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2,(16):15-16
就业对残疾人的意义绝不同于常人。首先,“政府救济只能保障基本生活,必须通过教育提高残疾人的素质,通过促进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逐步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生活水平的差距。”全国人大内司委有关机构的负责同志对本刊记者表示。更为重要的是,残疾人通过平等就业才能切实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公平与尊重,进而重拾生活热情。  相似文献   

2.
两种残疾观 以前残疾观 我们生活在以健全人为主体的社会.周围多数是健全人,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站在健全人立场来看待残疾人。首先看到他们身体的损伤状况,许多人听不到美妙的声音,看不到多彩的世界,无法像健全人一样自理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3.
总有人问我:突然从健全人变成残疾人,你是怎么接受这种变化的? 而我总对他们说:不过是换了一种身份,我还在继续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当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的火炬熄灭的时候,寂静的跑道仿佛给这场盛会划了一个完满的句号。被健全人视为弱者的残疾人运动员,以其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精神风貌,以其惊人的、顽强的拼搏精神,形成一股强烈的冲击波,撞击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意识到,同在蓝天下的残疾人,有权力与健全人一起享受社会文明。残疾运动员的拼搏精神激励着健全人,净化了健全人的心灵。应该说,他们参与的是精神文明的建设。随着“远南”运动会的结束,人们对残疾人的谈论会越来越少,激动的情绪会渐渐平息。然而,残疾运动员给社会留下的财富和给人们思想上的震撼是永存的。对于中国5000多万残疾人来说,由于健康的、经济的、社会的种种原因,他们不可能全部成为竞技运动员。那么,日常的残疾人体育运动开展得  相似文献   

5.
大家好!我叫张银良。作为残疾人,我做了许多健全人做不到的事情;作为残联理事长,我把从一个残疾人工作底子薄、欠账多的驻马店市,改变成为了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市!  相似文献   

6.
喜讯从安徽大地传来——残疾人将和健全人一起同步达小康。我们常说,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能说我国已全面实现了小康。到底如何使残疾人同健全人一起奔小康,有的地方已作为奋斗目标提出,有的地方已采取  相似文献   

7.
茂名现有残疾人26万多人,收听电台广播是许多残疾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他们通过收听广播获取信息,娱乐身心。茂名电台应广大残疾人的收听需求,于2003年10月创办了粤西地区第一个残疾人专栏节目——《美丽人生》。该节目面向广大残疾人,架起残疾人和健全人空中沟通的桥梁。《美丽人生》以现场报道、录音采访、直播室嘉宾、听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成年残疾人教育现状及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北京市残疾人家庭收入在1000元/月以下的,占抽样调查的76.1%,月收入2000 元以下的家庭占93.9%。残疾人家庭一般属于困难家庭,根本无力支付高等教育学费。残疾人因自身的障碍, 知识面狭窄,思路不够宽广,这已和健全人拉开很大差距,若不多学习一些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无法和健全人一起竞争,无法立足社会。就是有机会,没有抓住机会的能力也是枉然。  相似文献   

9.
《中国残疾人》2009,(11):14-14
美国政府发布的一项调查说,残疾人成为暴力犯罪的受害者的可能性比健全人高出百分之五十。这项调查显示,残疾人更容易成为暴力犯罪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10.
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耍比健全人艰辛得多,而要获得成功,更得付出比健全人多几十倍、几百倍的努力.在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城有一家陈霖盲人按摩店,店主陈现金虽然双目失明,却凭着自己的不断奋斗,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残疾人就业概况残疾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由于自身的缺陷而不能和健全人一样方便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从而导致了他们社会地位的低下和生活的贫困。就浙江省的情况来看,全省共有200万残疾人,截止1999年底,仍有14.5万残疾人尚未脱贫。贫困残疾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42%,残疾人已成为目前我省的主要贫困人口。为了保证我省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应该把社会发展摆在重要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残疾人》2009,(4):37-37
1980年前后,“融合舞蹈团”在国外开始出现,这种肢残人与健全人在一起进行舞蹈的形式,就是现代轮椅舞蹈的前身。轮椅舞蹈的理念之一就是“融合”,让健全人舞者与残疾人舞者在轮椅舞蹈的形式中相互配合,消除肢体残疾所带来的隔阂,通过轮椅的操控与肢体的训练使残疾人舞者完成赏心悦目的舞蹈动作。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5164万残疾人中,非智力和精神因素的残疾人有3953万人,占76%。这些残疾人有正常的思维能力,有丰富的情感。他们渴望社会对他们理解并提供帮助,但他们又不需要怜悯;他们有极度的自卑心理,但他们又拼命为实现与健全人"平等的价值"而拼搏。大部分残疾人就是在这种矛盾和困惑交错的心理状态中,艰难地生活着。笔者多年从事基层残疾人工作,对残疾人的心态变化作了些尝试性探索,现予笔录。一、非智力和精神因素残疾的人一般心态和心理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4.
随着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的深入人心,残疾人的就业队伍在短短几年间迅速扩大,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形成了一种反差,一些健全人不无感叹地说,“现在残疾人比我们这些好手好脚的人更好找工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但并不表明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相似文献   

15.
广大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数还生活在贫困温饱线上,如何让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同健全人一样奔向小康?这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河南省驻马店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残联组织,把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点,以做好“联带帮扶”作为抓手,使残疾人的职业培训、创业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出去旅游,对健全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件拎着包跨出家门的事情,而对于很多残疾人来说,他们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除了经济压力外,身体能否承受,无障碍设施是否齐全,甚至街上会不会有异样的眼光和小声的议论,都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这一切让残疾人旅游,成为奢侈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1987年,我还是一个23岁的年轻人,那一年我大学毕业,成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的一名教师.在这里我需要解释一下,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的学生都是健全人,毕业之后,他们将成为残疾人的老师.作为残疾人老师的老师,老实说,我当时一点也不知道残疾人对我将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8.
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事制度和大学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残疾人和健全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政府、社会虽然给予残疾人很大的关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残联系统也积极协调,但残疾大学生要实现就业仍然有相当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书摘     
从健全人的角度看,残疾人似乎在生活上最需要帮助,所以更多的是把他们作为救助的对象来资助,而忽视了在精神层面上的平等支持,这实质上仍然是一种歧视。就残疾人所处的困境而言,他们对于来自各方面的照顾自然是需要的,但出于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在内心深处则会把这些看成是怜悯和施舍,而越是这样,他们就会愈加感到自己的卑微。在谈到残疾人最需要什么的话题时,一位残疾人说:"当那些志愿者来给我送点米面或者帮我推一下轮椅的时候,我的确很感激他们,但当我提出  相似文献   

20.
晚上孩子睡着后闲来无事,经常拿着手机和朋友们聊聊天,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个济南地区的残疾人交友群,便加入了进去.群里的成员大都是残疾人,还有一部分健全人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进来,听说只要残疾人朋友有什么需要,一个电话他们就会尽最大的能力给与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说实在的,之前也在普通的群里聊过天,不过都是一些打发时间的闲聊,像这种实实在在为残疾人朋友提供服务的公益性群体还是第一次碰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