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炜 《廉政瞭望》2012,(21):14-17
上世纪80年代,高考成为一代人的人生洗礼,或因之勃发,或就此折戟。千军万马前的独木桥将当年的落榜者和他们的梦想档住,与桥另一头的人命运从此分岔。在当时环境下,高考失利成为了他们的人生梦魇,然而他们不能停下脚下步伐,仍然还要前行。  相似文献   

2.
正刚刚结束的高考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第41届考试,首批00后完成了人生中重要的一张答卷。40年风雨兼程,每年有百千万学子通过高考开启不同的人生旅程。高考,已然成为中国人才选拔的重要渠道,成为一代代中国人实现理想、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梯。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古今中外,人才都是支撑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  相似文献   

3.
曾晖 《廉政瞭望》2012,(21):21-23
对于那些从“独木桥”上跌落的人,高考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时代给了他们重新奋起的机遇,也让其对待命运更加珍惜。  相似文献   

4.
正古今中外,有许多文人骚客,悲叹、揭穿直至诅咒人生的消极面,他们痛心疾首于世界的悲惨,正说明了他们对于幸福和公正的渴求;他们描写背叛、阴谋、虚伪和无耻,正说明了他们对于忠实、光明、真诚和尊严的向往;他们揭开某些人生的虚空、无聊、苍白和黯淡,正说明了他们对于充实、价值、进取和积极有为的人生的期待。当然,许多价值观念也有可能成为偏执。最近在电视  相似文献   

5.
张铎 《党员文摘》2023,(16):36-38
孙述涛曾说,高考时未被医学院录取是其人生的遗憾。假如他当年如愿做了医生,又会是怎样一番人生?  相似文献   

6.
高考甫毕,各地新科"状元"纷纷出炉,照例成为热点。在我们这样的考试大国,"金榜题名"为人生之大幸,状元为众生所仰慕,想不炒也不容易。北京的文理科状元均为女生,而且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张颐武 《学习导报》2014,(17):47-47
高考成绩公布,又到了学校开学的时候。此刻似乎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考得好的学生和家庭欣欣然,考得不好的则情绪复杂。有些家庭或孩子不能承受这样的状况,每年都有悲剧发生。其实道理都明白,人生的路很长,高考的顺利不过是人生的一站。反之,即使成绩不佳,也不过是人生路上的插曲,每个人还会有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可一旦真正遇到现实的挫折,我们立即会有强烈的挫败感和难以承受的压力,而社会和家庭似乎也会让你感受到相当的不适。  相似文献   

8.
窦应秦 《党史博览》2003,(11):39-42
郭沫若、茅盾(沈雁冰)、丁玲三位著名文学家,在他们所从事的文学领域经过大半生的苦苦追求,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卓越建树与成果,而他们在对自身为之奋斗的文学事业献身的同时,都把加入中国共产党视为人生的第二生命。这种对人生最高目标的追求,成为他们晚年超越一切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9.
姚全胜 《党史文汇》2017,(10):33-35
<正>日月无脚,岁月有翼,不知不觉,七七高考距今已历40个春秋。那场不同寻常的考试,每每想起,都会令人感慨频频,激情难抑。正是40年前那场令人自豪而难忘的考试,彻底改变了一代甚至两代人的人生轨迹,使他们的梦想得以实现,命运得以转折。我也是那次高考的幸运儿。梦碎"文革"德国诗人席勒说过:"要忠于少年时代的梦想。"上大学是我少年时代的强烈梦想。它萌发  相似文献   

10.
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一群特殊的高校学生,他们的名字叫工农兵学员。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持续7年的工农兵学员招生成为历史。而1976年的那一届,也就成为了最后的工农兵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正"装台",世上三百六十行,在此之前,我竟不知还有这一行。他们在舞台上搭建起布景和灯光,然后,灯光亮起,大幕拉开,荒凉的舞台就变了眩惑的幻境,于众生前演悲欢离合、乐歌舞升平。而这时,台上台下的人们都看不见、想不到装台人。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戏是被照亮、被注视、被向往和代入的人生,而装台人,他们在如此人生的边上,不,连边上也不是,是背面。艺术与娱乐,已经成为庞大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上世纪90年代初,以周国平为代表的写作者与以李燕杰为代表的演讲者,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偶像。他们的语言或柔软、温暖,是心灵的安慰剂;或激扬、励志,是人生的指南针。当时,由美国人杰克·坎菲尔德编写的《心灵鸡汤》丛书在全世界传播,这类文字终于有了一个名字——心灵鸡汤。  相似文献   

13.
感悟高考     
二十八年前,我经历了高考,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不过当年高考已化为昨日淡淡的云烟。而这两天,女儿高考,我们全家人尽心呵护、全程接送,我似乎又看到了那时的自己,想了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章士钊与陈独秀相识相交,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他们因政治原因而分道扬镳。他们的人生境遇可谓悬殊大也。可是,每当陈独秀遇到困难时,章士钊总是不请自到,努力为老友排忧解难,以维护他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  相似文献   

15.
谢涛 《世纪风采》2006,(10):41-43
劳模,一个充满政治寓意的称号。李瑞环、倪志福、郝建秀、王进喜、陈永贵、张秉贵、向秀丽、郭凤莲、王崇伦等,数十个春秋中,这个群体在不断壮大。他们之中,有人成为了国家领导人;有人曾飞黄腾达,但又晚节不保;有人则一直循着自己本来的人生路径默默前行。作为群体,他们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在成长,他们的精神凸显着时代的主流价值;作为个体,他们又将历史的戏剧性用沉浮的人生演绎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6.
陈楠 《廉政瞭望》2008,(6):62-62
钱财乃身外之物,它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数字。对于那些腰缠万贯的大富豪们来说,金钱带给了他们无尚的荣耀和显赫,但在他们离开人世之前,钱财却成为了人生终点的灾难。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周恩来与邓小平原本素不相识,但历史的机遇和共同的人生追求,让他们走到一起,并逐步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和亲密战友。他们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有件事很值得一提,就是两人组织留学生开办“中华豆腐店”。  相似文献   

18.
谢涛 《党史文苑》2006,(7):35-38
劳模,一个充满政治寓意的称号. 李瑞环、倪志福、郝建秀、王进喜、陈永贵、张秉贵、向秀丽、郭凤莲、王崇伦,等等,数十春秋,这个群体不断壮大.他们之中,有的人成为了国家领导人;有的人曾经辉煌腾达,但是晚节不保;有的人则一直循着自己本来的人生路径默默前行.作为群体,他们的生命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他们的精神凸显着时代的主流价值;作为个体,他们的人生沉浮将历史的戏剧性演绎得淋漓尽致.本文的主人公--时传祥,便是这个群体中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9.
韩磊 《奋斗》2002,(5):55-56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是啊,这话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要不俗语怎么说“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呢。但我也发现在人生的道路上关键是遇上一个或几个好人,这好人可能改变你的命运.改变你的一生。这样的事例古今中外都有,特别是有些名人,在名满天下时又发现抬举凡人成为名人,他们的事迹特令人感佩赞美。  相似文献   

20.
画中有话     
《党员干部之友》2013,(7):63-63
少年,在名为人生的考场,你已经赢了。2013年高考第一天,四川宜宾一中考点。考前20分钟,女生在考场内昏迷。同考场一男生发现后,立即抱起她跑去送医。然后,男生满头大汗地返回考场。女生打针后也坚持回到考场,只迟到了两分钟。这个少年叫黄子恒。人生处处皆考场。我们坚信,一个人良好的品质和人格魅力,正确的价值观和文明的行为比高考成绩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