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鹏 《中国减灾》2011,(2X):54-55
<正>我猜我的侄女对我的印象肯定不太好,除了在过年的时候我给她的红包是全家最吝啬的以外,有一次我甚至想在红包里拿张纸写上"在别人贪婪时我们应该恐惧,在别人恐惧时我们应该贪婪"之类的理财格言来代替钞票。我觉得理财格言对于下一代来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6,(5)
正春节期间,微信红包总收发次数达到321亿,如此惊人的数字背后,显示出来的却是一个被互联网所裹挟的假期,陪伴亲人的时间本就短暂,千万别再让红包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过年发红包,是中国的传统年俗。早在汉朝时期,就有着各种形态各异的、寓意着压祟驱邪的钱币出现。到宋神宗年间,神宗皇帝听闻副宰相王韶之子在春节夜晚被歹  相似文献   

3.
“红包儿”的流行,据说先来自港澳地区,接着就从南方沿海城市普及了全国。每月发红包儿,是老板对职员工作的一种承认,也是一种选择。很可能你领过这个月的红包儿下个月就被炒了鱿鱼,也可能你的红包儿里比上个月多了一份奖励。发红包儿有时候比我们发工资还要合理些,在机关工作,除去官职、职称、年限之外,其他干好干坏一个样,不需要单个儿去领红包儿,谁领多少工资基本上都是公开的。为了与众人不一样,某些人不去拼命工作,因为干得再好也不会涨工资,而去拼命捞官职、捞职称。为捞到这些,又不得不拼命给人送红包儿,造成了不少“…  相似文献   

4.
正"贴对联、吃‘元宝’、守岁、发红包……其实大陆和台湾的过年习俗都差不多,毕竟两岸文化一脉相承。一年在合肥的时间超过两百天,渐渐地就以合肥为家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里过年都一样。"安徽省合肥市台商协会会长、绿时代集团董事长黄宏洲2月15日说,"要说不一样,合肥这边的年味相对于台湾要更重一点。到大陆之后也跟着看起央视春晚,台湾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除夕夜看央视春晚"。对于电子红包的兴起,黄宏洲认为,"虽然现在移动支付、转账很方便也很新潮,但每年给父母和孩子发压  相似文献   

5.
<正> 年关将至,街头一片洋洋喜气,你拿红包,我办年货,个个红光满面,人逢节日精神爽。然而,却有这样一些人,似乎还不急着回老家过年,依旧活跃在城市的闹市口、人群中,在路人毫不防备的情况下突然上前拦路“骚扰”,或行骗、或哭诉、或强索,用尽七十二变,使人不禁大倒胃口,避之而不及。跟踪聚焦街头此类人群,虽然“骚扰术”花样繁多,但万变不离其中,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类版本及破招之法,过年上街也就不必再担心有这般“不期之遇”,遭遇各类“骚扰”均可轻易破解。  相似文献   

6.
青参 《今日广西》2008,(8):57-57
在华人文化圈中,农历新年分发“红包”的传统由来已久。但正月初九这天,新加坡政府给自己的国民发了一个相当于43亿元人民币的大“红包”,这在华人社会引起热烈反响,香港特区政府表示要依样画葫芦。  相似文献   

7.
红包,即红封包,在我国南方又称为利市(或写作利是、利事),是将金钱放入红色封套内做成的一种馈赠礼物,民间以它来传递喜庆和慰问。中国人讲“礼”数,“红包”就是“礼”的一种具体表现。然而,在市场化浪潮的涤荡下,这种传统的“礼”数也渐渐沾上了“铜钱味”,尤其是对别有用心的人来说,“红包”已经异化了:里面包的不再是真情谊,而全是赤裸裸的个人的、肮脏的“小九九”。于是,“红包”实际上就沦为“黑包”了。  相似文献   

8.
《上海机关动态》2005,(8):28-28
从今年6月1日,上海海关全面推行“红包”公布制度,严禁海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接受海关工作对象以各种名义和方式赠送的“红包”,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海关关员被检举有刁难卡压、收受“红包”行为的,一经查实,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相似文献   

9.
微观天下     
正年俗注入新风尚回顾春节假期,传统年俗鲜活呈现的同时,智能春联、电子鞭炮、视频拜年、电子红包、玩抖音……"新年俗"元素闪亮耀眼强劲融合,折射着社会物质发展和文化变迁的深层脉动。(据新华网)【评论】"彭飞":新的形式新的内容,背后却是中国年传递出的"古老"幸福。可以说,中国年的真正魅力不在外表,而在团圆、祥和、重视家庭的内里。"卢俊宇":过年方式不断刷新折射出国人传统过年理念的更新,显示出新时代年俗的与时俱进,是新时代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的缩  相似文献   

10.
我小时候是在乡下姥姥家长大的。每次过年,姥姥都会给我穿上她一针一线缝制的新衣服。穿着新衣服在镜子前照来照去,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总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就有新衣服穿,还有肉丸子吃。过年的时候,姥姥、姥爷会给我们每人分一份炒得香喷喷的花生、瓜子,还有甜甜的糖果。过年的那几天,是我们小孩子最幸福的日子。  相似文献   

11.
《人大论坛》2012,(12):36-39
9月5日《重庆晨报》报道,近一年半来,在綦江公交车上。给一位80多岁的老人让过座位的人,都会收到老人回赠的一个红包。红包里除了2元崭新的纸币,还有一张印有感谢话语的卡片……  相似文献   

12.
刘彦华 《小康》2015,(2):30-33
送个红包,在人与人之间只是人情往来,在企业与人之间才是生意。在如此"疯狂"的红包刺激之下,相信羊年春节期间,微信、微博、支付宝的广大用户们会不负众望的被企业红包刷屏。紧急通知,紧急通知:一大波红包正在以飞一般的速度向广大网络居民袭来,便宜不能不占,红包不能不抢,请大家提前准备好钱包!新春将至,马年的红包还未走远,羊年的红包已然光临。1月26日,支付宝钱包8.5版本更新上线,APP图标红果果地打出了"亿  相似文献   

13.
“毕业典礼”上赠“红包”“今天,在座的六位同志已经圆满完成了挂职任务,即将从人大这所政治文明建设的大学校‘毕业’。临别之际,我为每人准备了一个‘红包’。”正说着,龚学平主任果真拿出六个红色信封赠送给每位挂职干部。“志存高远”、“无欲则刚”、“宁静致远”……,挂职干部们纷纷打开“红包”,顿时翰墨飘香、满室生辉。看到龚主任为自己亲笔书写的条幅,大家十分惊喜和激动。  相似文献   

14.
爱的味道     
刘永 《中国保安》2014,(3):78-78
民谚云:“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农历每年的大年三十,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时候,人们称这一天叫“过年”。过大年,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节日。而在大年三十包饺子,则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民间过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5.
公司     
《小康》2020,(3)
正快手央视春晚将发10亿红包快手成为今年央视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也成为继BAT后又一家拿到春晚红包项目的互联网企业。今年春晚红包互动主题为"点赞中国年",有别于往年图文形式的红包互动,快手将首次采用"视频+点赞"的形式,在除夕当晚发出10亿现金红包。元旦起,快手还推出"集卡分1亿"活动以及一系列创新玩法为春晚红包预热。  相似文献   

16.
正红包是我国社会人情往来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但在官场上却被异化成为干部腐败堕落的炸药包。一些官员认为红包收的都是小钱,不会犯事。曾经有媒体报道,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原庭长谢少清为了把握好收红包的"分寸",专门设定了红包的金额上限,他每次收受红包的数额都控制在5000元内,超过数额的都会退回。令人可笑至极。透过那些落网的"苍蝇"或入  相似文献   

17.
数读天下     
《小康》2016,(5)
正节日期间,最热门的网络红包吸引了一大批原本远离互联网的用户。企鹅智酷数据显示,98.6%的用户通过亲朋好友转发而首次使用网络红包,52.9%的用户通过在社交群里抢发开启第一次网络红包之旅。依靠社交平台的推动,网络红包在50岁以上的"白发网民"中渗透率高达64.6%。  相似文献   

18.
过年的禁忌     
《精神文明导刊》2010,(1):24-24
崇尚吉祥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特别是在过年期间,人们说话做事都要尽可能地体现“吉祥”,期盼在来年能平平安安,吉祥如意。正月是农历新年的开始,人们往往将它看做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所以,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当然,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一样,过年的禁忌也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9.
儿时的春节     
周骏 《今日海南》2011,(2):45-45
儿时,最巴望的,就是过年。 饱满的瓜子花生、花花绿绿的新衣裳、香喷喷的鸡鸭鱼肉……于我们都有着巨大的诱惑。在这种诱惑的作用下,几乎当第一枚落叶在窗前翻飞时,我们就会掐起指头,认真计算起距离过年的时间了。那份心情是急不可耐的,甚至梦里也时常反复着过年时的情形,常常笑着从梦乡甜蜜地醒来。  相似文献   

20.
索引     
文晓非 《小康》2008,(8):9-9
广东东莞市给弱势群体发放“红包”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共有超过16万人申领“红包”.远超过了市委书记刘志庚曾提出的12.2万人。据估算,最终该市的申领者可能会达到24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