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社会变迁的宏阔背景下,部分当代中国青年出现了精神困厄和自我迷失,青年人的精神困顿源于生活意义的失落和缺少生命体验,青年人需要通过自我精神救赎的方式来寻求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间隔年旅行有利于帮助青年人进行身心、价值、道德和生命的自我精神救赎,从而在回归后真正实现青年人的自我成长、自我蜕变和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推行社会福利措施,以此来缓解资本主义的系统矛盾和阶级矛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福利国家似乎实现了某种资本—国家—社会的平衡,这让人们一度开始怀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在当代是否仍然有效。但是,随着19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福利国家逐渐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基于这一事实,新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新自由主义认为福利国家会抑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从而主张"拆除福利国家";马克思主义深刻剖析了福利国家与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但它并不因此主张福利国家能够任意被"拆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福利国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甚至其自身会成为资本主义所谓的负担和"毒瘤",但它又是当代资本主义不可逆转的、不可拆除的装置,即"尽管资本主义不能与福利国家共存,然而资本主义不能没有福利国家"。  相似文献   

3.
以路径依赖的分析方法来考察福利国家改革以来分配系统内部的变迁,其方法的核心是以社会开支作为测量变量,并以路径依赖作为理论依据来衡量政府角色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自福利国家改革以来,福利国家的福利状况并不是紧缩,而是调适和重构;其政府的角色并未减少,反而扩大,且政府的二次分配能力也在扩大。这一结果有力地证明,传统观点所谓福利国家改革是纯粹的私有化改革这一论调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4.
二战以后,社会民主党领导下的西欧各国率先实现了资本主义福利体制从一般社会福利向"福利国家"转变,各国福利建设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一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陷入全面危机。系统总结战后西欧社会民主党福利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福利国家是工业化时代主权国家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福利成为现代国家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方式.不同福利政策会构成不同的福利国家模式,自由主义福利国家、合作主义福利国家、社会民主型福利国家,美国、德国、瑞典各是这三种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自由、权利、平等、市场、分层等因素在这些国家有着不同的组合,也产生了各具特色的福利政策.和谐社会意味着民众应享有较高的福利,因此,这些福利国家模式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范围内,福利及社会福利的概念都存在多重内涵。需求溢出理论认为,作为不同福利概念内涵的最大公约数,福利的本质即需求保障;而属于公共事务范畴的公共福利的公共性则有实质公共性和形式公共性之分;公共福利的供给主体包括作为元主体的个人和作为衍生主体的四类广义社会组织,公共福利的供给呈现出多元路径或多元机制的嵌入式混合并用。需求溢出理论的福利观主张,我国应建立多元循义供给的永续福利国家,通过公共福利定向供给的退出机制使有劳者的福利总水平(私人福利+公共福利)始终高于不劳者的福利总水平,从而在为民众提供高品质的公共福利的同时,避免落入西方传统福利国家的养懒人陷阱。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范围内,福利及社会福利的概念都存在多重内涵。需求溢出理论认为,作为不同福利概念内涵的最大公约数,福利的本质即需求保障;而属于公共事务范畴的公共福利的公共性则有实质公共性和形式公共性之分;公共福利的供给主体包括作为元主体的个人和作为衍生主体的四类广义社会组织,公共福利的供给呈现出多元路径或多元机制的嵌入式混合并用。需求溢出理论的福利观主张,我国应建立多元循义供给的永续福利国家,通过公共福利定向供给的退出机制使有劳者的福利总水平(私人福利+公共福利)始终高于不劳者的福利总水平,从而在为民众提供高品质的公共福利的同时,避免落入西方传统福利国家的养懒人陷阱。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也陷入了困境之中。新自由主义将危机归咎于战后实行的高福利政策,极力主张削减国家福利来应对危机。与此相反,社会民主主义则主张调整凯恩斯主义的福利国家模式来应对,以合作主义模式代替国家主义模式,寻求福利国家发展的新途径。合作主义的福利国家模式虽然也面临着一些质疑,但它对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福利国家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福利国家陷入危机后,主面临五个方面挑战。福利国家通过自身的改革和制度调整,走出了一条适应性道路。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和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我国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和多变。我们既认清社会保障体系的积极作用,又认清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探索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论世纪之交欧洲社会民主党福利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美 《工会论坛》2003,9(3):110-111
世纪之交 ,由于社会劳动危机的巨大冲击和福利制度弊端的日益暴露 ,欧洲福利国家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社会民主党顺应时代要求 ,摆脱了传统福利模式 ,以新的思路和措施对福利国家的观念、结构、功能进行了革新。革新的主要内容是 :建立“没有责任就没有权利”的社会福利观 ;扩大福利投资主体 ,扩展福利关注对象 ;强调变“消极福利”为“积极福利” ,变“福利国家”为“社会投资国家”。  相似文献   

11.
论福利国家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利国家最初的政策目标是施恩济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转而以社会公正为政策目标。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新的福利国家理论体现为权利观、平等观、整体观和普享观四个观念。福利国家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合作主义。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和均等性原则是福利国家的三个基本政策原则。实现福利国家是政府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福利治理与政府社会福利责任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利治理,是1970年代福利危机后西方国家社会内在矛盾发展演变的产物,体现着西方国家寻求社会福利改革的努力。福利治理以保守社群主义、左派第三条道路和福利多元主义为学理依据,依循社会福利供给改革的变迁逻辑,形成了福利治理模式。这一思路和模式强调社会和公民福利责任的回归,构建多元主义福利供给机制,重新定位政府的社会福利责任。但是,福利治理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根本制度和内在矛盾,因此,也就不能根本解决西方国家的福利危机。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社会福利服务的完善为老年福利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挑战和机遇。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福利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该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影响,我国当前的老年福利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孝亲文化在社会福利体系中的折射。孝亲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在几千年的演进和变迁中,其福利功能和价值日益凸显,分别从物质层面、健康层面和精神层面进行延伸,通过福利养老、医养结合和文化养老,进一步挖掘孝亲文化在当代老年福利体系建构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福利国家经过二战后3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后陷入困境,此后进入了漫长的调整改革时期。传统福利国家根据各自实际进行了全面的福利制度改革。福利国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形成了很多遗留问题。对福利国家改革及其成效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福利制度的结构决定了福利国家与社会政策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只有从这一结构出发,制定社会政策时才可能避免简单化,使政策体现不同福利国家的具体差异,更好地实现福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国家认同是本国公民对其所属国家的认可而产生的归属感,使得公民愿意积极为国家效力,并且在它有危难时愿意牺牲自我为之奉献和效忠的心理和行为。国家认同包括历史文化认同、经济福利认同和政治制度认同三个层面。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都是人类归属感的本能需要,在历史文化上存在着有机契合,表现为政治理性诉求,以忠诚与奉献的具体行为为最终归宿。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的内核。  相似文献   

17.
福利国家问题是西方当代社会论证的焦点,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其产生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福利国家是一种和普选制共生的机制。福利国家汇集了自由、民主、平等、效率、正义等各种不同甚至相悖的价值理念。因此,将福利国家置于行为政治学的分析框架下,会绢剖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韩国儿童福利系统基本建成并在《儿童福利法》中明确规定,该系统以保障儿童福利使儿童能够健康出生和快乐安全成长为目的,以儿童及其保护者、家庭为福利对象,由国家、各级地方政府提供保护性服务和支持服务(包括综合支持、自立支持、寄养家庭支持),建立了规划计划、监测评估、审议、协调、培训为一体的系统化儿童福利制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来我国制定《儿童福利法》应规范规划计划制度、监测评估制度、合作协调制度、信息收集与研究制度、培训制度以及扶持与优惠制度.  相似文献   

19.
列维纳斯认为在传统哲学之内我们无法源始地理解他者之意义,因为存在是一种匿名、中性的令人恐惧之物,发生在瞬间的主体的置放打破了存在无名的统治,它标志着存在者对存在的介入与承担,但主体要真正地获得救赎,本真描述的时间必不可少。本真的时间总是打破、超越了自我精神把握的目光,这种作为伦理时间性和救赎时间性的异质性使我们领会了他者的异质性,因此第一哲学不是形而上学而是伦理学。  相似文献   

20.
郑功成 《理论前沿》2009,(18):10-12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亚洲先后以日本、韩国、中国、印度等为代表,创造了经济发展方面的奇迹,但普遍奉行着经济增长优先与低福利政策,国民福利普遍未能够获得同步发展。笔者认为,21世纪是亚洲世纪,也将是亚洲国家普遍增进国民福利的世纪,将国民经济发展成果转化成国民福利并保持同步发展,以及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来扩大公共支出、造福全体国民,最终建立公平、正义、共享型社会,将是亚洲国家在本世纪发展进程中不可逆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