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利益分化和利益结构重构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最重要、最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利益群体对地方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已经成为影响地方政府善治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群体的重要特点,利益群体对地方政府善治的积极与消极的双重意义,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权威性分配,利益取向是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公民利益则是地方政府决策的源流。因此,研究地方政府决策中的公民利益汇聚模式,探讨当前模式存在的阻滞因素及相应对策,有助于为地方政府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根据传统观点,政府都是一心为公、专门利人的“公共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使代表地方利益的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利益博弈.因此,通过法律、完善考核体系和加强监督等手段,规范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行为,从而达到协调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维护和促进地方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经济结构失衡尤其是区域产业结构失衡所造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健康运行的重要原因。区域产业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和“低度化”并存,究其根本原因是地区利益障碍诱发的政府间博弈行为造成的。能否消除地区利益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障碍作用,关键是能否在尽快完成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新型有效的地区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5.
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要进一步增进地方经济发展绩效,除了走资源投入拉动经济增长之路外,还要注重政府创新力的培养与挖掘。创新的方向和重要应该集中于加速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政府机构、整合行政流程、管理手段和方式的替代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治理转型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与经济学拓展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用治理理论考察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一方面为地方治理的初步转型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要求我们致力于治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地方市场分割是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它的存在不仅使社会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不利于市场体系的建设,而且也不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已成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体制性障碍.无论从地区经济利益格局的形成,还是从转轨期地方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看,地区利益驱动都是产生地方市场分割的根本原因.要打破地方市场分割,就必须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大企业改革力度,转变政府职能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建立全国统一市场.  相似文献   

8.
臧乃康 《唯实》2000,(5):17-20
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是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转轨时期的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过渡性,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为此,必须树立有限政府和市场政府的新理念,整体转变政府职能,利用经济杠杆和政策导向来合理分流、转移人员,并正确处理好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政府机构改革与党委机构改革的关系;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竞争的全球背景是区域主义的崛起,地区背景则是大国体制的转型。一大批专家已经将注意力投向作为大国转型和新兴增长力量代表的中国身上。国内一些学者也积极运用新视角研究中国地方政府的竞争问题。由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政绩考核制度的不完善,地方政府专注于辖区收益最大化等现象便出现了。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方政府间展开了以自然资源、资本、人才、技术、中央优惠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竞争。但如果缺乏良好的竞争规则和环境,地方间的竞争就会表现为以地方保护、资源封锁、价格大战为特点的恶性竞争。而相关权力的获得,则会使这种竞争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泡沫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效用的角度比较了在房地产泡沫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面临的不同的收益和成本,并对现行政策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2.
在区域一体化的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各地方政府为追求地方利益,往往在前期表现出动力,后期表现出阻力或不一样的动力,导致前后不一陷入悖论。通过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对地方政府在区域一体化中的悖论进行分析后发现,既要强化动力来壮大积极力量,又要消除阻力来减少消极力量,坚持两方面同时进行,形成合力,才能推动政府走出区域一体化的悖论境遇。  相似文献   

13.
到去年年底,国务院机构改革已经结束,基本实现了职能的转换和裁减一半人员的目标,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树立了榜样,但中央政府公务员的人数和地方政府公务员人数相比毕竟只占少数,以往机构改革的经验也表明改革越向下,阻力也就越大,改革愈不彻底。同时,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许多方法并不适用于地方,这些都说明政府机构改革所提出的目标和设想能否实现,能否走出以往机构改革所未能走出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还是一个未知数,成功与否主要仍取决于各级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随着“三讲”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地…  相似文献   

14.
地方行政体制变革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改革现有网状行政体制,理顺各级政府、政府与其他公共服务机构的关系.服务型政府要求公共服务提供者接近社会公众,对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呼声及时作出回应,这要求调整各级政府权力配置,赋予基层政府更多执行权力.我国应当推行以职能调整为基础的行政体制,在划分地方各级政府职权前提下,根据职权设置行政机关.我国政府内推行"三权分立"是可行的.政府系统内权力划分要考虑决策权与执行权有效制约问题,更要通过分离决策权和执行权以提高行政效率.执行机构多元化和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关系明确化是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由于政治、体制、观念、方法、经验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地方政府的机构经历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多次反复,至今还不能说已找到根本出路.从机构编制管理本身看,主要有六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值得注意,也即在机构设置中应该要粗综合,不要细分家;要少层次,不要多层次;要多自主,不要多指令;要规范性,不要随意性;要经常化,不要运动化;要机关化,不要社会化.地方政府机构的科学设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有关制约因素的消失,我国地方政府的结构一定能得到优化,在改革开放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强  郑力 《唯实》2006,(1):29-31
从结构上看,中国是一个集权的单一制国家。但实际上地方政府是一级政府,业已成为分利集团,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要求,中央与地方渐呈背离趋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经博弈的现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谢菊 《新视野》2007,(1):46-48
生态危机已向我国西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西部地方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生态教育、政策引导、完善环保管理体制等责任,以加强生态管理,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每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关心的话题之一就是公务车改革。大家一致认为公务车消费成了一个“黑洞”。据调查显示,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12%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更高。有资料表明,“八五”期间全国公车耗资720亿元,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