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参加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北京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指出,北京市作为首都,应该也完全有条件在改革和发展中走在全国的前列,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北京的农业现代化是其重要方面。目前,北京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其主要特点和主要标志: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科技应用水平已居全国前列,农业集约化程度也相对较高;二是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已从单一的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农业增长要素已由原来主要靠劳动和资源逐步转向依靠技术与资本;三是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  相似文献   

2.
房宁 《廉政瞭望》2003,(12):8-8
北京市提出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到2010年取消农业人口。就目前发展速度来看,到奥运会前基本完成这一过程,结合北京市的绿化隔离区和农民新村区建设,朝阳区24个乡中的18个列人这一范畴。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逐步减少,相应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据统计,2003年朝阳区有2万剩余劳动力,在未来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5-6万,而整个北京市亟待转岗就业的农民数日更为巨大。  相似文献   

3.
传统农业在我国延续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我国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传统农业已成为当今中国最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在传统农业的方式下从事生产、生活的人口也成为今天中国最为贫困的人群。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使广大农村长期难以摆脱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也使我国整个社会结构都受到农业社会的种种制约,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以及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传统农业的存在及其特殊的改造道路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中国社会主义有其特殊道路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我国传统农业改造的特殊道路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4.
密云县位于北京市的东北部,是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和重要饮用水源地。保护首都生命之水,是党中央和北京市委赋予密云的政治任务。同时,密云又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占全县户籍人口的2/3,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是县委县政府肩负的重大责任。2003年1月25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即将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朝阳区作为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近郊区,首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未来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这是摆在176万朝阳人民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九五”期间,朝阳人民以建设“对外交往的窗口区、首都经济的发达区、功能完善的新城区、社会进步的文明区”为目标,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城市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新成就,城乡面貌大…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这场深刻的变革给理论界带来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仅就我国农业劳力结构的现状及调整问题,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一、目前我国农业劳力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劳力结构,是指农业劳动力在农业经济各个部门的构成和分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当前农业问题的核心,是首都一千多万人口(包括农业人口)对农副产品需求的迅速增长与北京市农业生产的相对落后和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相对匮乏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一是用正确的方针政策,进一步调节和改善农业生产关系、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二是用适宜的对策,恰当地调整北京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和适度抑制他们对农副产品消费需求的过快增长;三是建立体现更高生产力水平的节水型农业,满足群众不断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地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放和现代化建设刍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而农业的现代化必然是在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的。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市在发展首都经济的过程中,理应率先实现京郊农业的产业化,同时也应率先实现京郊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变动情况看,京郊…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流动空前活跃,成为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北京市作为首都和快速发展的特大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是全国最主要的流动人口聚集城市之一。最新的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底,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达到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产业。我国大多数人口在农村 ,农业状况关系到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问题 ,关系到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问题 ,也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大事。近 2 0年来 ,我国农业稳定发展 ,但与第二、三产业比较 ,农业的发展还是较缓慢的 ,存在一些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1、切实保护耕地耕地是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的物质基础 ,也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失去耕地就失去了农业的根基。耕地不断减少 ,城乡居民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粮、棉、油、菜的供应就会紧张 ,就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近 2 0…  相似文献   

11.
希望在人才     
蒋少英 《共产党人》2004,(21):28-2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农业资源相对贫乏,农业生产和技术相对落后,我国农业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仅为40%,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现有的农业人口的素质相当低,导致农村的科技受体承受能力很差,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人口在不断增加,而耕地却在不断减少,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发展已进入一个非依靠科技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12.
从战略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北京市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是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北京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就是要促进农业生产资源向知识和技术密集、高附加值、高效益、少污染的产业和产品转移,争取在短期内使比较效益较高的畜牧业和经济作物的产值比重有大幅度提高。从各种因素看,北京市这次农业结构调整是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而做出的必然选择,关系到今后全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一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农业结构经过了多次调整,基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  相似文献   

13.
《前线》2016,(4):2
正朝阳区位于北京市城区东部,是首都的城市功能拓展区,是全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朝阳区把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坚持首善标准,传承奥运经验,弘扬志愿精神,创新工作理念,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壮大,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实现了志愿服务制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4.
朝阳区位于北京东郊,面积476平方公里,人口118万,是首都8个城近郊区中地域最广、人口较多的一个区。解放前,一出朝阳门,满目荒凉,窑坑、苇塘、臭水沟、坟圈子、荒草岗子比比皆是。解放后,党和各级人民政府领导群众在朝阳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如今,这里已是工农商各业全面发展,各国驻华使馆集中、大旅游饭店集中、大工业集中的地区,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长长沙县是一个拥有21个乡镇、2100平方公里土地,80多万亩耕地、75万多亩水田,近80万人口、40多万农村劳动力的传统农业大县。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速建设农业强省的重大决策精神,长沙县适时提出了“农业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的发展战略,并确定用三年时间建成农业强县。从长沙县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工诈基础和发展势头等多方面来考察,我们完全具备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基本条件。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要建成农业强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有“量”的突破,更重要的在于“质”的飞跃。考虑到长…  相似文献   

16.
《前线》1999,(3)
树立首都意识,是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与发展首都经济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也是全面做好北京市各项工作之所需。首都意识根源于北京作为祖国首都的性质和功能这一特定要求而产生的。牢固地树立首都意识,是北京市广大干部和群众对自己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与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联系最紧密的产业,农业生产就是对耕地资源的农业开发和利用。然而耕地的严重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改变农业生产方式,走循环农业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解决耕地资源的短缺与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当前又面临占地严重、人口膨胀和环境污染的三重压力。据统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镇的兴起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不仅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而且每年占地达 300~ 400万亩,与此同时,每年增加人口 1400万。以湖北为例,据悉,该省在暂短的三十年里共减少耕地 1000万亩 (约占耕地总面积 20% ),而人口增加 2478万人 (增加一倍 ),这样就导致人平耕地由 1949年的 2 17亩猛降至 1 02亩。更为严重的是这个问题仍在恶性发展。   面对城镇不断向农村延伸、耕地急剧减少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荷兰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国土面积仅有4.2万平方公里(不及四川的十分之一),人口1600万(不及四川的五分之一),其中农业人口近一半,人均耕地仅1.89亩,是欧盟成员国中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然而,荷兰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举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最近,笔者随有关方面组织的农业考察团来到荷兰,荷兰的设施农业、温室农业和花卉、蔬菜、畜牧三大强势产业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我国向农业现代化迈进中的制约因素,除国家(或地区)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影响外,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一)农村劳力转移的问题。这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根本性问题,我国农村现有劳力4亿多人,已转移到二、三产业1亿多人,还有3亿劳力主要在15亿亩耕地劳动,平均每人负担5亩,在目前农机基本上代替了役畜,代替了人力50%左右的条件下,北方单季种植每劳可负担10亩以上;北方双季种植每劳可负担6亩以上,南方双季稻种植每劳可负担4亩以上,农忙期间劳力基本平衡,稍有剩余,农闲期间有不少剩余劳动时间。当前的农业经营收入,按19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