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物品的供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特别是随着农村现代化的逐步展开和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行,公共物品的短缺必将进一步凸现。如何规避短缺困境,不断扩大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本文探讨的主旨。1.农村公共物品短缺现象的分析。公共物品是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物品。其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即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物品获得利益,或虽经技术处置可具排他性,但成本太高而导致经济上不可行;非竞争性,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每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外部…  相似文献   

2.
农村税费改革,被称为继农村土地革命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村“第三次革命”,从实施以来,在广大农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滞后,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陷入窘境。如何在农民负担减轻和基层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为农村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关键在于体制创新和加强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发展,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在筹集途径、决策机制和供给结构等方面存在问题,应该加强政府供给,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物品.  相似文献   

4.
农村税费改革方案在试行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 ,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只有依靠公共权力组织———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 :提供农村中的公共物品、评定政府行为效果、切实保障农民权利、加快县乡机构改革、建立依法治税体制、增加农民收入 ,从根本上保障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促进乡镇政府转型 构建惠农型政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政权结构的基础层联结国家-农民关系的纽带,乡镇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居于关键地位。文章论述,农村税费改革标志着“汲取型政府”的终结,这为乡镇政府转型提供了历史机遇。然而,乡镇“悬浮型政府”的存在,又为乡镇政府转型设置了巨大的障碍。乡镇政府转型的目标,就是在农村建立一个“惠农型政府”,实现乡镇政府“汲取型政府”的到“惠农型政府”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农村税费改革是继土地改革,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之后农村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必然会对农业和农村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乡镇党委、政府如何尽快适应税费改革后的新形  相似文献   

7.
乡镇政府决策的主要特点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村社会生活行政泛化的特点,使得乡镇行政决策成为各种政府决策中最为普遍的一种。行政化特点在乡镇行政决策中表现得非常突出:1.行政决策的普遍性。针对农村社会生活中的大量事务,乡镇政府必须以各式各样的政策进行统一规范。而农村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使得乡镇行政决策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作为公共物品的公共政策在农村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乡镇政策一旦制定出来,就会对许多农民的生产生活发生影响。农村公共物品还具有强制性,消费主体必须强制地接受消费,不论个别主体是否具有这个意愿,都必须遵从。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公…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而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和政府责任缺失导致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这不仅降低了农民生活质量,加重了农民负担,加大了城乡差距,而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体系,以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9.
改革农村税费制度,推行农村费改税,规范农村收费行为,对于贯彻中央减轻农民负担的精神,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农民问题,加快我市农业和农村跨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政府体系中的最基层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通过湖北省丹江口市土关垭镇的实地调查,分析乡镇政府在公共品供给中的存在问题。现实中,乡镇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还存在着职能困境、体制困境、能力困境,要提升乡镇政府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需紧密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站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上探寻路径,从转变政府职能,厘清政府间事、责、权关系,改革财税体制,加强乡镇政府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着力,进而为提升乡镇政府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