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了邓小平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它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权的本质及其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文化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坚持、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相似文献   

2.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同中国农村的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指导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科学理论,即邓小平农村文化建设思想。这一理论蕴藏着丰富的和谐社会理念,对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和谐文化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系统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邓小平的民主思想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里,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一重大问题,构建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价值目标,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本文拟撷取邓小平民主思想的几个方面来探讨其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一、建设高度民主目标的思想,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方向即是目标,是指引行为的明灯…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领导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这一伟大实践产生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观.这一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坚持了从中国实际出发,用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动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围绕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对“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深刻阐述,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这一理论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作用、途径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6.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和基本经验为背景和视角,介绍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认识,同时从经济建设、政治发展和思想文化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探索。阐明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的相互关系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奠基人,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开创者。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他针对"文革"时期的失误,实现了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综观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关于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研究,国内学界对邓小平社会主义观、邓小平社会主义理想观、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邓小平理想观、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等相近提法作了探讨,认为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并指出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是走好中国道路的前进指南。国外学者研究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主要关注邓小平是否继承了毛泽东时代的社会理想,邓小平建设理想社会的路径是否偏离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社会理想观是否落入了平庸的实用陷阱。国内外对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的研究,深化了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内涵,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科学地总结了十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民族人民全面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和概念,汇集了邓小平同志在形成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最重要、最富有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20世纪二十年代列宁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探索,提出商品、货品、市场以及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开创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河;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邓小平继承列宁这一经济思想,继续深入研究探索,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历史性飞跃.本文拟对两位伟人的这一思想进行比较,以增强人们对我国现阶段的认识,从而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