核是干部任用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对待考核中反映的干部问题,如何处理考核中反映的干部问题.对一级组织也好,对干部本人好,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郑培华 《政策》2002,(5):45-47
正象猫要抓老鼠一样,“打假”官员就是要抓制假的。可是也有一些地方的“打假”官员却与制假分子称兄道弟,亲如一家。去年漳州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诏安县制假护假贿赂窝案就反映了这样的现实。在这起案件中,受党政纪处分25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5人,其中,县处级干部4人,乡科级干部10人。今年初,这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5,(2):62-62
中央相关部门正在拟定的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跟踪记录制度,将使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机制更加完善。中央相关部门人士指出,建立这一制度的目的是要真实地反映干部选拔任用各个环节的运行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