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松年是我国著名的法学家。多年来,他除了参与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起草工作,参与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研究,主持行政程序研究项目外,还潜心于法学教学和理论研究。先后撰写、主编了《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行政程序法》、《中国走向行政法治探索》、《行政丢学新论》、《比较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依法行政十讲》、《中国当代行政法》等著作。  相似文献   

2.
正当《水煮三国》煮得国人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时刻以阴谋诡计为伍,日日以刘备.曹操为师的时候.无论是文化界、出版界.还是其他的社会各界,绝对想不到,水煮三国不但在国内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水煮狂潮,而且还能在前些日子“煮”出一本《管理向西门庆学习》的“水煮”类书出来。  相似文献   

3.
范缜及其名著《神灭论》,人们大都听说过。在中国式教育体系里,学生只要记住他是南北朝时一位无神论思想家,就足以应付考试中的那道填空题了。但读书向来别具只眼的钱锺书先生,却在《管锥编》里令人震惊地证实,主张“神灭论”的范缜,还同时支持“有鬼论”。他由此提醒我们,“谈者(将范缜)牵合之于‘无神论’”未免轻率。  相似文献   

4.
涵养人生     
我二十岁生日那天,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生日”晚会在舰艇甲板上举行,首长和战友们即兴表演了歌曲《军港之夜》、配乐诗朗诵《海燕》、军体操、太极拳和拉丁舞《快乐水兵》等节目,最后我以一首吉他弹唱《妈妈,我们远航回来了》结束晚会。  相似文献   

5.
《创造》2009,(6):24-29
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福尔马林……这些枯燥的化学名词已演化为国人耳熟能详并且闻之色变的口头语,显示着物质丰富年代的另类困局。不能吃什么?能吃什么?成为国人每天的忧心所在。6月1日正式施行的《食品安全法》能够让生产者小心、监管者细心、消费者放心吗?能扫除阴霾还食品领域一片蓝天吗?  相似文献   

6.
故事在小说中的地位是毋庸质疑的,正如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第二章所指出的那样:“小说的基本面是故事,而故事是一些依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的叙述。”当下我们缺少的不是小说,缺少的是小说中牵人神经、耐人寻味的故事性。刘广宇的长篇小说《通天塔》(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欠。  相似文献   

7.
张延华 《青年探索》2009,(3):28-30,87
《论语》蕴涵着深刻的心理和谐思想,对于维系国人的心理和谐、增进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对《论语》中的心理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进行了初步整理。  相似文献   

8.
“今晚干嘛?”“看电视,还能干嘛?”“要不到我家打麻将?三缺一!”“行,吃了晚饭就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但云南省嵩明县青年李秀辉却与书无缘——家里没什么书籍,也没有报纸,偶尔有两本《女友》、《知音》、《打工妹》、《故事会》之类的通俗读物。以上对话发生在读书日当天下午,李秀辉准备吃完晚饭就直奔朋友家里打麻将。“反正输赢也就那么几个钱,这回你赢下回我赢。不然还能干吗?没其他活动可以消遣啊!”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莫言的诺奖和韩国鸟叔的《江南Style》让世界狠狠地记住了亚洲。  相似文献   

10.
话音和品位     
据《北京日报》报道,最近一份《国人出境游的形象与心态调查》显示,中国人“大声说话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反感”。消息一出,各大网站纷纷转载。  相似文献   

11.
时下,在中国内地所盛行的“国学热”,中国传统文化热,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么,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大家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国学,或说中国传统文化都包含在经、史、子、集之中。经,是儒家的经典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如《十三经》等。史,是指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子,主要是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及道教、佛教等方面的著作。集,是总集、选集、别集,还有诗、词、赋,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等。  相似文献   

12.
想起了父亲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伴我度过了这个炎炎夏日的多个夜晚。说实话,五种类型的唱法一场场赛下来,没有记住多少歌曲和歌手,唯一让我动情的是民族唱法选手刘和刚和他演唱的一曲《父亲》,让我记住了他和《父亲》这首歌,他也将这首参赛歌曲作为了决赛歌曲,压了历时三个月“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大轴,最终获得了民族唱法金奖。一句“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的歌词。让我想起了自己只能来世再见的老父亲.一任泪水滚滚……  相似文献   

13.
徐绯璐  贾风姿 《前沿》2014,(5):61-63
苏联的解体使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天空充满了乌云,很多人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共产党宣言》宣告资本主义灭亡已经过了160多年,为什么资本主义还没有灭亡,而现在还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本文通过阐述《共产党宣言》中的资本主义观,透视资本主义的适应性与落后性来分析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一历史趋势和《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德裔美籍人塞缪尔·厄尔曼写了一篇只有几百字的短文——《年轻》(又名《青春》)。这篇文章首次在美国发表时,引起全美轰动,许多中老年人把它作为安排后半生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5.
他从小就养成了学习和背诵中国诗词典籍的习惯,《三字经》、《论语》、《唐诗300首》、《古文观止》……能整篇整篇地背诵。《长恨歌》、《琵琶行》,能背到一字不落。他研习《二十四史》、《易经》、《孙子兵法》,喜欢讲述中国历史故事。 他喜欢挑战,60岁时还要体验跳伞的刺激。他的座驾是一架直升机,他常常坐着直升机在马尼拉上空飞来飞去,指挥着他商业王国的运转。  相似文献   

16.
北京“申奥”备受国人关注,2001年2月23日,国际奥委会官员来到北京,走进了央视《焦点访谈》节目。那天,同时走进节目的还有三个中国老百姓,他们代表国人向国际奥委会官员们表达了中国申奥心愿。这三个人中,有一位叫孙钤,北京的士司机,能讲六国语言。  相似文献   

17.
陈功文 《青年论坛》2011,(6):120-125
顾农对《文选》的研究是多角度、多层面,这在《文选论丛》体现得比较充分。顾氏研究《文选》,重在采用科学与严谨的态度,注重坚实的文献支撑与严密的论证相结合。他将《文选》与鲁迅进行交叉研究,并将《文选》与《文心雕龙》《诗品》进行宏观上的对比研究,将《文选》内的作品或相关作家作微观上的对比研究,同时注重平时研究的积累。顾氏《文选》研究同时还得益于扬州地利之便,且有继承乡梓前贤文学传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说实话,看到《民主与法制》杂志2011年第32期刊载的《你会立遗嘱吗?》专题报道,心里确实咯噔一下。面对活得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间抛出这样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让人颇有不适应之感,毕竞大多数国人都忌讳某些字眼。  相似文献   

19.
泼皮是商品经济的副产品 泼皮,比流氓要狠,比无赖要凶。不少国人了解这个群体,都是从《水浒传》开始的。以宋朝为背景的《水浒传》,堪称一部“泼皮教科书”。从小说而知,泼皮是一项古老的“职业”,而且,我们还知道泼皮是在宋代突然兴起和泛滥开来的。因为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宋代出现了最早的资本因素,作为“资本”运作中黑暗的一面,相当于爪牙的泼皮也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张奚若,无党派民主人士,曾任新政协筹委会常委、国务院教育部部长,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的主要提议者,力主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以警示国人。 他能讲人话,肯讲真话,敢讲硬话。在蒋介石面前如此,在毛泽东面前也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