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南亚地处"一带"与"一路"的交汇点,在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我国与南亚的务实合作涉及基础设施、资源能源、装备制造、电力通讯、生态环保、轨道交通、特色农产品等诸多领域。然而,中国与南亚在标准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加强中国与南亚标准化交流合作,对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更好的实现经贸合作、产业升级、科技进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共同构建中南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文化产品贸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国家将发展文化产品贸易作为推动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往来迅速增长,文化产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文化交流合作水平持续深化,中国已经成为南亚国家重要的文化产品贸易伙伴,中国与南亚国家间文化领域的经贸合作也将成为其未来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以"一带一路"为研究背景,以中国与南亚国家文化产品贸易活动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中国与南亚国家文化产品贸易合作基础、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实践路径选择,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南亚由于其重要区位要素,巨大的投资机遇,已经成为我国"一带一路"推进的重要区域。中印崛起和相关战略规划的实施,尼泊尔的战略地位就显得更加重要,作为中国贸易面向南亚未来的重要桥梁,尼泊尔对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串联南亚,发展西部省份尤其是西藏的边贸以及整合中国、尼泊尔和南亚的次区域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奥利第二次当选尼泊尔总理以来,尼泊尔国内外局势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国内推行强硬的治理手段的同时,在外交政策上采取了更加主动态势。  相似文献   

4.
南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处,地缘位置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在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据重要地位。源于南亚重要的地缘格局,中国以互联互通为契机参与南亚共商共建共享顺理成章,但地区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区域内各主体间矛盾依然激烈、贸易对象不平衡现象显著、中国-南亚有限的民间交流是中国推进战略合作的短板。未来中国南亚区域合作更加强调相容性,势必要在国内发展愿景与南亚国家现实利益之间寻求平衡,全面加强无缝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5.
南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处,地缘位置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在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据重要地位。源于南亚重要的地缘格局,中国以互联互通为契机参与南亚共商共建共享顺理成章,但地区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区域内各主体间矛盾依然激烈、贸易对象不平衡现象显著、中国-南亚有限的民间交流是中国推进战略合作的短板。未来中国南亚区域合作更加强调相容性,势必要在国内发展愿景与南亚国家现实利益之间寻求平衡,全面加强无缝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6.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我国深化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抓手,得到了世界众多国家的响应。但世界上也存在一些不解、误解,如:"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排斥其他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新马歇尔计划",是否为了中国向世界转移过剩产能?到底如何看待并有效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使"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国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各国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平台,离不开对"一带一路"倡议理论基础的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市场失灵理论构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南亚地区位于我国西南方向,是一个相对落后但具有较大合作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区域。虽然我国与南亚国家有着悠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往来关系史,但中国与南亚国家陆、海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状况并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与南亚国家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潜力的充分发挥。为此,本文在详细梳理中国同南亚国家的陆、海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建设现状与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南亚国家陆、海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建设的可咨借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由贸易协定(FTA)作为推动当今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制度载体已得到普遍认可,应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建设的重要方式。基于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双边贸易情况分析的实证结果并综合其他因素分析表明,中国应优先选择东亚的蒙古,南亚的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中亚和东欧的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西亚的海合会,北非的埃及作为各个区域内FTA优先合作伙伴,形成各个区域内的战略支点,并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泰国作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重要起点和连接中亚辐射非洲、欧洲的重要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承担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此前,中国与泰国已经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机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两国在金融合作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制约双方金融合作的障碍。因此,要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加密切中泰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必须强化中泰金融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田益豪 《南亚研究季刊》2020,(1):36-43,I000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和投融资发展迅速。但中国与南亚国家间合作主体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间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缺乏,增加了经贸往来和投融资的交易成本,降低了合作的效率,迫切需要建立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跨境征信合作以共享各国的征信信息,促进经贸往来和投融资的便利化。本文客观分析中国与南亚跨境征信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系统总结合作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障碍,提出中国与南亚跨境征信合作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从历史渊源、现实条件和远景规划上同"一带一路"倡议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拉合作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在理念上与"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精神一脉相承,同"一带一路"倡议同频共振。拉美国家热烈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拉利用高层交往、整体合作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平台,凝聚合作共识、描绘合作蓝图,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延伸至拉美。中拉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彼此需求和利益,不排斥或针对任何国家,中国没有任何地缘政治考虑,不搞所谓战略博弈。中拉共建"一带一路"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取得积极成效,共建"一带一路"给拉美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和现实利益,得到了国际社会和拉美加勒比国家的广泛认同和赞赏。当前,中拉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高峰论坛为引领、各领域多双边合作为支撑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架构基本成型。中方将同拉美国家进一步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明确合作重点,着力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和发展新动力,是中国对外开发和中外合作的新发展,覆盖从中国周边由近及远世界三分之一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中亚地区是亚欧大陆的腹心区域,是中国最直接的邻近地区之一,也是亚欧陆路交通的要冲和多种文化的交汇口,与南亚、东南亚一起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最直接接壤、项目最多、力度最大的"重点地区"。中国应与中亚相关国家持续努力推进,力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更多、更大、更显著的发展及合作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和发展新动力,是中国对外开发和中外合作的新发展,覆盖从中国周边由近及远世界三分之一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中亚地区是亚欧大陆的腹心区域,是中国最直接的邻近地区之一,也是亚欧陆路交通的要冲和多种文化的交汇口,与南亚、东南亚一起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最直接接壤、项目最多、力度最大的"重点地区"。中国应与中亚相关国家持续努力推进,力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更多、更大、更显著的发展及合作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由于南海的领土争端,在双边关系上呈现紧张和对抗的局面。中菲关系紧张的时期,正是中国政府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阶段,菲律宾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注与反应,就成为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本文在简要回顾2010-2016年中菲政治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中菲两国媒体在"一带一路"和领土争端上报道立场的异同,呈现菲律宾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直接反应;通过分析中菲两国在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等"一带一路"具体领域的合作情况,呈现菲律宾社会在开展具体合作方面的态度。笔者认为,菲律宾社会对于"一带一路"的总体了解相对较少,但是对于倡议的具体态度,如亚投行,关注度较高;虽然中菲的政治关系比较紧张,但是在具体的合作领域,双方都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5.
作为联通欧亚大陆的重要国家,乌克兰对"一带一路"倡议有浓厚的兴趣,希望在该倡议框架下与中国进行基础设施、投资、贸易和人文领域的全面合作。但就地缘政治环境而言,乌克兰在短时间内很难摆脱俄罗斯的压力,顿巴斯冲突和族群矛盾使得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困难重重。因此,尽管中乌合作拥有较好的历史基础,但面临的诸多挑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东欧地区的安全困境、合作规模及方向、乌克兰的政治状况、"弱+弱"合作模式的瓶颈等,均对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构成负面影响,如何克服这些挑战是未来推进双方合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文莱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文莱社会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及影响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因素。提出中国与文莱在"一带一路"愿景下加强合作的对策建议:积极推动与文莱的民间和文化交流,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影响;统一互联互通标准;选择重点领域推进"文莱—广西经济走廊"合作等。  相似文献   

17.
印度洋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地带,印度洋核心岛国在印度洋地区战略地位重要。中国发展与印度洋核心岛国的关系,对在这些国家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兼具战略、政治、经济内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实施以来,中国与印度洋核心岛国在"五通"方面的合作颇具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受到一系列国际、地区、国家层面的制约和挑战。有鉴于此,中国应加强与各方的沟通与合作、加大对印度洋核心岛国的战略投入,构建系统战略与维系支点国家并重,从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度洋核心岛国的深度对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与能源安全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从能源来源、战略通道、合作机制、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为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提供有力支撑。"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布局,有效避免了对某一国家或者某一地区能源进口的过度依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推进合作,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区域与跨区域能源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资源丰富、资源国出口多元化和消费国进口多元化需求契合、炼油化工技术和建设施工能力较弱,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大量新的合作机遇。但中国企业在能源合作环境复杂多变、大国因素的干扰、非传统安全威胁、合作国的能源政策因素等方面也存在挑战。论文最后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对中国国际能源合作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不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也不是正式参与国,但美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关注。自2013年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及《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其进行了持续、全方位的报道与分析,对塑造、影响美国公众舆情乃至政府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三大媒体报道的文本分析发现,尽管其中也谈到了中美在"一带一路"建设上合作的可能性,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仍以负面为主,特别是对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的动机、可行性以及倡议潜在影响,都充满质疑与担忧。鉴于美国主流媒体在舆论塑造乃至政策议程设置上的巨大影响力,其报道偏见与取向,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印尼,其新任总统也提出"海洋强国"的施政理念。由此引发印尼社会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印尼合作前景的强烈关注与讨论。本文聚焦印尼社会各界对"一带一路"的反应与讨论,从3个方面,即"一带一路"是中印尼合作的新机遇、"一带一路"是"威胁与控制"、"一带一路"可能引发印尼的社会冲突,来考察与分析印尼社会各界对"一带一路"的认知。本文认为以下3种观点值得关注:第一是印尼政府相关部门与相关利益群体对"一带一路"倡议抱有积极的认知与反应,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中印尼合作与印尼发展;第二是知识界精英则普遍保持谨慎、怀疑甚至批评的态度,认为"一带一路"负面影响较大,是"新殖民主义扩张"的表现;第三,有学者警告关注中国在印尼影响的扩大与加深可能会激化一些社会矛盾。毋庸置疑,"一带一路"为中印尼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需要中印尼双方共同关注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消除负面认知与影响,努力推动中印尼双方关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