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而要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农村存在的“三乱”问题,必须革除“草根行政”的弊端,改革我国农村基层行政体制。一、“草根行政”的主要弊端“草根”,英文是grassroots。用“草根”一词来指中国农村行政基层,应该说是非常准确的。因为中国农村的“基层”,与农民面对面的打交道,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的确是像草的根一样重要,是我国行政体制大厦的基石。我们这里的“草根”,不仅包括各乡镇行政政权,同时也包括村级行政政权。“草根行政”最明显的特点是直接性,即直接与中国农民打交道,传递党和中央政府的政策,直接接受农民的意见与监  相似文献   

2.
朱元璋的誓言──杀尽贪官朱元璋当上明朝开国皇帝前,曾自睹元朝官吏的好恶,发誓,有朝一日,做了皇帝,非把贪官污吏龟孙子狠加收拾不可!朱元璋上台以后,除了让造反起家的首领做大官以外,曾选取应天诸府州县地主分子到南京做官,基层也有部分元朝官吏归顺留用的。一...  相似文献   

3.
建平 《中国民政》2001,(5):15-19
多吉才让部长指出:民政的工作对象和工作任务在基层,民政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作用也体 现在基层、做好基层民政工作尤为重要。 如果把西部民政事业比作一座正在崛起的大厦,基层民政工作的发展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础。那么,对 于西部省份的各级民政部门来说,是如何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巩固和发展基层民政工作的呢?记者在云 南采访了西双版纳、大理和丽江民政局,并且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4.
农村草根领袖作为农村抗争中的主角,其内在条件和外在因素促使其最终生成,而从这些生成条件其间,能够透视草根抗争的行动策略。根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农村草根领袖的抗争可被视为一种表演,这可以从宏观层面的大舞台表演和微观层面的小舞台表演进行观看,从而深度透视抗争背后的效度问题,即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农村草根领袖进行抗争活动为基层政府治理带来了诸多挑战,除了对基层政权权威主义构成挑战之外,也为基层政府突破治理困境与迷局提供了治理机会。然而,草根抗争领袖在与基层政府进行政治(利益)博弈的境况下,其个人命运与结局却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5.
草根民主     
策划人语:在作这期特别策划前,编者特地查了查“草根”一词的解释。“草根”一词意译自英文grass roots。grass roots在英汉字典里部分释义是:1.(构成舆论等的重大因素)一般民众:We must strength- en democracy at the~.我们必须加强一般民众所拥护的民主。2.(思想等的)根本,基础,根源:the~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国际合作的基础/You must get[go]back to(the)~before you can change what has happened.你必须先回到根源,才能改变所发生的事。而在金山词霸里只作如此简单的释义:grass roots n.农业区,基层,基础。关于“草根”一词的含义,很难用一句话解释清楚。19世纪,美国人民眼睛里冒出的全是金光,淘金者、捡破烂的都多,当时有种说法,山脉上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一般都蕴藏着金矿。这恐怕就是草根一词的最初来源,即“grass roots”。后来,“草根”从职业淘金者的专利名词延伸到社会学领域,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草根”在汉语环境中被使用的次数,和时代潮流有关,但凡人性张扬,民主进步的时代,草根一般都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6.
《同舟共进》2011,(1):80-80
四川阆中谭家驹(阆中市政协委员,阆中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我对《同舟共进》的整体评价是,假话不多,但让基层草根表达的机会太少,少到了几乎为零的程度。有来头的权贵、名人的表达渠道很多,可否把他们的无关痛痒的闲话挤压一点,让给最缺少表达机会的没有来头、没有名气的草根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7.
草根思想是包涵富金的矿沙,只有经过大浪淘沙,才会显露出金子的光辉;草根思想力,只有插上理性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草根"是网络时代网民的自嘲性称呼,即基层大众,这个"称呼"带有一定的刺激性,暗示自己无权无势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8.
贯彻落实胡主席加强和改进领导作风要求,必须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端正对基层官兵的根本态度。各级领导机关了解掌握部队建设的真情实况,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官兵的工作动力,要求我们必须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与时俱进,正确地认识基层、理解基层、服务基层。  相似文献   

9.
草根民主:本质、价值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根民主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形态的民主,从政府角度看它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治理方式与手段,从村庄与村民角度看它的本质是村庄治理的根本指导原则.草根民主的产生发展不仅因为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内含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学价值.草根民主困境的存在导致其发展困难重重,全面的深刻的认识草根民主的本质、价值与困境将会有利于草根民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学学马皇后     
明王朝建立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大肆封赏功臣。朱元璋的老婆,时已荣任皇后的马氏及其娘家人在战乱年代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理应在封赏之列。然而朱元璋在征求马氏意见时,马皇后则表示反对,说“国家的官爵应当加给贤能之人,我的亲属们,未必有可以用之才。”极  相似文献   

11.
吴洪新  李旌巍 《群众》2020,(8):51-52
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支撑着党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厦。与此对应的基层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建设也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监督能力现代化大厦的基础。加强基层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建设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地生根,事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没有基层监督体系、监督能力的现代化,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监督能力现代化就如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2.
朱元璋惩腐     
朱元璋是明代的开国皇帝。张廷玉主持编修的《明史》称他“武定祸乱,文致太平,晚岁忧民益切。”这是“帝王家谱”对他的评价,且姑妄听之。然立国之初,民间便有洪武前“行三十年杀运”之说,也见得朱元璋的名声不太好。其实,朱元璋“行杀运”是事出有因的,这个“因”就是功臣和官吏的腐败,而且腐败到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安社稷的程度。为此,朱元璋不得不昭告天下:“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朱元璋出身在一个典型的贫苦农民之家,父母兄长“农业艰辛,朝夕彷徨”,饱受官吏欺压和饥寒流离之苦,又经长期的军旅生活,养成了艰苦俭朴的…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军是新时期军队正规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对于基层来说,坚持依法治军的关键就是依法抓建基层。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民主政治的进步,官员人大代表逐渐减少,基层人大代表逐渐增多。这些来自基层一线的"草根"代表长期扎根于条件艰苦、问题复杂、矛盾纠纷多的地方,更理解群众疾苦,更能反映民情民意。颜万福、刘远明、刘启勋这几位基层代表,  相似文献   

15.
<正>朱元璋认为,如果民间的风俗败坏了,老百姓都不知道向善,社会流行着坏的风气,国家想要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为推行教化,朱元璋费尽了心思。他把教化推行到最基层,用简单易懂、易于实行的方式,让百姓普遍接受教育刑乱国,用重典,是明太祖朱元璋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他为了整顿社会秩序,立纲陈纪,不惜使用严刑峻法,虽然明朝初年的社会秩序因此而迅速走上正轨,但他也因此而受到批评。然而,朱元璋并非只依靠刑罚,相反,他特别重视教化,强调风俗道德的建设和社会风气的整治。他说:"治道必先于教化,民俗之善恶,即教化之  相似文献   

16.
有个典故,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曾问众大臣:“天下何人最快活?”群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功成名就者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的说富甲天下者最快活……听完这些回答,朱元璋面露不悦之色。这时,有个叫万钢的大臣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听后极为赞赏。  相似文献   

17.
聂作平 《同舟共进》2010,(10):68-69
从画像上看,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体形偏瘦,精神矍铄,符合他劳动人民出身的本色。但自从朱元璋登上皇位,朱家的基因就在养尊处优中发生了巨变:后代里每多肥胖之人。其中最肥胖的有三:一是朱元璋之孙明仁宗朱高炽,另两个是福王朱常洵和他的儿子朱由崧。这里重点说一说福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元末明初朱元璋对西南地区的统一战争,论述了土家族土司对朱元璋的 归附以及朱元璋对诸土司的处置策略。对其中一些记载不一的归附时间、所设土司的头衔等问题 作了相应的考证。  相似文献   

19.
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这位出身贫苦的开国皇帝,少时曾饱受元朝末年官吏贪污腐败之苦。大明王朝建立后,为了朱家天下的长治久安,朱元璋不惜用历史上罕见的重典打击贪官污吏。  相似文献   

20.
作为基层连队带兵人,要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把献身警营的志愿化作建功基层的实际行动.始终带着一种高度责任、一种朴素感情、一种求实精神,坚持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带兵实践中,当好战士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