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7年,在军队“支左”等问题上,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对中央文革放了一炮。江青煸动军内外造反派冲击武汉。在林彪、江青的操纵下,中央文革成员王力、谢富治在武汉公然支持一派压制另一派,致使武汉两派发生了剧烈的武斗,死伤惨重,引起了武汉军民的巨大不满。  相似文献   

2.
“我有错误我承担,工作组是中央派的,光美没有责任。为什么让她代我受过?要做检查,要挨斗,我去!我去见群众!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怕群众?”进入1967年,在中央文革小组的怂恿下,造反派开始向刘少奇发起正面冲击。1967年元旦这天,中南海内的造反派在刘少奇住处福禄居贴出大字报,在院内的地上和墙上刷上大标语。1月3日,造反派冲进刘少奇的住处,直接对他和王光美进行围攻。1月6日晚上,在江青等人怂恿下,清华大学的造反派们上演了一出“智擒王光美”的闹剧。他们诈称刘少奇的女儿刘平平在学校作检查的归途…  相似文献   

3.
造反派骂他是“政治扒手”,康生斥责他“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江青诬他为“右派黑格尔”……在那样的政治压力下,他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不惊慌失措,冷静、乐观地对待一切,充分显示出一个哲学家型的领导干部的风范。  相似文献   

4.
真实,是记述历史的首要原则,只有真实,才有价值。原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卫恒同志在“文革”中,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及其在山西的帮派体系骨干长期迫害摧残,于1967年1月30日凌晨突然死在山西造反派私设的“牢房”,在没有查清具体死因之前,篡党夺权的野心...  相似文献   

5.
1967年,一些省市造反派相继起来“夺权”,一大批老干部被打倒。 这年2月初,为了及时处理“文化大革命”中各地出现的重大问题,中央决定每两三天召开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碰头会。碰头会通常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2月14日的碰头会上,盛怒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冲着江青一伙说:“你们的目的,就是要把老干部一个个打光。”  相似文献   

6.
安熠辉 《党史纵览》2003,(10):28-33
1966年底到1967年初,“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了整个中国,一大批老革命家、党政军领导干部遭受迫害。在林彪、江青一伙的策动下,1967年1月上旬,“打倒贺龙”的大字报贴满了北京的街头,造反派们日夜不停地一批一批冲进东郊民巷贺龙的住所,使这位身经百战、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元帅,头一次碰到了不能还击的对手。  相似文献   

7.
第十二节造反派黔驴技穷勇彭勃一身正气 在陈亚丁苦苦思索着如何写出一个圆滑的检讨,既能为自己的过错开脱,又不能得罪江青而十分为难时,八一厂对彭勃的审查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文化大革命”初期,1966年10月起,刮起了一场气势凶猛的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风暴。林彪、江青一伙硬将要求加强党对“文化大革命”运动领导的做法说成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他们鼓吹群众运动“天然合理”,“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取消党委领导运动的规定,“踢开党委闹革命”成为广泛流行的口号。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策动造反派,把攻击的火力集中转向各级领导机关。他们手里拎着“资反路线”这顶“寒暑皆宜”的帽子,可以随心所欲地扣到党政领导人的头上,致使社会不断陷于动乱,无政府主义思潮空前泛滥。这场风暴…  相似文献   

9.
江青是个有野心的人。对此,毛泽东看得很清楚。毛泽东生前就多次指出江青有野心。 “文革”之前,由于党内政治生活基本正常,加上各方面条件所限,江青难以登上政治舞台。江青把这段经历喻为“锁在烟雾中”。在“文革”特定历史条件下,江青的野心才充分暴露出来,而在“文革”中千方百计为自己树碑立传,则  相似文献   

10.
霞飞 《党史纵横》2007,(5):22-25
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江青抓了一个“点”,这就是小靳庄。抓小靳庄这个“点”,江青是有政治目的的,其结果是在全国造成了思想混乱,也毁了小靳庄。那么,江青  相似文献   

11.
李仲群 《党史文汇》2001,(11):34-36
第三节江青支持造反派彭勃挑战大后台 1号是解放后参军的大学生,原在中央警卫团(代号8341部队)担任文化教员.由于家庭出身和自己的表现等原因,被调到了下属农场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号参加支左,进入了八一厂.凭他的嗅觉,领会了江青对八一厂的三条结论和"重新组织阶级队伍"的意图,及时抓了厂里的所谓"反革命集团"、"8·16杀人黑会",大得江青赏识.他平步青云,抓起了北影、新影、洗印厂和八一厂四个单位的大权,以后又把中央乐团、京剧样板团、芭蕾舞团三个单位运动的领导权掌管了起来.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文化大革命”初,傅崇碧同志在担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期间,在毛泽东、周恩来的亲自安排下,奉命对遭受抓捕和批斗的老革命家、老干部给予保护,与陈伯达、康生、江青等人进行了坚决斗争。本文节选自即将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傅崇碧回忆录》第六章《“文革”危难》。标题为编者所拟。从彭真同志被抓开始,对所谓“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从批斗上升到抓捕。造反派对彭真同志住地情况很熟悉,对他在哪个房间,电话、哨兵的位置都很清楚。那天上半夜,他们利用黑暗接近彭真同志住地,先把警卫部队包围起来,切断电话线,把彭真同…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不知道肖华藏在叶剑英家,命令中央警卫局和造反派在北京全城寻找肖华。 事情并没有就此了结。 当天晚上12点刚过,上百辆汽车开到了肖华家住的景山东街,堵住了通往家中的3个路口。 造反派立即将肖华家团团包围了起来。 肖华家与聂荣臻家紧连在一起。那时,各家的院门都关了,造反派认错了门,爬到了聂荣臻的院墙上。肖华、王新兰很清楚地听到了造反派的喝问声:“肖华在家吗?” 里边答话:“这里不是肖家,快下去,再爬我开枪了。”是聂帅警卫人员的声音。 造反派终于认出了肖华的家,从外面剪断了电话  相似文献   

14.
《党史天地》2006,(11):54-55
许世友:我对主席忠心耿耿,而对这个“四只眼”,我太不放心1967年1月初,张春桥、姚文元在幕后指挥,以王洪文为首的上海造反派夺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大权。接着,南京的造反派也夺了江苏省委的大权。来自全国全军的造反派云集南京,一夜间,南京街头贴满打倒“许大马棒”的大字报。第一批大字报,对许世友还算“温和”,但造反派很快升级,抄了许世友的家,扎烂了他的上将礼服。而这一切.又得到了张春桥的支持。许世友躲进大别山,但危险并没有过去。在张春桥策划下,造反派给许世友定了调子:许世友在延安就要杀毛主席,搞暴动,现在他又要做六省一市的头,不千刀万剐不足以平民愤。  相似文献   

15.
1975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邓小平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成了江青“四人帮”一伙篡权的“拦路虎”。 第一回合,江青以“反经验主义”挑起事端 1975年1月13日,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召开。此前,“四人帮”企图“组阁”,江青曾提出四届人大人事安排的方案,遭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这次  相似文献   

16.
林木 《党史博览》2006,(9):28-29
“文革”中的王洪文。被押上法庭的王洪文。“文革”中的张春桥。被押上审判台的张春桥。“文革”中的江青。被押上法庭的江青。“文革”中的姚文元。被押上审判台的姚文元。南京市群众举行集会和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1976年9月,毛泽东主席逝世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加紧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人,执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1980年11月20日至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开庭公审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数十名主…  相似文献   

17.
粉碎“四人帮”后,关于对江青的生活作风又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传说。说江青有“三假”:假头发、假乳房、假屁股。还有传闻说江青有婚外情。那么,这些都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18.
江青立传记     
霞飞 《党史纵横》2003,(7):35-37
江青是个有野心的人。对此,毛泽东看得很清楚。毛泽东生前就多次指出江青有野心。在“文化大革命”之前,由于党内政治生活基本正常,加上各方面条件所限,江青难以登上政治舞台。她只能抑制自己,以待时机。江青自己把这段经历比喻为被“锁在烟雾中”的时期。但她的野心一直包藏着。在“文化大革命”这个特定历史条件下,江青的野心才充分暴露出来,而江青暴露其野心的一个方面,是她在“文化大革命”中为自己树碑立传。江青为自己树碑立传的历史条件1967年初,是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在此之前,中央内部在对待“文化大革命”问题上,明显分成三种…  相似文献   

19.
5.周恩来、邓小平要王海容、唐闻生将江青、王洪文等人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情况面告毛泽东。江青被迫就毛泽东多次批评的“四人帮”问题交出第一份检讨。 居心险恶的江青在昔阳大放厥词:“《水浒》里宋江架空晁盖,现在有没有人要架空主席?……”洞察其奸的邓小平指示要将江青大寨讲话用别的途径尽快呈送毛泽东。王海容、唐闻生从新华社女记者李琴手中接过江青讲话稿后,用最快速度面交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江青,原名李云鹤,曾以蓝苹为艺名在上海做过电影演员,有着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的一生,是文化大革命的“旗手”和“四人帮”的头目。通过宋庆龄、邓颖超和张茜三位特殊女性与江青的比较,可以进一步了解江青的个人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