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江西省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调研,说明还要进一步完善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应建立健全组织网络体系,强化“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引导机制,加强青少年中重点人群的监控和管理,务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层基础工作,并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法律法规和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是时代的晴雨表,决定了国家的未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急速上升,违法犯罪人数增长迅速。从诱因方面来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征主要体现为社会融入偏差,具体表现为经济整合的失败、文化接纳的混乱、行为适应的失范、身份认同的畸形。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治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法制教育浮于表面,未能落地生根;二是道德教育落后,形式单一;三是治理主体分散化,缺乏统一性。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治理必须从事前预防和事后控制两方面着手,要以全面性和效率性为原则,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以协同合作为基础,实现治理主体统一;以帮教为手段,推动违法犯罪青少年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3.
四平市铁西公安分局在1989年11月份全国“除六害”统一行动中,查获一个集盗窃、流氓奸宿、卖淫、传播观看淫秽录像于一身的违法犯罪团伙,涉及200余人,审查处理了112人。在112人中,青少年93人、占83%,最小年龄为14岁。在审理此案  相似文献   

4.
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预防他们违法犯罪,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不仅会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而且会促进国家的富强、民族的繁荣和社会稳定。本文对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加以分析,指出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并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惩教提出了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5.
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预防他们违法犯罪,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不仅会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而且会促进国家的富强、民族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本文对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加以分析,指出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并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惩教提出了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6.
云南某地区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十分突出,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员文化层次极低,以农民、学生和社会闲散人员居多,犯罪类型以盗窃、抢劫和伤害最为突出.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广开就业门路;大力发展教育,提高青少年文化水平、法律意识和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司法机关的社会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青少年违法犯罪总量在上升,但占违法犯罪总人数的比例呈下降趋势;青少年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明显上升,各地市青少年违法犯罪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差异。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出如下特点:违法犯罪类型多元化,但侵财性违法犯罪仍最为突出;违法犯罪手段暴力化,突发性和随意性很大的激情暴力违法犯罪较多;农村闲散青少年、在校学生、辍学人员、"留守孩"违法犯罪增多。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令人关注的世界性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形势不容乐观。通过对2000-2005年浙江省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进行了深入翔实的考察分析评估,浙江省青少年违法犯罪总体态势相对平稳,得益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预防夯实基础、机制创新综合预防、法制教育常抓不懈和硬件设施形成规模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论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突出,其犯罪的严重性、反复性、长期性、潜在危险已日益为全社会认识.不良的社会环境是滋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教育不当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源.我们要时刻敲响警钟,防患于未然,将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0.
广西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多是广西乃至周边省市社会治安复杂,违法犯罪案件增多的直接原因。要整治社会治安,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应从解决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和就业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教育和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事关民族振兴和现代化事业的成败,而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我国现有14—25岁的青少年5.8亿人,胜利油田有青少年11.3万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能否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关系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 据专家统计分析,由于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青少年违法犯罪占全部刑事犯罪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结合区域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影响着当地的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亟须解决的问题。要动员全社会,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教育、打击、疏导多种手段齐上,方能从根本上遏制、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诸多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中,家庭因素至关重要。主要包括破碎、重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父母有不良行为家庭。作为父母应切实担负起责任,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日益突出的问题,系统分析了河北省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并据此对今后的预防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学校在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存在的问题,加强学校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犯罪目前已被国际社会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治本措施,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去分析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提出要从家庭参与、社会支持,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法育、德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等方面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个多因一果的问题,也需要“综合治理”。在这若干原因中,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所生活的家庭质量,或者叫文明健摩程度不可不察。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苗圃。我国有3亿多个家庭,占人口四分之一的青少年就是生活在这些家庭之中,由于有些家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引发我国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是封建愚味意识的影响。我国长达几千年封建社会里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父为子纲”、“恶娘出巧女,棍棒出能人”等封建没落思想还未彻底清除。有的家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不容分说,稍不如意便打骂。有的家庭重男轻女,对女孩子肆意虐待,有条件也不送去读书。认为女孩子早晚是人家的,何必费那个钱。  相似文献   

18.
北京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形势较为严峻。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北京青少年违法犯罪人员的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如衔接不畅通、覆盖面不足、重形式轻内容、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够等问题。为了确保违法犯罪的青少年真正回归社会,维护首都北京的和谐稳定,我们应当颁布规范性文件、构建青少年违法犯罪人员数据库、做好组织保障、畅通衔接机制、加强工作协调。  相似文献   

19.
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青少年主观方面的原因。作者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就传统社会化方式存在的诸多弊端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问题作了较为深刻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以扼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涉黑”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新趋势,是我国又一突出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涉黑”组织依靠暴力而建立,以反叛文化为精神支柱和力量,为实现其特定目标而选择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其他越轨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