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千年外交的空间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南生 《传承》2012,(7):94-96
如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些是我国外交空间扩大的表现和结果,无疑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我国外交回旋余地,同时自然会激起国人重拾汉唐外交旧日荣光的雄心。当然,在扩大外交空间方面,中国现代外交也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研究中国外交空间变化的历史规律,把握中国外交空间扩大的有益启示,办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中国大外交,是历史赋予国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
袁南生 《同舟共进》2012,(12):61-65
从古至今,许多战争都缘于对地缘政治利益的争夺,许多重大外交活动都围绕地缘政治利益而开展。探讨中国千年外交与地缘政治之间的关系,总结经验教训,无疑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地缘政治的基本规律,维护和扩大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中国千年外交主要是周边地缘外交中国千年外交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区域内展开的。东南方向浩瀚的太平洋、西南和  相似文献   

3.
外交行业在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业。这些年来,我们经常听到外交为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侨民服务等说法,这无疑是正确的。那么,中国几千年来的外交主要为谁服务?探讨这个问题,把握中国千年外交履行服务职能的内涵、规律和历史经验,对于办好今天的大外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袁南生 《同舟共进》2011,(11):65-68
外交与国民心态有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外交情势对国民心态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国民心态是制定外交战略与策略的重要考量与依据,同时也影响和牵制外交情势。考察影响中国千年外交的国民心态变化历程,有助于国人正确地看待自己,正确地看待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从而有助于做好今天中国的大外交。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从古至今始终影响着中国外交,中国千年外交也反过来影响和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天下情怀,"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理藩大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满招损、谦受益”的处事原则,至今对中国外交仍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中国环境外交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这期间,环境外交对促进中国环保事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及国际地位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世纪,中国环境外交面临新的历史重任,即不仅要为我国寻求新的国际经济发展空间,而且要有效化解"中国环境威胁论",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国际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7.
外交是国与国之间以和平方式进行交往、交涉的政治行为。所谓外交空间,是指外交在国家机器运转中所处的地位如何,外交战略和策略是否受到国民认同,外交人员在本国是否有影响力,是否受到尊重,处理涉外事务策略选择多不多,回旋余地大不大,等等。探讨中国千年外交的空间问题,对于拓展今日中国的大外交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家和国际体系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两者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近代以前,中国是区域性国际体系的中心国家。近代以后,国际体系出现整体化和全球化趋势,将所有国家纳入其中。因此,从根本上说,中国近代以来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探讨中国千年外交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总结应对国际体系问题的经验和教训,无疑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外交思维,增强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影响力和在制定国际秩序方面的话语权,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也有利于中国对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这条道路和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有其必然性和自身的历史轨迹,起步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期间,发展于党的十三大后到十五大期间,成熟于党的十五后大到十七大之间,并且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10.
夏中芹 《前沿》2012,(18):51-52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如春风润雨般来到了中国人的身边.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惑时期,处于两难境地.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的国内背景:(1)社会历史背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继在中国爆发.(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他们的思想开始觉醒.(3)思想背景:新文化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的国际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本文旨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轨迹,以加深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认识,让人们了解党的理论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1.
胡二杰 《新东方》2014,(3):55-58
近年来,中日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文宣战,吸引了两国国内民众和国际舆论的密切关注。中日外交文宣战的核心是争夺在历史问题上的话语权。中国的精彩表现显示出中国外交文宣工作的长足进步,"中国立场,国际表达"正在成为中国对外传播新的追求。而中国此轮外宣战的对手日本也并绝非等闲之辈,不能掉以轻心。扭曲的战争史观是日本右翼在历史问题上恣意妄为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国际格局经历了由冷战两极到多极转换,经历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特殊历史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前进,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新兴经济大国群体崛起。  相似文献   

13.
王连芳  王海 《前沿》2011,(4):56-59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60年里,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把社会发展置于战略的高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在特定时期,党的每一代领导人都有各自的社会主义发展观。这些发展观都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是继承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对的外交战略.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参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多边外交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中国的多边外交受到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共十六大召开以来,以和外交理论体系和全方位外交实践为基本内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道路逐渐成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坚持国家间外交的普遍原理,又形成了自身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中国大国风度、古国风貌、发展中国家特色和社会主义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以和平共处为基础,以和平发展为道路,以和谐世界为追求,展现的是互利外交、和平外交、和谐外交,走出了一条温和而富于生命力的外交路线,实现了与历史上和现实中世界其他大国外交的本质区分。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轨迹、特点和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立党 《学习与实践》2008,(12):113-116
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经历了艰辛和不平凡的历程。从改革的路径看,走的是渐进性改革的道路;从改革的过程看,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递延性的特征;从改革的逻辑看,坚持的是政党推动的改革逻辑;从改革的价值指向看,经历了由国家权力合理配置到公民权利有效保障的转变。改革的策略体现了有"破"有"立"、"破""立"结合的特点。通过回顾分析3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可以探寻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卢晨阳 《思想战线》2008,34(1):119-120
1986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多边外交"政策.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又进一步提出要"积极参加"多边外交并"发挥建设性作用".在这以后,中国在周边地区的多边外交蓬勃展开并成为总体外交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龙向阳 《求索》2007,(8):199-202
从世界体系思想来看,所有非内生型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一个被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融入”的历史进程,这个进程就叫“近代化”。受近代史与近代化研究的影响,中国学界对“外交近代化”进程的存在及其概念与内涵等问题的研究一直处于争议状态。本文认为,“中国外交近代化”就是特指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化时期,从传统的“华夷秩序”体系向以国际法观念为主导的近代西欧“条约体系”转型的过程。它介于历史学、国际关系学、外交学和政治学之间。“中国外交近代化”进程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完成于1943年的开罗会议。受近代国际体系的制约,制度性的不平等是其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近几年中国外交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的中国外交总体上是成功的,当然也有值得反思之处。当前中国外部环境虽然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却比以前更为复杂,新挑战中的两难成分趋多。美国因素使得中国周边环境异常复杂,应对起来难度更大,但是并未出现根本性的逆转。要更好地应对挑战,中国外交首先需要搞好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主场外交因对东道国具有主场优势而倍受各国重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适时推出并大力推动中国主场外交。十八大以来,中国已经举办了十多场重大主场外交。通过主场外交,中国充分阐释、有力践行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理念和方案,创建、升级了某些对话机制,既展示了中国的形象和魅力,也积累了举办主场外交的经验和信心。今后,中国将举办更多主场外交,要在借鉴和保持既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握会议的整体性,分清主场外交的主次,同时要谨防第三方因素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