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区在金融事业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取得了极其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1930年3月,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前后,闽西苏区各地创办合作社,工农银行,发行了苏区合作社货币和工农银行货币,为建设苏区,巩固红色  相似文献   

2.
1931年冬,为建立中央苏区统一的最高金融机构,毛泽民从瑞金来到长汀,巡视、考察设立在长汀的银行——闽西工农银行。 在闽西工农银行行长阮山的陪同下,毛泽民看望了全体工作人员,听取了营业科长赖祖烈、会计科长曹菊如、司库科长陈寄今关于银行工作的简要汇报。毛泽民对“调剂金融,保存现金。发展社会经济,实行低息借贷”的银行方针作了充分的  相似文献   

3.
早在1926年秋,闽西就开始建立了团的组织,但闽西团的建设曾有过徘徊曲折,正如中共闽西“一大”所指出,“闽西团尚非常幼稚,力量极薄,在群众中没有建立很好的基础,组织非常狭小”,红四军入闽后闽西团组织不断发展与壮大,曾志为之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9年春,曾志随红四军前委机关向赣南闽西进军,为了加强对青年官兵的组织与领导,红四军前委下设了共青团人组织,兼任红四军前委工农运动  相似文献   

4.
闽西人民的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闽西人民同全国一样,五四运动后,开始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剥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份,闽西人民为工农政权的创立和巩固,为工农红军的壮大和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主力红军长征后,闽西军民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  相似文献   

5.
一九二九年初,红军第四军为了击破国民党对井冈山的第三次“会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下,向赣南、闽西进军。三月至六月,红四军先后两次入闽,与邓子恢、张鼎丞等领导的闽西地方武装相配合,消灭了闽西主要的反动武装,相继攻克长汀、龙岩、永定,初步奠定了以龙岩、上杭、永定三县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在红四军前委和闽西特委领导下,闽西红色区域迅速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府和工农武装,开始实  相似文献   

6.
正闽西从土地革命战争开始建立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活动和发行货币,这一系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实践为革命根据地人民进行政治、军事和经济斗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27年冬在上杭蛟洋成立蛟洋农民银行并发行流通券,开创了福建革命根据地金融建设的历史。1930年11月闽西工农银行的建立和纸币的发行,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建立,乃至整个革命根据地金融系统的建立和货币的发行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闽西还为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系统建设培养了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闽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是红军的故乡。从1928年闽西暴动建立工农武装开始.闽西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踊跃参军参战。在民主革命时期,闽西先后有10万工农子弟参加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1929年至1934年,闽西苏区人民在党和工农民主政府领导下,开展了农村合作社运动,发展了苏区经济,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巩固了土地革命成果。其经验是丰富的,给人们的启示也是深刻的。一、闽西苏区农村合作社运动产生的原因闽西苏区农村合作社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原因。那时苏区刚刚建立,正处于敌人的  相似文献   

9.
闽西在中央根据地时期对前方和后方生产都作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工人运动,在党和工农民主政府的领导下,组织了维护工人利益、并为工人阶级说话办事的工会,更加激发了广大工人阶级革命和生产积极性。然而,在发展苏区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中,曾经遭到党内王明“左”倾错误的干扰,使闽西苏区经济一时冷落,严重影响了整个革  相似文献   

10.
闽西是一块叱咤风云、成就英雄的红色土地:闽西是一个彪炳青史、光照千秋的革命圣地。翻开中国革命史,闽西留下了厚重而壮丽的篇章。早在五四运动前后,马列主义就开始在闽西传播,此后,邓子恢、张鼎丞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为光明的前景奔走呐喊,将革命的火种传送闽西的崇山峻岭,建立了地方党组织,东肖后田暴动打响福建工农武装暴  相似文献   

11.
1928年6月底至7月初,在中共永定县委的领导下,爆发了一场全省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永定农民武装暴动。此次暴动,对促进闽西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加快党和红军的建设步伐,推动闽西土地革命斗争的深入开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九日,闽西地方国共两党的代表在谈判协议上签字,标志着闽西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它是闽西地方国共两党由十年内战走上团结抗日的历史转折。(一)国共两党闽西地方组织诞生于第一次国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二八年,正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在党提出的深入土地革命,开展工农武装斗争的号召下,闽西永定县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武装暴动。这次暴动是永定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第一次奋起反抗国民党反动政权和封建土  相似文献   

14.
1929年到1930年,红4军在闽西开展土地革命,给农民分田,建立工农民主政权。不久,国民党军队又打回龙岩等地,从此以后,闽西变成游击区,红军、白军、第三种政治势力互相角逐,土地占有关系复杂多变。此后20年间,闽西几县土地占有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具体变化,迄今尚无专文论述,似乎是个“盲点”。本文根据笔者所接触到的资料,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索。一、闽西土地革命和国民党反攻倒算闽西包括龙岩、永定、漳平、长汀、上杭、武平、明溪、清流、宁洋、连城等10县,这些地方丘陵连片,土地贫瘠,农民丰年可以自给,歉年则外逃谋生。闽西虽然土地瘠薄,但…  相似文献   

15.
1935年3月以后,留在闽西敌后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及各县地方武装,在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为首的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下,依靠闽西苏区的有利条件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并运用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在闽西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八年初春以后,福建各地(主要是闽西南地区)农民武装斗争在党的领导下迅速发展,相继爆发了龙岩后田、平和、上杭蛟洋、永定等地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特别是永定暴动以后开展了土地革命,建立了全省第一个苏维埃区域。这一系列斗争,震奋了全省工农群众。当永定暴动的消息于七月初传到厦门之后,临时省委认为永定不但已经具备了在乡村割据的条件,而且可以造成全县的割据。七月上旬,省委第十一次常委会议决定在永定成立中共闽西特委和闽西暴动委员会,委派省委常委王海萍立刻前往闽西,领导这一斗争。随后,临时省委又于七月十五日制定了《闽西秋暴工作方  相似文献   

17.
<正>新泉是连城南部的重镇。境内山峦重叠、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勤劳淳朴。192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里举行了著名的连南十三乡工农武装暴动,建立了农会、赤色武装和连城县第一个红色政权——连南区革命委员会,成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腹地。  相似文献   

18.
1928年6月,傅柏翠在中共上杭县委的指导下,领导了蛟洋人民武装暴动,揭开了上杭工农武装斗争的序幕,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一、傅柏翠早期的革命活动傅柏翠是上杭县古田里蛟洋村人。1896年出生于地主家庭。7岁起入私塾念书,1914年东渡日本进东京法政大学学法律,并在东京参加孙中山先生组织的中华革命党。次年参加留日学生的罢课归国运动,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提出的不平等的  相似文献   

19.
今天纪念张鼎丞诞辰100周年与永定暴动70周年,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 1928年9月,张鼎丞、阮山等组织领导永定暴动,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祖祖辈辈受剥削、受压迫的贫苦农民第一次掌握了印把子。当时中共福建省委在《全省工农兵拥护永定暴动宣言》中指出:“永定已不是国民党的永定;永定已经是革命工农兵的永定了。”并号召“全省的工农群众一致起来,拥护这个光荣的永定工农暴动胜利,并扩大这个胜利。”从此,“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风暴,席卷了闽西大地。作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人民在长达28年的艰苦斗争中,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也付出巨大牺牲,赢得了“红旗不倒”的赞誉。 20多年的革命斗争,每前进一步都有张鼎丞同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创建的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大都是在革命基础较好的一省或几省边界地区建立发展起来的,闽粤赣边革命根据地就是其中之一。它以闽西为中心,包括赣南、粤东的一部分县、区。红一方面军第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闽粤赣边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发展,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一、闽粤赣边区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发生和发展。 (一)闽粤赣边区各县的工农武装起义。地处江西、福建、广东三省边界的赣南、闽西、东江(粤东)广大地区都经受了1925年至1927年大革命急风暴雨的洗礼,曾经有过很大的工会和农民协会组织,有过工农阶级对地主豪绅阶级的经济、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