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当代的毒品问题从一开始就与国际毒潮的泛滥密切相关,自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境外毒品犯罪集团假道我国过境贩毒,诱发了中国大陆的毒品问题以来,中国的毒情就一直随国际毒情的发展变化而起伏蔓延。据1994年的统计,全世界吸毒总人数已逾二亿,年吸毒耗资高达5000亿美元。毒品犯罪活动不仅屡禁不止,在部分地区甚至已危及到国家政治的稳定。因此,为了战胜毒品这个全人类  相似文献   

2.
新闻集萃     
1.中国提出今后五年遏制毒品蔓延的五项基本目标 最近,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布了2004年至2008年禁毒工作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遏制毒品蔓延的五项基本目标。一、全民禁毒意识进一步增强,新吸毒人员滋生速度明显减缓,吸毒人员戎断巩固率显著提高,毒品的社会危害程度逐步减轻。二、境外毒品  相似文献   

3.
西南境外,“金三角”毒源地2003年约产海洛因70至80吨,其中约80%通过中缅边境陆路进入我国。国内大批贩毒分子聚集云南边境,通过车辆运输、人体藏毒、邮寄等方式把毒品贩运至内地消费市场。为逃避打击,境外贩毒集团开辟了新的贩毒路线,采用“大迂回”方式将毒品转运至我国。2003年,全国查获万克以上贩卖海洛因案件156起4.13吨,所缴海洛因全部来自“金三角”地区。此外,西北境外的阿富汗2003年鸦片产量超过3600吨,对我国的现实危害和潜在威胁继续扩大,境外新型毒品经我东南沿海向内地渗透的情况也十分严重。2003年,全国累计登记在册吸毒人员…  相似文献   

4.
封建王朝对西南边疆的经营,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从早期封建王朝视西南边疆为边野之地到元、明、清在西南边疆先后设省施治,西南边疆与内地联系更加密切,其政治、经济、文化内地化的速度加快.对于历代封建王朝而言,西南边疆地区的屯田是其治理西南边疆的一项重要措施,既体现出历代封建王朝对西南边疆的认识及治边方略,同时也折射出西南边疆政治、经济与文化内地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吸毒问题的现状及人员构成 据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的同志介绍,1980年以前,我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无毒国家(无种、无制、无贩、无吸).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毒品开始以各种方式和渠道渗入到我国境内,毒品蔓延增长的势头触目惊心,吸毒现象已从西南边境省份波及到全国1920多个县市,受毒品侵害的县市占全国县市总数的70%.现在,我国在毒品方面已经走过了由无毒国家一毒品过境国-毒品消费国的过程,有的国家已经把中国列为毒品的生产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球都在不同程度地严厉打击贩毒吸毒,积极铲除非法种植含毒植物和非法生产毒品,加强控制毒品的流入。但由于我国边境毗邻“金三角”,境外毒品多渠道渗透,贩毒吸毒在我国仍累禁不止,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摧残肉体,腐蚀灵魂,毁灭家庭,危害治安,导致盗窃、抢劫、卖淫、暴力犯罪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了解本辖区吸毒人员的情况,对打击贩毒吸毒,预防犯罪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文章是根据我市2001年5月以来,法医检验登记在册的3600多人次,12000多份尿检、发现尿中含有毒品产物的人员资料,现将2101例吸毒人员资料分析以下,反映辖区吸…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几年国际毒品走私活动的日益猖獗,对我国部分地区的渗透与影响愈来愈严重.灭绝多年的贩毒吸毒现象在中国大陆又有所抬头,一部分青年(个别地区有少年)参与贩毒吸毒,以至由此而违法犯罪,构成了对社会安定团结与稳定大局以及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各地报刊对这一属于"六害"范围的情况时有披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看法.青年贩毒吸毒的特点综合分析我国青年贩毒吸毒现象,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牟取暴利为目的的集团型贩毒.当今世界最大的毒品销售地之一的"金三角"毗邻我国西南边境.  相似文献   

8.
我国毒品问题日趋严重 ,表现在 :查破的毒案和缴获的毒品数量猛增 ,抓获的涉毒违法犯罪人员猛增 ;吸毒人数大量增加 ;境外流入我国的毒品数量巨大。从目前到 2 0 10年 ,毒品犯罪将呈蔓延膨胀之势 ,“冰”毒及“摇头丸”可能成为吸食者首选用药 ,毒品犯罪手段更趋智能化和武装化 ,吸毒人数将继续攀升。遏制毒品犯罪的策略有 :应将禁毒作为一项重要国策 ;加强国家对禁毒工作的领导 ;加大对禁毒的资金投入 ;组建辑毒专门队伍 ;狠抓禁吸戒毒 ,落实强戒后的帮助措施 ;禁毒应与脱贫相结合 ,改善经济环境 ;加大禁毒宣传 ,搞好预防教育 ;加强禁毒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9.
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平 《思想战线》2006,32(5):65-73
我国的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问题,主要包括民族区域自治、执政党的建设、政府的职能转变和能力建设、决策机制、权力运行机制、基层政权建设、政治文化建设、政治稳定等重大问题。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相应地,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效也取决于这些问题解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毒品危害的严重,从公安部门最近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03年我国内地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103万人(其中74%吸用海洛因),同比上升了11%.在吸毒人员总数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72.2%以上.有的学校已经提出:"严禁毒品进校园、严禁学生染毒品."近些年来,全国因吸毒过量导致死亡人数累计达2.5万.因吸毒而造成的各类案件层出不穷,同时,吸毒也为艾滋病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相似文献   

11.
毒品问题是一个各国政府都严重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曾在我国泛滥成灾的毒品已基本上得到了控制。然而80年代末,由于境外毒品犯罪集团加紧活动,毒品又开始侵入我国并迅速蔓延。 四川是我国毒品重灾省之一,面临“金三角”和“金新月”毒源地的多头夹击。1998年至1999年5月,全省共破获各类毒品案件2.9万多起,抓获毒品违法犯罪嫌疑人3.3万余名,缴获海洛因216.27公斤,易制毒化学品3.25吨,强制戒毒2.23万余人次,劳教戒毒2309人次,依法判处毒品犯罪分子1987名。目前,我省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达54527名,实际吸毒人数远远大于此数…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市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是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欠发达地区。世界三大宗教中的6种教派都在我市存在和活动。总的看,我市宗教活动基本正常平稳。但也存在问题,突出的问题是:有的宗教发展过快过滥、自封传教人和乱设聚会点、境外宗教渗透;有的自养能力弱,对政府依赖性大、信教群众负担重;相当一部分教职人员年龄老化、学识素养不高、后继无人;个别地区国外宗教趁虚而入,插手国内宗教进行洗礼、传教、任命地下教职人员、提供到国外神  相似文献   

13.
云南和东部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徐明康云南地处我国的西南边疆,是国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山区面积占94%26种民族聚居的、有4000万人口的边疆多民族省份,也是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大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发展经济.扩大开放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4.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边疆的山山水水哺育着边疆的各族人民,各族人民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作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浪潮进一步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国营西达农场是我省毒品危害的重灾区,全场登记在册吸毒人员622人,实有吸毒人员428人.2012年,西达农场被我省禁毒委确定为全省毒品危害重点地区挂牌整治单位之一.两年多来,农场党委高度重视禁毒工作,不断加大整治力度,强化措施落实,有效遏制了毒品的蔓延趋势,一举扭转了毒情的严峻形势和禁毒工作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6.
毒品不绝禁毒不止──贵州加大禁毒斗争力度文图吴东俊今年以来,贵阳市已多次公开处理贩毒,吸毒人员,“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已不是口号,而声势浩大的行动和宣传已家喻户晓。贵州,是贩毒分子从“金三角”购买毒品后假道我国境内将毒品运往境外的重要通道。近年来,...  相似文献   

17.
戒毒中的最大难点与戒毒心理治疗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世界吸毒人员的重新吸毒率高达 95 %以上 ,解决复吸问题成为戒毒工作最关键、难度最大的环节。造成复吸的主要原因是吸毒者对毒品产生了强烈而顽固的心理依赖和因吸毒导致的人格变异。摆脱对毒品的心理依赖 ,矫正其变异的人格 ,唯有靠长期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靠行为矫正和人格重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吸毒后驾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毒后驾驶行为是指非医疗目的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后(查获时毒品检测呈阳性)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当前,我国吸毒后驾驶机动车导致的严重问题正逐渐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威胁着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由于对吸毒后驾驶问题认识不足,相关处罚的政策措施不完善,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机制不明确,现场执法的检测手段不便捷,相关的技术标准有待制定等因素的影响,吸毒后驾驶问题的解决确实存在着一些难点和困境。深入分析并研究我国甚至境外吸毒后驾驶问题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对此,应采取包括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政策法律、日常管控、检测技术、深挖犯罪等方面的一整套综合性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9.
南京秦淮区进行了专职禁毒社工队伍建设的试点工作,目的在于降低毒品复吸率、提升毒品戒断率,加强吸毒人群的后续监管帮教工作.一年多的试点工作成效表明,禁毒社工体现了政府对吸毒人员的关心,能够有效监控管理吸毒人员,吸毒人员复吸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政府采取的综合治理的禁毒办法和有关戒毒方面的法律对于禁除毒品的吸食或者注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现在仍然有大量人员吸食、注射毒品,而且吸毒的人数逐年上升。这说明,我国目前禁毒的效果不容乐观。笔者认为,吸毒人数的不断增加,与我国对吸毒者的处罚力度不够不无关联。其中刑法没有把吸毒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是原因之一。(一)刑法分则第六章第七节规定的各种毒品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由于刑法并未把吸毒行为规定为犯罪而加以处罚,从而给第六章第七节的各种毒品犯罪提供了犯罪的诱因。由于我国吸毒人数逐年增多,毒品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