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杨永庚 《理论导刊》2007,1(3):46-48
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横向层面的哲学形态,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包含关系,要正确鉴别判断中西方哲学中的合理因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提供生长点,在当代以替代、更新、补漏等方法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中的精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相似文献   

2.
白玉鹤 《学理论》2010,(1):74-75
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包含关系。我们要正确鉴别判断中西方哲学中的合理因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提供生长点,寻找新的方法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哲学及西方哲学中的精华,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理论形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它们各有其特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将成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表达.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的现实形态或主导形态。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4,(35)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属于世界三大哲学体系(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中的两个不同支流,他们之间不存在优劣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各大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中西哲学的融合已经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但如何实现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融合交汇,却是一个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以独具批判性格和实践精神的马克思的哲学为基础,同时吸收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之精华,重构中国的哲学,是实现中西方哲学融合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趋势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批判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理论品格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凸显,这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理论依据;时代特征的深刻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现代形态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的现实基础。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继续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对社会实践的全面关注和深刻反思;和中国传统哲学及现代西方哲学斗争与融合将继续深化;建构学理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相似文献   

6.
李国涛 《理论导刊》2022,(7):98-104
当代中国生存论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生存论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形态。当前,当代中国生存论哲学研究面临着诸多理论困境,即研究视角有待拓展、研究范式有待突破、研究形态有待整合与建构。鉴于此,当代中国生存论哲学研究在宏观上需要秉承范式转换逻辑、场域转变逻辑、研究认知逻辑、研究层次逻辑;展现当代中国生存论哲学的学术自觉与学术自信,需要立足“全球视野”、聚焦“当代中国”、着眼“时代发展”,在增加当代中国生存论哲学的理论深刻性和现实厚重感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7.
"解放思想"哲学范畴完成了当代中国哲学对哲学自我的理论想象,实现了当代中国哲学对哲学本性的自我理解,从而塑造了当代中国哲学理论发展的生命形式。当代中国哲学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是一场文化选择和文明融合,"实事求是"哲学范畴提供了对待、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而构成当代中国哲学的精神本性和价值诉求,"解放思想"哲学范畴进一步提供了克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而完成当代中国哲学的自我理解和生命形式。通过"解放思想"哲学范畴所实现的思维方式的自觉变革,当代中国哲学具有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同步性,是拒斥形而上学的中国形式,当代中国哲学进一步具有同马克思哲学的精神一致性,是文化兼容和哲学自我的创新形式。这是我们当前提倡"三个自信"以及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所必须面对的理论前提和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对话是当前思想界和学术界的热点和难题。破解当下中国现实问题与推进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和创新,成为哲学对话的现实目的和要求;对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质疑、学者自身理论素养的限制、"对话"衡量标准的不确定性、意识形态的预设及发生学机理解析的困难,构成三者对话的主要障碍;自觉和有效的哲学对话,应基于平等交流、着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强化问题意识与世界意识、树立大哲学观念等原则。  相似文献   

9.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走向问题,许多学者强调哲学应该关注人与实践,也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大前提下,根据时代特征和现实生活,对中国现代化实践中出现和暴露的新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借鉴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研究成果,在社会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深化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路径。实践、人、价值、文化以及科技等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几个维度,构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热点,并成为重要的哲学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0.
花跃奎 《学理论》2010,(23):125-127
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属于不同的哲学范式,具有不同的哲学内涵,不能以“哲学只有一个”为理据,把近代以来的欧洲哲学(或者将其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作为唯一的哲学范式,因而不承认非西方的民族有哲学。西方哲学比较关注语言和逻辑思维,中国传统哲学比较关注政治和人生。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内容庞杂,这里只着重介绍其中六个特色论点:形神论、人性论、义利观、心力论、知行观和历史观。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曾被用来称呼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理解上,三者存在着许多不同。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依据,得出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的"新"就新在它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性和历史性原则来解释世界和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问题,从而合理地解决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得以建立的真实基础。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2.
《Critical Horizons》2013,14(3):296-320
Abstract

Schelling’s philosophy of art between 1801 and 1807 can be defined as metaphysics of art. The object of that metaphysics is to deploy the absolute as the being of art and of the arts. Schelling has been criticized on the basis that this metaphysics of art represses the infinite diversity of existing works of art, while overlooking concrete aesthetic experience. Based on Schelling’s defini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construction” of art as an inseparably speculative and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challenge such assertions. It will show that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has to be understood in a twofold manner: first, as a transcendental history of the absolute’s artistic individuation and second, as a cultural history of both the ancient and modern worlds of art. Working within this twofold setting the paper argues that Schelling’s systematic approach, while exhibiting a unifying force, still remains open to the otherness of the real.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8)
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是人类存在的方式,也是真善美统一的基础。从古到今人类为了让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变成自己的理想的现实,所以从自然世界中去探寻"真"、去探寻"善"成了一个人自身完备的过程。同时人类对世界真理性的认识和实现对世界的目的性也正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实现的,达到了"真"与"善"相统一的"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王娜 《学理论》2011,(31):48-49
马克思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哲学,是因为马克思终结了思辨的独立的哲学即抽象思维哲学,创建了感性实践哲学。马克思哲学的思维方式不是以理论为基础的"抽象理论的思维方式",而是以实践为基础和导向的辩证思维方式,从而揭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郝建东 《学理论》2010,(24):113-114
我国卫生工作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要求加快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这也是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在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本文主要从哲学角度审视我国的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反思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哲学虽然拿不出“德先生”与“赛先生,”却可以推出“大人先生,”可以推出超越“自我中心”“、地球中心”、“人类中心”等“中心论”而对天地万物“一体平看”的“大写的人”。这就是中国哲学中的“大人论,”著者称之为“旧大人论”。其基本视野有三重:以“太一”而求“最高,”以“太极”而求“最大,”以“太和”而求“最多”。此种根本思维方式导致中西哲学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新大人论”是要以“旧大人论”为基础接纳西方哲学为其环节:就“最高”一方面说,假如我们能将“白”之研究当成“大白”之研究的一个环节,将“辩”之研究当成“大辩”之研究的一个环节来处理,则我们就可以将西方哲学当成中国哲学的一个环节来处理;就“最大”一方面说,“宇宙共同体”是中国哲学的“终极关怀,”西方哲学的最大视野只达到“生态共同体,”只是中国哲学的一个环节;就“最多”一方面说,西方“一体化”正驱赶整个世界走上“消灭多样性”的不归路,立于宏观与长远的视角,我们也完全可以把“一体化”视为中国“太和”思维框架中的一个环节、一个特例。“新大人论”的根本目标是把西方哲学当成中国哲学的一个环节或特例来处理。  相似文献   

17.
范鑫 《学理论》2008,(18):58-59
青年马克思的法哲学观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形成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住。本文从“个人与自由”、“自由与法律”、“国家与个人”三个方面对青年马克思以人类理性、自由为核心的法哲学观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0,(4)
经过长达200多年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两个传统哲学流派进行了批判和继承,一是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二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断丰富,内涵价值不断提升,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政治决定行政,行政是整个政治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政治哲学是对政治生活的哲学反思,行政哲学是对行政生活的哲学反思,政治与行政之间的有机联系必然会在政治哲学与行政哲学之间的关系中体现出来.因此,比较政治哲学与行政哲学之间的异同点,并借鉴理论形态已经相当成熟的政治哲学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经验,对处于初创时期的行政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树林 《理论探讨》2007,1(5):39-42
哲学研究的理论视野和理解范式没能从根本上转换,是导致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难以继续深入的深层原因。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哲学研究范式与本体论、认识论为表现形式的意识哲学、思辨哲学不同,这种哲学理解范式强调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批判性,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和人的现实生存,力求给人的生存活动提供智慧和现实关怀。作为对传统哲学实现变革的马克思的哲学,其真正意义恰恰体现在从哲学理解范式的发生的革命转换。尽管马克思本人没有直接提出过"文化哲学"概念,但是,对马克思哲学解读会发现,马克思哲学在外在表现形态、理论使命、理论功能、理论旨趣、理论主题、立论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文化哲学品性。因此,把马克思哲学研究置于文化哲学研究的理论视野中,才能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价值和其哲学的基本特征,才能找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理论创新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