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49年苏格兰兽医工作者观察到了羊只的衣原体性流产,1950年Stamp首次报道了从母羊流产病料中分离出鹦鹉热淋巴肉芽肿类的微生物,从而确诊了羊只衣原体性流产。之后,在欧洲巴尔干各国以及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美国、苏联相继报道了本病。 在国内,近年来在甘肃、青海、内蒙古和西藏的一些主要养羊地区所发生的羊只流产(有些地区主要为山羊),从中分离出布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等常见病原细菌的机率很低。另外根  相似文献   

2.
衣原体是一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分类学上属于衣原体目,衣原体科,衣原体属。属下分两个种,即沙眼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衣原体属于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病原。它能在人、各种哺乳动物和98种以上鸟禽类引起疾病。Stamp,McEwen和Nisbeth于1949年初次在苏格兰发现绵羊的地方流行性流产。Schoop和Kauker于1956年首先从流产的胎犊的胎衣中分离出了衣原体。GeNov于1961年报道了鹦鹉热衣原体对猪的病原作用。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报道了家畜的衣原体感染。我国对家畜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研究始于70年代。已先后在青海、内蒙、甘肃、新疆、云南等省区从羊的流产病料中分离到衣原体;在湖北从猪的流产病料中分离到衣原体。为了加强家畜衣原体病的防治工作,从1987~1990年结合畜禽疫病普查,我们对陕西省部分县、市、场的羊、牛、猪进行了衣原体感染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针对甘肃省羊群流产严重的病情,我们对不同地区6个县1047只绵山羊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弓形虫病感染率为17.19%(180/1047)、衣原体病为34.38%(360/1047)、布氏杆菌病未检出。弓形虫病和衣原体病并发感染为73.9%(133/180)。初步证明,甘肃省羊流产的病原为弓形虫和衣原体。  相似文献   

4.
动物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病原可通过病畜禽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流产胎儿胎衣在动物之间和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有的动物还可经呼吸道、交配等而传染。 (一)羊的感染 鹦鹉衣原体的羊衣原体株可引起羊的以流产为主的多种疾病。1981年在西苏格兰一群绵羊中有156只母羊发生流产,约占11.4%,Brodie等(1983)认为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流产期间和流产后的血样分析,大多数流产羊有高滴度的鹦鹉衣原体抗体。Martinov(1883)报道,在保加利亚15个地区的3808只绵羊中有1263只发生流产,补体结合试验(CF)所检流产羊中有653只是衣原体引起的,占52%,其抗体滴度为1:32~1:2048。Andreani(1983)对意大利部分省的绵、山羊流产作了流行病学调查,在7个省27群的440只绵羊中,衣原体阳性105只,占23.86%,群患病为23/27;并证明从法国进口的21只绵羊和3只山羊也患有衣原体病。Purohit等(1983)在对印度的绵、山羊衣原体性肺炎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应用衣原体疫苗预防山羊衣原体性流产病的效益方畴鑫(甘肃省华池县畜牧兽医工作站745600衣原体性流产是影响养羊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我国大部分地区如青海、内蒙古、新疆、云中图分类号V858.26收稿日期1996-12-16南、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区虽年年进行布病免疫,但在考核验收合格县的山羊群中,流产仍然存在。1984~1985年最为严重,乌什县阿合牙乡牧业队有怀孕母羊7000余只,1984年流产率高达80%;洋海乡,1985年山羊流产率为40%。温宿县恰西力克牧场,1984年流产率为55.9%;古力瓦提乡4大队6小队流产率达74%。库车县二八台农场,1985年流产率为67%。为搞清山羊流产病原,对本地区山羊流产胎儿病料进行了分离、鉴定及血清学诊断,其结果:病原体为羊衣原体,与兰州兽医研究所报道的羊流产衣原体相同。  相似文献   

7.
山羊流产对华池县养羊业的发展危害十分严重,据调查,1981~1986年全县山羊流产105614只,平均每年流产17602只,流产率高达20%~40%。特别是1984年,全县山羊流产32404只,流产率高达44.6%,给畜牧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本县山羊流产的主要病原是鹦鹉衣原体,还从少量病例检出了布氏杆菌病抗体(《中国兽医科技》,1990年第3期)。为了尽快预防羊流产,在基本确定病原的基础上,我们用山羊流产衣原体灭活苗和布氏杆菌弱毒苗进行了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用衣原体灭活苗免疫的羊群流产现象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能感染不同年龄、性别的绵羊、山羊,  相似文献   

9.
免疫酶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免疫化学测定技术。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人和畜禽的衣原体抗体的检测,只是近几年来才开展研究。自Lewis(1977年)报道了用ELISA法检测衣原体抗体以来。Evans(1982年)和Nancy J.(1983年)又分别报道了用ELISA检测人血清中衣原体抗体的试验,之后Evans(1983年)又发表了用ELISA法检测鸭血清中衣原体抗体的试验报告。他们通过ELISA与CF(补体结合反应)和MIF微量荧光试验)比较,认为ELISA是一种简单、方便、敏感的试验方法。用ELISA法检测羊衣原体抗体,在国内还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ELISA法检测羊衣原体抗体的试验。其结果:免疫及强毒感染山羊95%表现ELISA阳性;健康对照山羊均表现为阴性反应;从送检的流产山羊血清样品中,有61%查出了衣原体抗体。  相似文献   

10.
山羊衣原体性流产的血清学调查庄宗唐,刘伯庶,王琼秋,张家问,李永斌,王增华(云南省红河州畜牧兽医站蒙自661100)为了查明山羊衣原体性流产在云南省红河州的分布及危害状况,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1991~1993年我们对全州11个县(市)、32个乡镇、...  相似文献   

11.
鹦鹉热衣原体分子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衣原体 (Chlamydia )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微生物。衣原体与细菌的相似之处 ,表现在二者都具有RNA和DNA ,都具有由肽多糖构成的细胞壁 ,含有核糖体、多种活性酶和质粒 ,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 ,有的菌株有噬菌体 ;另一方面 ,衣原体又表现出与病毒相似的某些生物学特性 ,二者都能通过细菌滤器 ,都不能自身合成ATP ,只能从它们寄生的宿主细胞内获取 ,并在细胞内繁殖。动物衣原体病主要由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taci)感染所致。鹦鹉热衣原体能引起不同种动物的多症候群疾病 ,如母猪流产、死产、产弱…  相似文献   

12.
McEwen和Stamp氏等曾用感染羊流产衣原体的胎衣或羊流产衣原体接种卵黄囊繁殖后制成的灭活苗,接种羊只后可产生高滴度的补体结合抗体,如制成矿物油佐剂苗,1次皮下注射所产生的免疫力可持续3年。近年来,英、法以及苏联等国,预防羊衣原体性流产,仍使用卵黄囊灭活苗。 1981年起,我们在羊衣原体流产病原研究的基础上,用从甘肃和青海省分得的绵羊和山羊流产衣原体,试制成羊流产衣原体卵黄囊甲醛灭活油佐剂苗(以下简称灭活苗)。经过一系列的免疫试验证明,这种灭活苗,注射怀孕绵羊和山羊,均很安全,最小有效免疫量为1ml;免疫持续期和有效保存期,均在2年以上,按《羊流产衣原体卵黄囊甲醛灭活油佐剂苗制造及检验试行规程》(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3.
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Chlamydiapsittac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不同年龄、性别的绵羊、山羊均可感染发病。为了摸清军牧场畜群中羊衣原体病的流行情况。我们于1987~1989年,在畜禽疫病普查中,对驻甘肃、青海两省部队的羊群抽样进行了羊衣原体病的血清学检测。(一)材料与方法1.检验试剂与标准阳、阴性对照血清:均系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1)间接血凝试验冻干抗原(致敏红细胞),批号:8803。  相似文献   

14.
对河南省豫东 6个县的山羊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 ,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感染传播没有季节差异 ;集约化养羊的感染率比散养羊的感染率明显 (P <0 .0 1)高 ;隐性感染附红细胞体病的母山羊所产羔羊绝大多数发病 ,波尔山羊新生羔羊发病率明显 (P <0 .0 5 )高于杂交羊 ,极显著 (P <0 .0 1)高于槐山羊 ;长期在低洼潮湿环境中放牧的山羊感染率和发病率明显 (P <0 .0 1)高于在干燥环境中放牧的山羊 ;带毒针头可以传染山羊附红细胞体病 ;天气骤冷、阴雨连绵、羔羊断奶、过度拥挤等应激因子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用羊衣原体灭活苗预防山羊流产青海省互助县巴扎、加定两乡1995年的山羊流产率分别为52.26%和29.36%,平均为44.2%。经过251只2岁以上母山羊的血清检测,衣原体和弓形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0.2%和32.6%,二者混合感染率为19.7%。因无...  相似文献   

16.
1950年Stamp首次报道了羊衣原体性流产之后,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羊流产衣原体的发育形态。本文作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及血清学检查等项研究,于1980年认定在我国甘肃、内蒙古和青海等省(区)的一些主要养羊地区,存在着羊衣原体性流产。由感染衣原体的FL细胞培养物制片和鸡胚卵黄囊膜涂片,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  相似文献   

17.
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以流产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传染病。自1949年苏格兰报道以来,相继在苏联、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流行。我国内蒙、西藏、甘肃也有本病发生。为防治本病流行,我们于1987年对陕西省的甘泉、白水、乾县、千阳、汉中等县(市)进行了羊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8.
犊牛衣原体性支气管肺炎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某些株系引起的一种呈地方流行性经过的接触性传染病,以犊牛的发热、鼻炎、支气管炎、肺炎和腹泻为其主要特征。 (一)历史 1951年Jork和Baker在美国首先从罹病犊牛体内分离出衣原体。稍后,日本的Kiuchi和Omori(1953)从流行热病牛分离出了衣原体。Messier(1954)在意大利从罹患肺炎、肠炎犊牛也分离到了衣原体。Babudieri(1956)利用补体结合反应检查200头牛,有36头衣原体抗体阳性(1:4~1:512)。嗣  相似文献   

19.
对北京市周边6省份怀疑感染鹦鹉热嗜性衣原体的鸡鸭血清样品374份、病料81份,分别使用IHA诊断试剂盒、ELISA试剂盒以及抗酸染色试剂和荧光抗体诊断试剂进行了检查,以评价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家禽鹦鹉热嗜性衣原体的流行性。结果,上述4种试剂检测出的阳性率依次为24.9%、77.9%、18.5%和38.2%;北京市10份SPF鸡血清的抗体全部为阳性;患病肉鸡、肉鸭气囊样品,蛋鸡输卵管样品的检出率较高。表明,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家禽已经感染了鹦鹉热嗜性衣原体,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抗体染色法能分别提高抗体和抗原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部分地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病羊以体温升高、流鼻液、咳嗽、呼吸困难消瘦为主要特征。我国最早于 193 5年在内蒙古发现本病 ,后在甘肃、四川等地也发现本病。截至 1998年 ,贵州省尚未开展过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调查。为弄清本病在贵州省的流行情况 ,笔者对全省 9个地 (州、市 )的养羊专业户及羊场进行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学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从全省 9个地 (州、市 )、42个乡镇的养羊户和羊场随机抽样 ,采血 63 0头份 ,分离血清 ,置 -2 0℃冰箱保存 ,于 10d内用微量间接血凝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