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生态文明是文明世界的组成部分,生态的稳定和谐是自然环境的福祉,更是人类自己的福祉。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们注意到,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2.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绿色大连"为目标,以资源保护等六大工程为载体,深化体制改革,实施科教兴林,增加资金投入,坚持依法治林,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为建设"大大连"和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汉勤 《今日浙江》2014,(20):50-50
正为坚守绿色生态理念,筑牢浙江的生态屏障,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今年7月,丽水市调整对各县(市、区)的综合考核办法,以绿色生态理念实施分类考核,放下GDP的纠结,分类施策,个性订制,引导各地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功能布局、发展水平和工作特色的不同,丽水将下辖的9县(市、区)分成"城市核心区"、"生态经济区"、"生态保护"区三类,设置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幸福"  相似文献   

4.
"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之中,融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增创环境新优势",这是省十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就必须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而要坚持这一原则,就必须深刻认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把科学开发贵州资源与合理保护贵州生态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重庆市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南川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路径。去年以来,南川区结合发展实际以及资源、环境等客观条件,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结合  相似文献   

6.
王焱 《群众》2014,(9):79-80
<正>三亚是座山海相依的美丽城市,2009年,被命名为第一批全国生态示范区,有着独具优势的生态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自身优势资源,走出一条既有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三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转变理念:从"无工不富"到"生态经济"三亚曾经信奉过"无工不富"的教条,但是沿袭传统工业的发展路  相似文献   

7.
本刊综合 《创造》2014,(8):76-77
正承担着"生态屏障"角色和任务的云南,其"工业强省"之路,注定充满争议。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生态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承担着"生态屏障"角色和任务的云南,其"工业强省"之路,注定充满争议。在外人印象中,云南是个鸟语花香、四季如春的公园省,理所应当将旅游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实际情况并不尽然。"云南什么资源都很丰富",不光有全国最为丰富的生态资源,还因位于怒江、澜沧江、珠江等水系上游,水资源位居全国第二;同时,云南还是"有色金属王国",已发现矿产142种,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12,(21):66-67
近年来,泰顺县凭借国家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县创建等资源,通过"千百工程",致力于"中国美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今,泰顺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总战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以生态经济发展为主线,  相似文献   

9.
余春存 《政策》2013,(8):87-88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为我们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新方向。竹溪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处于我国中东部南北气候分界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对于竹溪而言,就是要高举生态大旗,积极对接融入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坚定不移地建设生态大县,加快绿色崛起,努力建设成为鄂渝陕毗邻地区的绿色明珠。一、蓄积绿色资源,提升绿色指数。良好的生态植被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竹溪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0.
刘新池 《政策》2015,(2):55-57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动员令。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  相似文献   

11.
胡亚波 《政策》2011,(5):67-68
近几年来,江夏经济快速发展,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排名第一名。区委、区政府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明确提出,江夏要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十二五"时期,江夏经济要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态经济,走生态立区之路。  相似文献   

12.
湖北旅游"一江两山"的单一中心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存在线路组合不具备竞争力、品牌知名度不足、基础设施开发档次低等问题,实施"两圈一带"新战略,是突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资源、吸引力可持续发展和融入国际旅游市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檀佩文 《传承》2014,(10):78-79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它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抓手",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过程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创意产业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欠发达地区具有原生态文化资源丰富的总体特征,因此欠发达地区发展创意产业应具有清晰的"区域性策略",并进一步从"区域性品牌定位"、"区域性人才培养"、"区域性市场开发"三方面大力发展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生态思想的发展和深化,拥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深刻的哲学思辩。"两山论"作为生态文化的内核,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基础性、牵引性和长效性作用。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内核的生态文化,应该进一步发挥生态资源的财富作用、政策制度的导向作用、生态科技的转化作用、文化氛围的推动作用、环境友好的普惠作用,进一步推进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推动治理理念生态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和行动自觉,让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普惠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16.
“反公共地悲剧”与区域生态文明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祥 《人民论坛》2012,(20):58-59
"反公共地悲剧"是由于多个权利人都有权阻止其他人使用同一资源或相互设置使用障碍,导致资源闲置、利用不足或浪费的现象。区域生态资源利用要避免"反公共地悲剧"的发生,避免区域生态资源潜在收益的损失,而建立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实现机制是破解"反公共地悲剧",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重要理路。  相似文献   

17.
市县     
《今日海南》2015,(3):7
<正>三亚探索海洋生态资源利用补偿机制今年三亚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将海岸线开发进行管理,将海岸线和山体生态体系的恢复和建设纳入工作重点。三亚市将继续实施"绿化宝岛"行动,推动"退果还林"工作,确保完成8000亩退果还林任务,并大力推广生态果林种植模式。积极推进海棠湾内河水系工程建设,加快安排开展全市各河流水系的治理。做好红树林生态恢复工作。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特别是珊瑚礁生态系统和三亚湾等海湾、海岸带保护,积极探索海洋生态  相似文献   

18.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资源由于其"公共物品"属性和"外部性"理论的影响,导致了环境保护的成果由他人享用而保护人自己却收益甚少的现象的发生。自然保护区发挥的效益由国家和全民享有,损失却仅由保护区居民承担,为了应对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应运而生。探索该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实现公民权利义务对等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13,(7):46-47
云南是一块净土,独特的生态资源是它最突出的优势,也是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希望。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云南的核心竞争优势将丧失,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生物产业也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云南要做的就是保护和发展好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生态资源,探索"绿色生态"的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方健忠 《政策瞭望》2012,(11):46-47
开化是浙西山区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0.4%,地表水质为一类水标准,空气质量常年以优为主,生态环境总体质量位居全国第16位,是全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县。作为钱塘江源头的开化,生态资源丰富,生态功能重要,生态优势明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化贯彻落实全省"两创"总战略、"两富"新目标和衢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