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俄罗斯以及中亚5国的铁道(运输)部长最近在北京举行会议,共同研究如何发展利用经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口岸的国际铁路运输通道。大会的宗旨是“加强合作、畅通陆桥、共同发展、促进友好”,保障亚欧大陆桥的畅通,促进合国经贸的发展。 新亚欧大陆桥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以我国连云港作为太平洋西岸的桥头堡,铁路穿越中国、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和荷兰等7国,直至大西洋岸边的鹿特丹港,全长10837公里。在我国境内,从连云港自东向西,经陇海、兰新、北疆铁路,横贯中原、西北五省区直抵新疆的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土西铁路德鲁日巴车站衔接,全长4143公里,是整个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总长度的38%  相似文献   

2.
在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华前夕,记者来到了被外国记者称为“中苏和解最前线”的黑河市,了解近年来中苏边境贸易的发展及其给国界两边所带来的变化。 西瓜:“炸”开了冰封的黑龙江 隔江相望的我国黑河市、苏联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是中苏万里边境线上唯一相对应的较大的城市。据史料记载,黑河与阿州之间有着100多年的经济交往史。从  相似文献   

3.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赴苏联进行友好访问,并与斯大林会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会晤。毛泽东这次访问的目的,主要是废除苏联与蒋介石政府在1945年签订的中苏旧条约,订立中苏新条约,并争取苏联对华经济援助。苏联既是抗日战争中帮助中国人民打败日本的友邦,又是以雅尔塔密约攫取中国东北若干权益的邻国;既是解放战争时期给中国共产党大力支持和援助的兄弟党,又是曾与蒋介石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军事强国。毛泽东此行成功与否,关系到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尊严,关系到中苏两党、两国的友谊…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西南的出海大通道——南(宁)昆(明)铁路,于3月18日上午9时38分在贵州境内的八渡车站接轨点落下最后一节轨排,宣告全线胜利铺通,庆祝大会在著名革命老区广西百色市火车站隆重举行。 南昆铁路是我国继60年代修建成昆铁路之后,在艰险山区成功修建的又一条长大干线铁路。从海  相似文献   

5.
开放在黑河     
在我国万里中苏边境线上最大的城市——黑河市,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日益活跃起来了。这里每天都能见到从黑龙江对岸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海兰泡)过来的苏联客人。有“一日游”的旅游者,有洽谈贸易的人员,友好访问团体也来往不断。黑河商场的俄文广告在增加,有的营业员用刚学来的俄语虽不熟练但却热情地向苏联客人介绍商品和价格。黑河与布市隔江相望,相距1.5公里,冬季黑龙江水上汽车通道  相似文献   

6.
唐淙 《学理论》2013,(9):29-31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两国关系恶化的一种典型表现或曰结果。它发生在推行扩张主义的勃列日涅夫政府不断挑起中苏边界事端、中国内政与外交皆反苏联修正主义的历史背景下,是中方进行的一次边界自卫反击战。这次边界自卫反击战对中国的内政、外交乃至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金福 《学理论》2011,(2):86-87
东北解放区的中苏贸易,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与抗日战争时期东北与苏联的贸易相比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东北解放区中苏贸易的进行对中苏双方都具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美丽的边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出发,沿着宽阔平坦的沥青公路西行九十多公里,便到了我国最西部的边境口岸霍尔果斯。这是一座绿荫环抱、整洁雅致的小镇,面积不足四平方公里。霍尔果斯是中苏两国边境交往的一个重要口岸。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为新疆对苏联贸易进出口货物的主要陆运口岸之一。一九六二年中苏关  相似文献   

9.
中苏论战虽然已经成为历史,然而这场论战的实质问题及其对中国、苏联、国际格局、国际共运的影响是深刻而巨大的。中苏论战的实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认识:它是国际共运传统模式发生危机的一种反应,是中共反对苏共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的一场斗争,是中苏两党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争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同苏联有着传统的友好贸易关系,中苏贸易在中国外贸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同外国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贸易协定就是1950年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签订的贸易协定。50年代,中苏贸易在当时中国外贸中占极其重要地位。1959年中苏贸易额为21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外贸总额的一半。在当时中国对外经济没有全方位开放的情况下,中苏贸易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苏联向中国提供的各项贷款和成套设备,对于中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加强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通过记帐贸易,中国以等值物资偿付苏联提供的这些设备项目和贷款。中国提供的商品,包括转口供应苏联的  相似文献   

11.
黄健 《瞭望》1989,(18)
现在的苏联,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既非常熟悉而又十分陌生。苏联是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与理论体系的发源地。这个早期的社会主义模式及其理论,对中国曾有过重大影响。但是,由于中苏两国近似隔绝了30年,苏联发生的许多  相似文献   

12.
正三、苏联谋求控制我国海岸,毛泽东说"我们不干"大连港、旅顺回到祖国的怀抱之后,苏联仍在谋求控制中国海权。1958年4月18日,苏联提出,为了指挥其在太平洋地区活动的潜艇,迫切希望在中国海岸线建设一座由中国和苏联共同使用的大功率长波电台。建设费用苏联出大部分,中国出  相似文献   

13.
创造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条件改革铁路管理体制刘浩我国的铁路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铁路改革从1986年的"大包干"开始,八年来进行了艰难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然而,现行的铁路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为了充分发挥铁路在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2,(1)
全面抗日战争初期,是苏联援华的重要阶段。1939年《新中华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刊,勇担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的喉舌。中国共产党基于争取苏联援助、维护中苏友好、动员全民抗战的宣传动因,通过社论或代论、三日国际等专栏话题,增加对苏联的报道频率;借助抗日的时代主题,强化苏联援华的话语表达,树立以苏为师的榜样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对苏联形象的建构,在赢得苏联的信任与帮助、鼓舞群众积极抗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苏联1945年8月9日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加速了日本的投降进程.然而,苏联军队并没有按<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规定的于战胜日本三个月后从东北撤兵.而是延期了几个月之后才从东北撤出.苏联廷缓撤兵是国民政府与苏联共同磋商得出的结果.国民政府有要求苏联延缓撤兵的理由,苏联也有不想撤兵的想法.对于国民政府方面的原因,将给予进一步地论述.  相似文献   

16.
今年元月中旬,连接香港的广(州)深(圳)铁路双线电气化改造第一期工程:广深段新增第二线铁路正式交付使用。至此,大陆与香港的铁路最大通过能力由复线开设前的每日三十五点五对骤增到九十对,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算完全疏通了。 这项工程是由中国铁路第一个实行“大包干”责任制的企业——广深铁路公司自筹资金修建的。目前,这种以“包”为核心的铁路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已经在全国铁路推广。  相似文献   

17.
吴晋 《瞭望》1988,(41)
中苏两国外长最近在联合国会谈后宣布:中国外长钱其琛将在今年内访问苏联。消息传出,立即成为国际舆论广泛议论的热门话题。国际上这种级别的访问每年何止百十次,唯独这次访问尚未成行就引起举世瞩目,这大概是由于人们普遍认为,这次访问可能预示着酝酿已久的中苏两国高级领导人的会晤已经为期不远,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时机已接近成熟。在  相似文献   

18.
海参崴之行     
毛海涛 《民主》2004,(10):38-39
早就向往着去俄罗斯看看。还是在30多年前,我作为知青插队于黑龙江边境,对以前在历史课上学到过的《中俄瑗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有了实地的感受。那时正值中苏关系异常紧张。当地老乡介绍:“江东(指黑龙江,苏联称阿穆尔河)六十四屯(村)都曾是中国的领土。在中苏友好时期,每年五一节、春节,两岸亲  相似文献   

19.
比较苏东剧变以来中俄发展的情况,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第一,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显示出无比优越性。中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当然也出现一些问题,所以中苏都进行了改革。但中苏  相似文献   

20.
中苏经济贸易往来,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而得到迅速发展。1986年至1988年的3年中,中苏贸易额在中国外贸总额中已名列第五,1988年两国贸易总额达41亿瑞士法郎,苏联已成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今年3月中苏双方在莫斯科签署了议定书,其中规定的贸易额比上一年的贸易额又有进一步增长。从商品结构来看,仍是以传统商品为主,双方出口的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