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少洪 《传承》2010,(33):138-139
现代残疾人社会福利重视残疾人自身发展,倡导残疾人自立,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权的实现。我国残疾人的平等就业权得到了《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的确认,但是我国残疾人在实现平等就业权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加强对残疾人平等就业权的保护,我国应当完善残疾人平等就业立法,加大对残疾人就业的行政扶持力度,并扶持加快福利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赵春力 《前沿》2012,(22):74-75
随着社会进步,我国有关残疾人事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在十一届人大会议上,重新修订了《残疾人保障法》并审议通过,这对改善残疾人生活物质条件与社会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我国的残疾人保障法律建设时间较短,在很多方面还不是很完善,其中,有关无障碍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尤为缺失,为进一步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缩短残疾人与非残人在生活及社会水平间的差距,全面发展残疾人事业,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体系很有必要,本文就有关残疾人的无障碍权益保障法律的完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残疾人作为公民,其权利本应该受到法律保护。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残疾人群体受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素质进一步提高。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来看,残疾人受歧视和受教育"边缘化"的现象仍然很严重。残疾人是一个困难群体,需要我们特殊的关爱和支持。因此,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从法律上给予保障和完善,从而在社会实践中给予很好地落实。  相似文献   

4.
加大对残疾人的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雨田 《人权》2002,(2):20-21
中国政府重视对残疾人权益的保障。2001年,制定实施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确定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和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为重点,规划了“十五”期间残疾人事业的任务目标和主要措施。同时,国家加大了对残疾人权益的法律保护,除《残疾人保障法》外,已有近40部重要法律在相关的条款中规定了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内容。残疾人法律  相似文献   

5.
《中国残疾人》2007,(4):10-11
一、概况国外有关残疾人就业和其他相关权益保障的立法,始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发展完善起来。1920年美国制定的《职业康复法》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针对残疾人就业方面的法律,此后残疾人就业立法普遍得到各国的重视,到了20世纪中叶,开展残疾人就业立法已成为世界各国保护残疾人基本权益的重要手段,残疾人就业保护制度也日臻完  相似文献   

6.
四个维度分析武汉高校残疾大学生权益保护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高校残疾大学生权益的法律保护这一课题,对武汉市各高校、湖北省残联、省教育厅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发现残疾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仍然受到社会的不公平对待,有关法律制度在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去年暑假我去美国探亲。在短短一个月里,我走马观花,耳闻目睹亲身感受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美国社会对残疾人的照顾和保护。在去美国之前就听说,美国的助残设施非常健全,残疾人日常生活可以像健全人一样方便。到达美国后才对此有了真实的体会。刚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残疾人的法律意识,9月15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残联特邀杭州市残联法律顾问何肖龙律师为残疾人作了一次法律知识讲座。何律师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事例,向残疾人解释了什么是法和如何守法,以及如何运用法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本刊记者 《人权》2007,(2):36-39
2006年12月13日,第61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审议并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为了保护残疾人权利而专门制订一部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这在联合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和促进残疾人人权及发展而做出的最新努力。2007年3月30  相似文献   

10.
9月16日下午,中国残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王乃坤在中国残联会见了由朝鲜保护残疾人联盟副委员长金文哲率领的朝鲜保护残疾人联盟代表团。王乃坤指出,中朝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两国在残疾人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符合两  相似文献   

11.
《中国残疾人》2013,(1):6-6
日前,国内首份《残疾人权利公约》社会知晓度调查报告发布,报告显示,超过40%的残疾人从来没听说过《残疾人权利公约》。据了解,《残疾人权利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个旨在全面保护残疾人权利的公约,中国2007年3月30日签署了《残疾人权利公约》。  相似文献   

12.
残疾人由于身体原因,就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及压力,各地残联组织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就业竞争力。目前,我国残疾人的职业技术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要从根本上提高残疾人的教育质量,需要加强宣传和动员、改善培训课程。为此,文章从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的重要性入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系统地阐述了优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农村残疾人是社会中长期存在而又不具备竞争能力的一个比较大的特殊弱势群体。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残疾人生活保障长效机制,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本质体现,是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关键之所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2月,第六十一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部为保护残疾人权利而专门制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和促进残疾人权利而做出的努力。中国是《公约》最早发起国之一,并于2007年3月首批签署《公约》,2008年6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公约》。2010年8月,按照《公约》有关条款规定,中国首次向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递交履约报告。  相似文献   

15.
关于残疾人就业,有两条众所周知,其一为就业大环境形势严峻,其二为残疾人在这环境中处于相对弱势。因为相对弱势,所以需要扶持,甚至保护。同是经济较发达的广东和浙江,在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方面,有各自独到的探索和经验,浙江的陈漭先生与吕明晓先生在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机制建设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而广东的古念群先生则提供了一套几乎可以拿来就用的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完整程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积极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小蕾 《人权》2011,(4):43-47
2006年12月13日,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人类历史上首部为保护残疾人权利而专门制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和促进残疾人人权而做出的最新努力。《公约》明确规定了残疾人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以及公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权利,强调缔约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切实享有各项人权、尊严和自由。  相似文献   

17.
麻晓芳 《人大论坛》2014,(10):30-31
最新制定《贵州省残疾人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省人大常委会本届任期内一项重要的立法工作任务。2014年5月17日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批准了该《条例》,已于201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的社会群体,关爱残疾人,保障残疾人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宪法和法律的要求。贵州共有残疾人254万人,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的筹距,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措施还有待完善,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医疗卫生、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歧视和侵害残疾人的现象亦时有发生。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帮助,直接关系到每一户残疾人家庭的幸福,也最能够体现社会和时代的文明。  相似文献   

18.
由于自身存在功能缺陷,残疾人在交往、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其各种合法权益容易受到忽视甚至是侵害,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更需要得到法律的保障和全社会的关心、帮助。笔者作为省残联的残疾人维权工作者,现将维权工作中遇到的情况、问题和思考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19.
6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批准了《残疾人权利公约》。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认为,批准该公约,有利于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尊重残疾人权利和尊严的良好风气,有利于保护社会困难群体、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残疾人权益,有利于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符合中国利益和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残障人生活最受关注的一年,春节联欢晚会一段“千手观音”胜过千篇万篇残障权利启蒙文章。残疾人是我国社会中的特殊而困难群体。我国现有6000多万残疾人,占总人口的4.9%。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然而社会上仍有些人对此有偏见和歧视,与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形成强烈反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于1990年12月28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自1991年5月15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建国以来制定的第一部关于残疾人的法律。它将残疾人作为特定的对象,通过特殊扶助给予保护,以便减轻或者消除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使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得以实现,使社会成为“人人共享”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