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韶山,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也是毛主席和许多革命先辈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84年底,韶山新建制为湘潭市辖的一个县级区,全区辖六乡两镇61个自然村,共10万人。新区成立以来,韶山区委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紧紧围绕把党建设成为领  相似文献   

2.
今日韶山     
韶山,人口10余万,每年却有近百万人去那里访问、旅游。韶山,总面积仅210平方公里,这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是很小的一块地方,但在中国地图上,却很容易找到它的位置。这一切都是因为韶山诞生了中国近世的一位伟人——毛泽东。100年前的一天,也就是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韶山农村上屋场的  相似文献   

3.
20 0 3年 12月 10日下午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县级行政管理分会与韶山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国谊宾馆召开“纪念毛主席诞辰 110周年暨韶山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座谈会。来自全国政协、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北京大学、九三学社等社会各界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韶山市人民政府的有关领导、毛主席的家人代表、主席生前的工作人员等共 50多人参加了聚会。会上大家缅怀了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 ,探讨了韶山地区的发展战略和思路 ,并表达了要关注领袖家乡建设和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望。会议最后 ,原中央警卫局办公…  相似文献   

4.
贺风生何许人贺风生是湖南韶山人,他的祖母是毛泽东的姑母,他的父亲贺晓秋和毛泽东是姑表兄弟,童年时代还和毛泽东同窗读了五年多的孔孟之书,知书达礼。后来他们想一起去长沙读书,贺晓秋的母亲说:“现在的形势是三天风四天雨,不能把文章放进锅里煮。”毛泽东只好一人去了长沙。但他们并未因此断了联系,仍时常在一起讨论时局、探索真理、追求进步.贺风生还追随毛泽东参加了韶山农民运动的一些活动。当反动势力“围剿”韶山农民运动、到处追捕毛泽东时,正是贺晓秋、文涧泉两人扮成轿夫,冒着杀头的危险,把毛泽东送出了韶山。不久,贺晓秋也成了反动派追捕的对象,被迫携妻带子背井离乡,逃  相似文献   

5.
韶山印象     
9月9日,毛泽东同志逝世36周年,这一天我正在韶山。并非刻意选择这一天,湖南之行本就有参观韶山的安排,同时这也是我多年的一个夙愿。韶山既是革命纪念地,又是5A级风景旅游区,分为滴水洞、韶峰、故居三块,里面分设共27个景点。毛泽东逝世36年来,每年前来韶山参观、旅游的人数高达100万以上。毛泽东故居正屋门上,是邓小平亲笔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七个黑底镏金大字。过去有人把游韶山称为朝圣之旅,我丝毫没有这个感觉。在伟人故居里漫步,感觉就是到了一户农舍,毛泽东不是神,说白了也是一个农家子弟。所不同的是,他在年青时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  相似文献   

6.
树立大窗口意识形成大统战格局钟友强贺如意近年来,韶山市委统战部提出了“围绕主线,抓住重点,调动力量,服务中心”的统战工作思路,努力开创韶山统战工作的新局面,为振兴韶山经济做出新的贡献。一、找准位置,树立大窗口意识韶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作为旅游观...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生平     
基轰熟豁跳羞鑫添簇戮巍漱1919年毛泽东在长沙1936年毛主席在陕北!945年.毛主席从延安去重庆参加重庆谈判1949年10月,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现代中国一九九三年十二月砚95,年.毛主席与亚非拉朋友在一起19种年,毛主席和韶山学校的老师、同学们在一起l’)74年‘毛主席在北京和邓小平亲切握手。现代中国一九九三年十二月19毛泽东生平~~  相似文献   

8.
《传承》1996,(5)
名人尊师佳话毛泽东向老师敬酒。1959年6月258,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老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地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相似文献   

9.
珂影 《中州统战》2001,(12):30-31
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少先队里高大的人,笑的风要把人身撼动,纸面上仿佛听出声音。“峥嵘岁月”成过去,故乡山河一片新,斗争历史作背景,方才知道这笑意深。…………这是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题照诗《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被诗人称为“纸面上仿佛听出声音”的照片,是毛主席1959年阔别故乡32年后,与韶山学校师生的合影照片。身材魁梧高大的毛主席戴着红领巾,与韶山学校师生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照片上的人们,一个个笑成了一朵朵盛开的花儿,难怪诗人形容它“仿佛听出笑声”。照片上,毛主席一左一右偎依的一男一女两个少先队…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06,(Z1)
1966年8月18日至11月26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八次接见了l100万红卫兵。此后,红卫兵运动迅速风靡全国,从而“燎原”了整整十年。8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在红色海洋中,红卫兵高呼要一辈子当保卫毛主席、保卫中国共产党、保卫祖国的红色尖兵。当时,在天安门城搂上的北大红卫兵提出要让毛主席讲话,周恩来总理对他们说“:你们每人手里拿的不是毛主席语录吗?那上边都是毛主席的话。”据一些红卫兵回忆说,在历次检阅中,讲话的一般是林彪,毛泽东只破例开了一次口,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句“:红卫兵万岁”,回应广场上山呼海啸般的“毛主席万岁,万岁…  相似文献   

11.
芳草园     
我书房的窗台上摆着一杯清澈的韶山水,时常引起我的凝思。 韶山是我早就向往的地方,1994年冬天有幸来到这里,瞻仰了毛主席故居、韶峰和滴水洞,领略了这块神奇土地的无限风光,尤其是那韶山的水。 湖南人都称韶山是一块“风水宝地”。相传,  相似文献   

12.
张闻天是“开明君主”,这话是毛泽东说的。张闻天听到了以后高兴地说:“这是毛主席对我的最高评价。” 毛泽东的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常说,我党在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的确,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开始进入了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并在之后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一系列的正确思想,逐步得到了全党同志的普遍拥护,也逐步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  相似文献   

13.
选择与责任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怀着无比崇敬和缅怀之情瞻仰了毛主席的故乡韶山。途中,同行的一位韶山小伙,在琳琅满目的饮料中特意选择了一厅椰岛芒果汁,递给我说:  相似文献   

14.
韶山之旅     
韶山因其是毛泽东的故乡而成为旅游胜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毛泽东热”的出现,来韶山一睹领袖家乡风貌的人越来越多。毛泽东故居距火车站有15分钟的汽车路程。故居背倚苍松翠竹,屋前有荷花塘,是一个清幽宁静的居所。故居内有毛泽东父母、毛泽东三兄弟的卧室,还有厨房、农具间、谷仓、碓屋(舂米的地方)等13间半瓦房(因堂屋与邻居共用)。距故居500米的引风山下,有一座毛泽东纪念馆,建于1964年,当时的名字叫“韶山毛泽东同志旧居陈列馆”。走进这座白墙青瓦、似楼非楼的建筑,你可以看到精心珍藏着的许多有关毛泽东的历史资料、照片、书画书刊以及毛  相似文献   

15.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回到了阔别三十二年的故乡韶山。他目睹故乡的巨变,抚今追昔,豪情满怀,写下了中外著名的光辉诗篇《七律·到韶山》。诗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句,集中概括了韶山人民和全国人民几十年的奋斗史,高度赞扬和生动表述了韶山人民一心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精神。自此,人们把这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简称为“韶山精神”。  相似文献   

16.
资讯     
动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号工程”启动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2周年系列庆典之际,毛泽东同志文物馆在韶山破土奠基,这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号工程”建设正式启动的重要标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一号工程”是以韶山、井冈山等革命圣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项目,包括建设、保护、配套三大系统,预计总投资29109万元。(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27日)▲高校圈地贷款将带来新的金融风险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全国各大高校热衷的“圈地贷款兴教”将给我国带来新的金融风险。社会蓝…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八年间,毛主席领导我们党在各个方面进行伟大斗争的胜利记录和科学总结,其中关于整党整风的论述,占有重要的篇幅。毛主席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分析和处理党内的矛盾和斗争,倡导了用整风的方法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当前,认真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学习毛主席关于整党整风的论述,对于实现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彻底清除“四人帮”的影响,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25年2月,春节过后,韶山冲里的山民们传着一件特大新闻: “润芝先生回来了!” 润芝先生即毛泽东。在韶山冲一带老百姓的心目中,他正直无私,博学多才,特别关心穷苦人,所以亲切地称他为先生。 这是毛泽东离开韶山四年以后再一次回到家乡。 1925年1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了第四次全国  相似文献   

19.
韶山风物 意笃情深 1964年4月16日,周恩来陪刚果一位党的总书记来长沙拜访毛泽东。会见后,刚果贵宾要去韶山。周恩来说:“这么多年,我也没去过韶山了,我也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20.
冯汝智 《传承》2003,(6):4-7
半个世纪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当初我在誓师大会的红旗上签下的“立大功、特功,到北京见毛主席!”的誓言至今仍记忆犹新。在我们那个年代,能够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多么光荣和幸福的事!而对于我来说,能够两次见到毛主席,成为我这一辈子最难忘、最骄傲、最自豪的事情之一!1934年,我出生在广西博白县绿珠镇珠江村(沙鼻村)一个贫苦人家。我从小帮家里放牛、放鹅,没有机会读书。1949年,毛主席领导的解放军解放了我的家乡。“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主席,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激昂的歌声回荡在家乡的大街小巷。人们的脸上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