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论东亚一体化的动力与源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东亚一体化的原动力之一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体化,最近几年蓬勃发展的中国-东盟合作则为东亚一体化进程增添了新的动力.冷战结束后,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步伐逐步加快,从发展双边的经济贸易关系开始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提出和启动,为更大范围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中国-东盟合作有可能成为推动整个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在双方的努力推动下,合作机制和制度基础不断得到完善.2004年签署的<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标志着双方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中又取得了实质性的新进展.本文在总结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进程与新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经济合作的薄弱之处和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3.
政治安全共同体蓝图与东盟的外交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的外交协调受到东盟机制的有限性、东盟规范的约束力以及地区安全替代选择的制约.这表明,<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蓝图>的出台并不能对东盟国家间的外交协调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蓝图提出的新的合作领域有可能影响到东南亚国家在某些共同关切问题上的外交协调,从而形成不利于中国的集体立场,因此,中国理应对东盟这些新的合作领域给予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袁正清  董贺 《当代亚太》2023,(5):4-34+166
东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方向和重要伙伴。世界政治的关系理论能够为理解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逻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在关系性合作的视角下,关系因素建构了中国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基础和条件。通过对中国—东盟间政治、安全、经济关系网络的分析可知,中国与东盟及东盟国家的关系基础赋予中国—东盟显著的关系亲密度优势,为其合作进程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在中国—东盟关系网络的复合结构下,中国与东盟在各领域的关系水平决定了双方合作的空间,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关系网络中的不同位置也决定了合作条件的差异性。中国—东盟的关系基础使双方得以在理念层面相互融合,基于东盟地区合作的本土理念以及中国的国际发展合作理念建立起深厚的共识,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合作的具体实践。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中国与东盟需进一步强化中国—东盟关系的韧性与弹性,提升双方的关系水平;同时,也需不断巩固理念共识,通过实践完善双方的合作模式,使“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关系性合作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性和合作的非制度化灵活性等诸多原因,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将不会一帆风顺。东南亚是海外华商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改革开放20余年来,该地区华商利用其与中国的特殊关系,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与联系的桥梁和载体。目前,如何再次发挥东南亚华侨华人的优势,推进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睦邻外交政策与中国-东盟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历史的和国际环境的原因,中国与一些周边国家曾经有过许多的恩恩怨怨,甚至兵戎相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之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迅速改善,经历了从解决边界纠纷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及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各个发展阶段.这是中国睦邻外交政策实践的结果.在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的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关系极具典型意义.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迅速发展,东盟与中国成为好邻居、好伙伴和好朋友.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已证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与东盟,应对双方的经济合作拟订新的思路和框架,以推动双方经济的更大发展。技术合作与技术贸易,即是双方今后合作的重点,具体包括“三个层次”和“两个层面”。“三个层次”指的是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合作、中国与东盟组织的合作,以及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两个层面”指的是政府间合作与非政府间合作。  相似文献   

8.
当前教育国际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近年来随着自贸区合作机制的不断成熟,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深化。教育服务作为重要的文化交流手段,对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教育服务及合作给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供一条新的发展路径,是今后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又一大渠道。我们在充分认识到我国对东盟教育输出的优势的同时,也应看到在此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与东盟在教育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难点与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北部湾合作是在中国-东盟10+1框架下的一个海上次区域经济合作,与陆上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一起,构成了中国-东盟的全方位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泛北优势在海,范围广,潜力大,但困难和挑战也大。合作的突破在项目。南宁-新加坡走廊、中国投资参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发展、北部湾经济圈等项目的推进将惠及所有泛北成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主动和率先崛起,成为泛北部湾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核心区。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提出建立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为泛北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0.
东盟在东亚合作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冷战后区域一体化现象中的新生事物,备受世人瞩目的东亚合作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呈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文旨在分析和评估东盟在东亚合作进程中的独特作用.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东亚合作的基本进展与现有机制;接着论述东盟领导下的东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指出它不但是构成东亚合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也为东亚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基础积累.第三部分着重分析冷战后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东盟转向东亚合作的原因和过程,在指出东盟主动发起和推动东亚合作既是外部压力的结果也有求得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同时,突出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对外能源需求量逐年增长,能源安全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因此,中国应通过积极参与双边与多边的能源合作,采取多元化的油气资源供给途径,来保障中国的油气资源的安全供给。随着东盟与中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升温,东盟各国在中国的能源安全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对中国能源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与东盟开展能源合作这一议题进行剖析,浅析其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12.
广东—东盟贸易:成就、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凭借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条件,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一直是中国-东盟贸易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出台以来,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其他省份的主观努力、广东外贸的自我定位等因素,近年来广东-东盟贸易在整个中国-东盟贸易中的相对地位持续衰落.为此,作者提出了广东应具有东盟战略意识,发挥传统优势,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商机以及注重"走出去"等政策建议,期盼广东-东盟贸易取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东盟经济政治形势总的特点是稳定和发展。尽管面对不利的世界经济形势,东盟的经济前景仍然可以说是比较乐观的。在国际关系方面,美国奥巴马总统的新东南亚政策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东盟是否需要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作出选择,东盟将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东盟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并以集团的力量在对外交往中谋取共同利益。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启动后的今天,适当考察东盟经济外交的形成和特征,对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Mischief Reef and Scarborough Shoal disput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dynamic polit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the Philippines, ASE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 indicates that these particular incidents and the Spratly disputes in general have increased in intensity and complexity drawing in ASE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is the main player and several conclusion are drawn regarding its strategy and tactics. We see the status quo as unstable and propose a few possible directions of actions in the interest of conflict prevention.  相似文献   

16.
广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广东与东盟经济合作入手,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给广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四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ASEAN Coping Mechanisms to Manage the Rise of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i Wei Lim 《East Asia》2008,25(4):407-422
ASEAN has been proactive in reacting to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llenges of the rise of China without being overly hostile, reactionary or protectionist against China in a conscious effort to co-prosper with China herself. At the same time, smaller ASEAN neighbours of China hope that China will continue to pursue a policy of good neighbourliness. With this background in mind, the thesis questions for the essay are: what are ASEAN’s coping mechanisms to manage the rise of China? How do these questions feature into the overall tussle of ideas between realists and non-realists?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实施,中国和东盟各国将逐步减少服务业准入限制,扩大服务部门的对外开放.因各成员国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差异,该进程对各国影响必利弊互现.因此,各成员国应根据本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确定服务业自由化进程,以顺利实施<协议>.鉴于此,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国具体实施该<协议>和进行后续谈判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齐峰  朱新光 《东南亚研究》2006,(1):88-91,96
自SARS、禽流感爆发以来,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在多次会议中频频谈及要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运作施行,将对各合作成员以及区域整体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中国与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形势及在该领域合作的情况,进而提出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