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勤娅 《前进》2004,(9):43-4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当今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其中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目前,在我国农民收入方面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农民收入偏低。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622元。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1997年到2003年的7年中,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始终没有超过5%。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1997年二者差距为2.47:1,到2003年扩大到3.24:1,实际差距可能更高。因此,提高农民收入应针对性地从五个方面入手:1、鼓励外出务工。鼓励农民外出务工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战略性举措。从目前来看,外出务工对…  相似文献   

2.
郭跃华 《创造》2003,(1):27-28
农民收入下降的基本原因 1、农产品供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幅放慢。 过去农民的主要收入靠粮食和政府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随着市场需要的变化和供大于求矛盾的出现,农民收入受到影响。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的难点问题,以云南为例,农民收入水平比1952年提高23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进步成就显著,但在总体上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有较大差距。至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为1488元,只相当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65%,居31个省市区的第27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县尚有43个,占全省县区市数的33.6%,最低的县只有4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减去人均生活费支出  相似文献   

3.
促进农民增收历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就业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积极就业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民就业创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民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据统计,2011年,福建省农民人均纯收入8778.6元,其中,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889.5元,增长25.7%,拉动农民收入增长10.7个百分点,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8.8%;占农民收入的比重44.3%。2011年,也是福建省1999年以来首次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的一年。为此,近期记者围绕拓宽就业创业促增收的主题,专访了福建省人社厅就业与失业保险处处长魏香金,并联合深入南平建瓯、龙岩长汀等地调研了解基层的典型经验。  相似文献   

4.
《江西政报》2006,(6):1-1
“十五”期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由2000年的2135元增加到3266元。年均增长8.9%。比“十五”计划目标2930元超过336元。可以说,我省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农村形势,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农民收入的增长,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抓好“三农”工作,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民俗旅游在解决山区半山区农村稳定、农业结构调整、农民致富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北京市昌平区通过大力发展山区民俗旅游业,为解决“三农”问题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民俗旅游脱贫穷北京市昌平区的民俗旅游业从1998年开始,经过多年努力,2003年全区民俗旅游单位数量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区民俗村总数达到50个,安排转移劳动力2000多人,实现旅游收入4129.2万元,同比增长154%,户均收入由1998年的2000元增长到2.9万元。发展民俗旅游业给昌平山区的农民带来了显著变化。促…  相似文献   

6.
赵春雷 《前进》2004,(5):37-38
近三年来,太谷县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结合本县实际狠抓农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使农业级次提升明显,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03年,全县农业经济总收入达38.99亿元,同比增长11.7%;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  相似文献   

7.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努力减轻农民的负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桐庐县根据本地实际,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收到了良好效果。2004年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4864元提高到6231元,增长幅度达28.1%。(1)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取得的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2002年起,桐庐县开始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先后取消了屠宰税、农村劳动积累工、五项乡  相似文献   

8.
邓光羽 《湖湘论坛》2003,16(3):39-40
湘西州八个县市 ,不论是农业人口还是地理环境 ,甚或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都大致相同 ,因此 ,本文拟以保靖县为个例来探求湘西农民增收的路径。  一、“九五”期间保靖县农民收入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九五”期间保靖县农民收入增长有四大特点 :一是增长较快 ,但却呈现出前高后滞状态。保靖县 1995年农民纯收入是 76 2元 ,到 1997年达 10 6 2元 ,净增 30 0元。而 1998年却又下滑到 96 2元 ,2 0 0 0年也只有 10 36元 ,低于1997年。二是收入增长但收入差距与全省和全国越拉越大。“九五”期间保靖县农民纯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 6 3%…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列为“十一五”期间六大任务之首,强调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能否解决“三农”问题确实关乎我国全面小康的实现,关乎我国现代化的实现。2004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是41.2%,即是说中国绝大多数的人口在农村,农民是比较大的群体,也是收入比较低的群体,尽管改革开放后农民的收入有明显提高,温饱问题解决了,但城乡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2004年中国农民的人均收入是3000元,而城市居民收入则达9400元。建设社…  相似文献   

10.
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十条途径王梦飞,薛云伟近几年来,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越来越突出。1992年人均收入58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6元;1993年人均收入69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5元。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慢,一是限制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强农惠农是中央高度重视的战略部署。自2004年以来,中央已连续多年以"一号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意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从笔者在四川的调研来看,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在各地得到了较好落实,广大农民从真真切切的实惠中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惊喜和温暖。在西充,2009年农民政策性补贴收入为人均年收入贡献了101元。在旺苍,从2006年到2009年的四年时间里,在农民收入的增加部分中政策性补贴收入所占比重从10.8%上升到34.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按统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三农”问题的症结之一。谈农民增收,不是看短期的因素以及一些应急的措施导致的收入增长,而要看长远的、深层次的制约因素。“三农”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的矛盾,“三农”问题的根源不在农村,而在于宏观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取向。特别是“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于农村剩余劳动的有效转移。本文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并对其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杨文宪 《前进》2004,(3):15-16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为重要的一项指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村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农民收入逐年增长。2003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99.4元,较1978年的101.61元增长21倍,年均递增13.9%。纵观25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的态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高速增长阶段(1979—198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普遍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国家逐步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使得农民收入迅速增长,农村经济高速发展。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8.78…  相似文献   

14.
徐晓青 《群众》2006,(8):42-43
近几年来,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央连续三个1号文件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76元,比上年增加522元、增长11%。事实上,促进农民增收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  相似文献   

15.
增加农民收入 ,是开拓农村市场的治本之策。如何才能有效地遏制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势头 ,使农民收入得到较快较稳的增长?措施很多 ,本文只从价格角度进行探讨。一、农民收入现状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62元 ,剔除物价上涨因素 ,比1978年净增3 57倍。我国现阶段农民收入状况是 :第一 ,相对于城镇居民收入而言 ,农民收入增长较慢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1986 -1998年的13年间 ,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 7 % ,比农民年均…  相似文献   

16.
潘云 《前进》2004,(3):17-18
一、现阶段我省农民的收入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1978年到2003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1元提高到了2300元,增长近23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1999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当前我省农民收入增长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的绝对收入水平低,且增幅下降。2002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49.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2475.6元低325.7元,比广东、浙江等发达省份低1500元左右。2003年我省农民…  相似文献   

17.
邵峰 《今日浙江》2008,(14):46-47
过去的5年,全省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积极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促进了欠发达乡镇的加快发展和欠发达乡镇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2007年,361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以上;80%以上的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18.
浙江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岁末年初,盘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加大支农力度,公共财政更多地向“三农”倾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无疑是2005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章。在自然灾害频发、要素供给短缺的情况下,2005年我省依然实现了农村和农民收入持续较快的增长,预计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可达6660元,实际同比增长6.4%。这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是分不开的。有关人士介绍,2005年是教育、卫生、文化等投入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变化十分显著的一年。10个方面实事多数和“三农”有关2005年2月27日,在省十届…  相似文献   

19.
全力推动“三农”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也是最根本的任务是推动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我们高淳县始终坚持以富民引领“三农”发展,努力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富裕农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33元,同比增长14.7%;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378元,同比又增长了16.6%。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着重致力实施“2411”农民增收计划,即抓好两个调整、四个培育、一个保障、一个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前,海南纯农业人口比率仍然很高,在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还处于落后的农业耕种阶段,农业产出效率低,“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农民要致富,必须从传统农业中走出来,让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向非农业要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传统农业生产收入难有大的增长。海南人均耕地面积较东部沿海省份多穴2002年海南为1.42亩,浙江为0.68亩雪,但人均G D P为752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穴8156元雪,更低于东部沿海各省穴浙江为16776元雪。这说明海南省人均耕地多但并不创造更多的G D P。囿于农业生产难以提高农民收入,目前粮价已基本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