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南北朝洪州窑提炉十分罕见,那个时代的香炉大多是带有托盘的五足炉.提炉最早可能是从汉代的香熏或博山炉演绎过来的.香熏主要是居室卫生用具,将檀香木片放进炉里慢慢焚烧,香气四溢,清脑提神除臭,驱邪避恶,起到了净化居室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朝天耳炉又称冲天耳炉或乳炉.自宋官窑,朝天耳寓有崇敬上苍之意,此类香炉适合于祭祀用.所有的仿、伪朝大耳炉的造型,既不古朴,也不典雅,与真品相差甚远,唯一相似之处是有两个立耳、三个足,故单从造型即可轻易地分辨出真伪朝天耳炉.……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笔者从朋友那里买了一件清代康菽白釉刻饕餮纹洗口尊.此尊器型硕大,造型与纹饰均仿青铜式样,整件分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此尊通体施白釉,釉厚而莹润,白中闪青.胎质细密洁白,器内及底足内施白釉,底落"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三行青花双圈楷书款.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只盒径5.8厘米,高2.5厘米馒头形的象牙印泥盒,底为玉璧形的圆足,与之相对应的是盒盖中心处亦有一个同心圆饰.盒盖与盒底交界处各起一道阳纹细线,盖盒紧密,线条清晰圆润,盒璧较薄,故手感分量较轻.该圆盒牙纹清晰,为不规则的"人"字纹或"网"状纹,其色白中泛黄,深浅自然,盒盖色稍淡,而底稍深.光泽柔和,牙质细腻光洁.从它的制作工艺,造型,色泽来考证应是清嘉、道之物.  相似文献   

5.
低姿态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看到了那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我仔细观察这尊跪射俑,他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竖起,足尖抵地。上身微左侧,两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状。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大量各种陶俑,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导游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首先,跪射俑身高只有1.2米,而普通立姿兵马俑的身高都在1.8米至1.97米之间,兵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  相似文献   

6.
又是一个双休日,还是一个高温日:38.6度。然而,藏友们心里却比天气还要热,因为,今天瓷器收藏家张益忠先生有一只重量级的大香炉要亮相。等到我们大家面对眼前这只不同寻常的清康熙青花八仙庆寿大香炉时,果然,一种非凡的气势让我们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7.
博古纹是中国明清艺术品中绘画、竹木牙雕、瓷器挂屏、刺绣等常见的装帧纹饰,它的组合主要有瓷瓶、香炉、茶壶、棋盘、笔筒、如意、字画等传统的吉祥古物组成,含有"博古通今、崇尚雅趣"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廉政短信     
★贪污一根针,刺痛百姓心。★腐败一块冰,寒透百姓心。★莲因洁而尊,官因廉而正。★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钱遮眼睛头发昏,官迷心窍人沉沦。★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大事小事秉公办事,大节小节守廉为节。  相似文献   

9.
国人燃香的历史,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流布于秦汉两朝,臻完于隋唐五代,鼎盛于宋、元、明、清。考古与研究发现,在运河流域附近,这些与运河有着千丝万缕关系而在运河周边出土的运河瓷中,香炉是最为常见的器型,有鬲式炉、簋式炉、鼎式炉,然而,盛行于商周时的青铜器鬲、簋、鼎却都不是用来燃香的。  相似文献   

10.
蔗段洗     
甘蔗营养丰富,水果中的佳品.中医认为,甘蔗具有清热、生津、下气、润燥、补肺益胃的特殊效果.民间风俗中甘蔗还是一种占祥植物,由于它一节一节形似竹子,所以在民俗中祝福别人节节升高时,往往就足送一、两根连根带叶的甘蔗,表示祝福的意思.这层含义在中国绘画艺术中,表现的就是"竹"(当然竹子还有喻为高风亮节、谦虚等其他文化含义),所以国画中少有画甘蔗的.……  相似文献   

11.
雪在落,静静地……霄落的日子,有一种禅意的安静。纷纷扬扬的霄,渗透进我的梦里,那么柔软。从梦中醒来,周同静悄悄,窗棂上,雪厚厚地铺了一层,柔软似羽绒,玻璃上爬满了冰纹,美丽又神秘。  相似文献   

12.
日前,朋友拿来一件清三代的重器--康熙洒蓝描金五彩人物棒槌瓶到收藏俱乐部与各位藏友共赏.   此瓶高44厘米,名为:描画通景五彩人物棒槌瓶,是康熙晚期的精品.它器型规整,洗口微凹,直颈中部一道弦纹,折肩,筒腹,收胫,圈足稍宽,釉底青花双圈款,发色内深外浅.胎土陶洗纯净,细腻坚质,胎釉结合紧密,结合处隐显火石红.底部棕眼自然,微见旋削纹.……  相似文献   

13.
屈肌褶纹是指掌关节一定部位所固有的粗大明显的沟纹。一般人的食、中、环、小指均有3个指节、3组屈肌褶纹。拇指有两个指节,两组屈肌褶纹。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曾发现一例新的手指节纹,左、右手拇指有3个指节,3组屈肌褶纹(图1);左、右手小指有4个指节,4组屈肌褶纹(图2),此例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4.
赵盛基 《政府法制》2012,(14):25-25
南方山区盛产竹子,漫山遍野的竹林高耸入云,蔚为壮观。几乎百分之百的竹子竹节均匀周正,节间长度整齐划一。在竹乡农民眼里,这些都是上好的、能成材的竹子。  相似文献   

15.
通高25.8厘米、最大胸径35厘米,直口、短颈、丰肩、球腹、浅圈足,私人珍藏品。肩部绘两层纹饰,一层为水波纹,一层为水草纹,下腹绘一层水波纹,中部为主题纹饰“鱼藻纹”,白地黑花装饰经过宋、金的发展,至元代已炉火纯青,因此元代的白地黑花罐以及元曲故事枕,均为收藏重器,也是磁州窑最可人的奇葩白地黑花装饰工艺与明清雄霸天下的青花工艺,有看显而易见的传承关系,鱼藻纹也是明清瓷的典型纹饰这件器物对中国古陶瓷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宣德炉归谁?     
原告某甲与被告某已系同胞兄弟,1953年,甲、已夫妇均在大家庭中共同生活,被告乙用其妻(现已故)的私房钱,购得一只状如小饭碗大、铜质、上有二耳、并镌有“大明宣德”字样的香炉。购回后,置于家中香案上使用。1956年,大家庭在其母亲主持下分家,分家时甲乙不在场亦未立分家协议书,甲之妻将香炉隐匿。分家后已出海归来,不见香炉,即要吵闹,因香炉不知被谁所拿,其母劝其不要声张。甲妻拿了香炉后,一直未公开使用,直到近几年才在家中摆出。1993年5月已为祭典其妻病故一周年,乘甲不在家,到甲家中借来香炉,之后并将香炉隐匿。原…  相似文献   

17.
尊老说鸠杖     
十余年前,在古玩市场上买到一件青铜鸠杖首和用在杖尾的镦.杖首为一鸠鸟,鸠双腿弯曲蹲立在一管状銎节上,似在休息.喙至尾长8厘米,首至銎底高7厘米,銎节中空,外径2.3厘米.……  相似文献   

18.
T恤是集衬衣和汗衫双重功能于一款,多以针织面料制作而成。在多汗的夏日里免去了汗衫、背心紧身的裹缠,又不失礼节、不失身份,而且在社交场合或闲暇之中都有一种舒适、随意、潇洒、自豪的感觉。由于T恤的不同花色纹案,更能表现一种个性和品味,给人矫健洒脱、风采浪漫迷人优雅形  相似文献   

19.
在今年4月上海首届古玩博览会上,笔者觅得一对青花小碗.这对碗口径9.6厘米,高5厘米,是径4.6厘米.撇口、弧壁、圈足,胎质较粗,器型不甚规整.此碗施釉较薄,釉色白中带青,外壁可见釉下旋纹.……  相似文献   

20.
藏友相聚,大家拿出各自的心爱之物或者有特色的藏品,成了我们之间不成文的规矩。这不,老李今天拿来的一只竹刻香炉让大家好一番议论。香炉是中国古代作沐浴焚香之用的器物,被称为杂宝。其目的使香燃后的灰烬能有固定收集的场所,除了实际上的用途之外,基于美观及装饰的需要,香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