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修改后的刑诉法实施以来,由于缺少与其配套的证据立法,致使司法实践中滋生出不少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刑诉法的实施,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单位犯罪诉讼程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单位犯罪立法现状无论修改前还是修改后的刑诉法均是以自然人为适用对象进行立法,对追诉犯罪单位都未作出针对性的规定。如果说1979年的刑诉法是基于当时刑法尚无惩处单位犯罪的内容,而至1996年3月刑事补充性立法已对单位犯罪作了大量规定,刑诉法修改时仍未就单位犯罪的诉讼程序作出针对性的规定,则反映出刑诉法修改和刑法规定之间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立法之间衔接不够。修订后的刑法明确规定了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客观要件及刑罚原则,分则中除“侵犯财产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外,各章对单位犯罪都作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3.
修改后的刑诉法第五十九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查阅修改前的刑诉法,在第三十九条可以见到主要内容与此相同的规定:“逮捕人犯,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修改后的刑诉法的内容与原来的规定相同。笔者认为,由于基本照搬原条文,现行刑诉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存在疏漏,该条文中关于行使逮捕的批准权和决定权的机关的规定与我国宪法及刑诉法的其他相关规定不一致,应根据宪法的规定与刑诉法的立法原意对该条进行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4.
祝少春 《法制与社会》2012,(33):156-157
合适的立法语言能够构建一部结构合理、逻辑严谨、表达适当的法律,且更有利于法律的适用。刑诉法、民诉法的修改吸收了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适用了我国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实际,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改革的成果。但是,修改之后的刑诉法、民诉法在立法语言上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如立法架构的统一、立法语言语义的逻辑性等。本文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若干问题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五年立法规划,全国人大法工委刑法室曾召开专门讨论现行《刑诉法》修改的座谈会。我们认为,现行《刑诉法》的修改应当与《宪法》的修改和司法改革的推进相结合,既要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同时也要注意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本刊特邀著名刑事诉讼法学专家陈光中先生撰写本文,同时也欢迎法学界和法律界的有识之士继续就三大诉讼法的修改问题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6.
关于贯彻实施修改后的刑诉法的若干思考●魏伟明一、执法观念的“三个”转变与“三个”树立修改后的刑诉法颁布以后,绝大部分公安干警的认识是正确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也确有部分干警,特别是部分基层单位的干警对修改后的刑诉法的指导思想、立法意图和法条含义不十分清...  相似文献   

7.
田文昌 《中国法律》2006,(3):37-39,101-105
1996年中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的修改,不仅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而且在立法的价值取向上也向人权保障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因此,此次修改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但是,正如一切改革面临的境况一样,在打破了旧的屏障之後,才会发现更深层次中的新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1996年修改後的《刑诉法》所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正是这一系列问题又反映出〈刑诉法》再修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在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对于准确认定案件事实以及定罪量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鉴定人出庭作证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保证诉讼顺利进行不可或缺,但是鉴定人不出庭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十分严重。新《刑事诉讼法》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原有法律法规的合理之处,对鉴定人出庭问题作了相应的修改,体现了立法的进步。新刑诉法实施一年来,鉴定人出庭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一个制度的完善不是仅靠一次法律的修改就能够实现的,新刑诉法对鉴定人出庭作证问题的相关规定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立法中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新刑诉法的修改历时近十年,在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精神的指导下,着重解决了司法实践中,特别是在冤假错案中暴露的诉讼程序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调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尤其在总则第二条中明确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使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民主、法治和科学化。但是,本次修改并未涉及刑诉法的第一条,以致现行刑诉法的立法宗旨并未体现出对于人权的保障,有违本次修改的指导精神,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相似文献   

10.
李忠诚 《中国法学》2004,(1):186-190
<正> 2003年12月13日至17日,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在广西南宁召开。出席本届年会的代表300多人,收到论文200多篇。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到会并讲话。与会者围绕三大诉讼法典的修改及诉讼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刑事诉讼一、关于刑诉法修改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1)“必要论”。认为刑诉法在实施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刑讯逼供、超期羁押、律师阅卷难、证人不出庭等,不通过立法修改无法得到妥善解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法》中鉴定制度修改完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法》中有关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问题,已成为刑诉法修改的热议之点。刑诉法修改中涉及司法鉴定的主要问题,有鉴定模式的选择、鉴定制度在刑诉法中的科学定位、鉴定人的法律地位与法律责任、"鉴定结论"的修改、精神病鉴定等等。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侦查、公诉职能的立法完善陈国庆,张建伟,王振勇刑诉法颁布、施行十几年来,对于惩治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证公安、司法机关行使职权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现行刑诉法中有些规定亟须修改。我们认为,修改刑诉法应当着眼于更有效地保证实体法任...  相似文献   

13.
张京晶 《法制与社会》2012,(35):110+120
本文分析了新刑诉法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修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检察机关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修改后刑诉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此项立法打破了监视居住不能折抵刑期的立法缺陷,为更好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刑事法律规范保障。但是,笔者认为,修改后刑诉法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立法规定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进  相似文献   

15.
刑诉法的修改对检察机关公诉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挑战、新任务和新要求,为更好地应对修改后刑诉法的规定,本文对新刑诉法中涉及公诉工作的辩护人权利扩张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其中对证人出庭作证作出了一定修改,增加了对特定案件的证人应当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规定,这些制度的出台对解决证人"出庭难"问题,强化程序正义,保障实体正义,从而实现新刑诉法确定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等的立法宗旨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新修改的刑诉法能否一劳永逸的彻底解决证人出庭难的问题并实现刑诉法确定的证人作证的目标?显然是不现实的,本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立法上的跟进,而且需要各项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的完善。结合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及司法实践对我国刑事诉讼中出庭证人的保护制度进行研讨,结合中国司法实务的现状,尝试建构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刑事出庭证人保护制度,夯实和健全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体系,使刑事诉讼法的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人民检察》2012,(11):71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检察机关执法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检察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深入理解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立法精神,促进新刑诉法在检察环节的贯彻落实,人民检察杂志社与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联合举办"‘两江杯’新刑诉法实施与检察工作"征文活动,敬请广大作者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8.
《人民检察》2012,(11):71-71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检察机关执法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检察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深入理解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立法精神,促进新刑诉法在检察环节的贯彻落实,人民检察杂志社与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联合举办“‘两江杯’新刑诉法实施与检察工作”征文活动,敬请广大作者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9.
姜修芳 《法制与社会》2013,(33):279-280
刑诉法的修改进一步明确了检察院诉讼监督的地位,并与《律师法》接轨解决了辩护律师权利行使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刑诉法修改为背景主要探讨了诉讼监督存在的问题和辩护律师权利的变化,并浅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引言我国1979年制定的《刑事诉讼法》经1996年修订以来的实践表明,我国现行刑诉法仍存在着许多需要修改完善的方面。为此,本届全国人大将《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列入了立法规划。然而,《刑事诉讼法》修改工作应当如何进行,究竟有哪些问题需要修改完善、应当如何修改完善,不同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