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达故居     
从永州市冷水滩区车行10余分钟,船行10余公里,到达城郊南部岚角山镇油榨头村,村口不远,一栋湘南清代晚期典型农家四合院的百年老屋,就是李达故居。故居座西朝东,系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60平方米,前后两进,第一进为门楼,第二进为正屋。李达父亲李辅仁先生70岁寿匾悬挂于正屋中堂后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9,(3)
正李达是中国共产党重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教育家,中国近代以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研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名家大师之一。李达故居,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街道油榨头社区六组。故居房舍为湘南地区清式砖木结构四合院落。由门楼、正堂屋、南、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们在江永县源口瑶族乡小河边村退休教师石焕斌家中,征集到了李达于1940年写的一首诗。李达系湖南零陵蔡家铺人。1920年夏季,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一大、二大代表,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1923年秋脱党后从事教学和马列主义理论研究工作。1940年春,因抗日战争影响辗转回到故乡——零陵。在零陵与原永州中学同学郑桂芳相会,并在其家住宿几日。老同学相会,促膝谈心,百感交集。是年秋,李达应聘到广东中山大学教  相似文献   

4.
严农 《党史文汇》2005,(3):25-29
特殊"房客" 1946年的春天,符定一终于踏着春天的新绿,回到了阔别3年多的北平.自己昔日在北平的小巧幽雅的四合院,已经被日军破坏得满目狼藉,他只得另外租赁了一位熟人的一座较大的四合院.  相似文献   

5.
读刊卡片     
在中国共产党内有两位李达,一位是战功卓著的李达上将,一位是参加过中共一大、建国后担任武汉大学校长的哲学家李达。人们把他们称为文李达、武李达或李达校长、李达上将。 1958年春,《红旗》杂志筹备创刊,召开第一次编委会时,担任编委的李达校长没有到会,不是编委的李达上将却来参加了。主持会议的邓小平总书记  相似文献   

6.
沿着北京城西行,我驱车来到坐落于颐和园附近的挂甲屯。当我缓步踏入这座四合院时,一种酸楚、凄凉的气息顿时笼罩在我的心头。近40年前,在这个小院曾经居住过一位开国功臣、元帅、我的老领导彭德怀同志。1959年庐山会议后期,他错误地被批判。不久,被迫从中南海...  相似文献   

7.
近四十年来,学界关于研究李达的学术史脉络大致分四阶段:1978年—1990年为起步阶段,建立李达研究的基本架构,基本解决李达历史地位及评价定论;1990年—2000年为初步拓展阶段,加强李达信仰及精神品质的研究;2001年—2010年为持续深化阶段,侧重结合现实研究李达;2010年后为整体综合和系统研究阶段,在多领域特别是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跨学科研究方面有深入。  相似文献   

8.
在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13名代表中,有位典型的学者型人物,他当时与湖北籍的李汉俊代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参会,那年他31岁。他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湖南籍人氏李达。李达因个人书生意气,曾两次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是在1920年夏入党,1923年秋退党;第二次是1949年12月入党,1966年8月25日,在李达去世的第二天,李达被党组织开除出党。第三次入党是在李达去世14年后的1980年1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中共湖北省委的决定,为李达平反昭雪,恢复党籍。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共产党内,有两位李达,即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国后担任武汉大学校长的哲学家李达和战功卓著的李达上将。人们一般把他俩称为文李达、武李达或是李达校长、李达上将。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刘邓中夹不进一个顿号,那么,刘邓旁边同样也缺不了一个人——李达。 纵观李达的戎马生涯,他在长达30年的参谋长职位上,一半多的时间是在刘邓身边为之运筹帷幄。 (一) 李达原名李德三,1905年4月19日生于陕西省眉县崖下村。1926年在甘肃平凉考入冯玉祥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毕业后任排长、连长。1931年12月随赵博生、董振堂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9月由王震、甘泗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达  相似文献   

11.
一座城的记忆,储存在她的建筑里。北京城的记忆,储存在皇城脚下的四合院里。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2月15日,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湖南省永州市委联合举办的纪念李达同志诞辰120周年——李达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术研讨会在李达的家乡湖南省永州市召开。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和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志初出席  相似文献   

13.
支持农民武装斗争一九二七年春,李达在长沙与谢觉哉、郭亮等筹办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省党校,唐生智遥领校长名义,谢觉哉任秘书长,李达任教育长。李达动员了不少要求革命的青年报考党校。党校实际上是为土地革命培训干部。不久,发生了“马日事变”,李达从长沙乘船逆湘水而上,于六月十三日抵达家乡  相似文献   

14.
《湘潮》1990,(12)
为纪念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中国共产党发起人之一的李达诞辰100周年,由冷水滩市和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湖南省社联、湖南省哲学学会、湖南省党史人物研究会、湖南大学发起,于1990年10月20日至21日,在李达的故乡冷水滩市举行了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90多名教授、学者参加了座谈。座谈会后,与会代表参加了冷水滩市召开的纪念李达诞辰100周年大会,并参观了李达旧居及其生平事迹展览。座谈会上,与会同志缅怀了李达生平,以及他作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教育家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大家认为,在李达坎坷而又丰富多彩的一生中,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贞不渝。  相似文献   

15.
朱江 《当代贵州》2013,(18):32-33
黎平县位于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地处侗乡腹地。黎平历史悠久,自宋代始就有建制,明洪武十八年(1385)设五开卫,永乐十一年(1413)设黎平府。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保存完好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古城翘街里的一座座四合院、会馆、孔庙、城门等印证和记录着这座古老城镇的历史记忆。绿色是黎平最亮丽的色彩。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的支持下,黎  相似文献   

16.
黄祖洽 《湘潮》2011,(11):1-1
1924年10月,我出生在湖南长沙市稻谷仓11号一个小四合院。父亲在旧制中学毕业后,从祖父命,入法政专科学校学习并进入司法界谋生。  相似文献   

17.
在湘中资江与澧水汇合之处,有一个青山绿水环抱的小山村,这就是新化县琅塘镇澧溪村。一进村,便可见到一座白色护墙的四合院,这便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文学家成仿吾的故居。1897年8月24日,成仿吾就诞生在这个院里。  相似文献   

18.
李达将军,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在战争年代他是个英雄,但人们很少知道他严于律己、严于教子的故事李达(左一)与刘伯承、邓小平等在一起国庆前夕,在共和国将军李达的故里———陕西眉县横渠镇崖下村,将军的长子,今年已74岁的李如龙讲述了父亲李达严以律己的一串往事。1926年初,由于对土豪劣绅欺压百姓、横行乡里的行为极为不满,21岁的李达决心为穷苦人寻找一条光明大道,他告别了妻子,毅然离开了故土,投考…  相似文献   

19.
吕芳文 《湘潮》2005,(4):1-1
李达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是毛泽东的诤友、密友。党的二大后,李达因与陈独秀发生矛盾,愤而离开党的组织,但他长期在敌对势力和白色恐怖的重重包围之下,始终坚持为党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1949年12月,在毛泽东的安排下,经刘少奇介绍,由毛泽东、李维汉、张体学等人作历史证明人,党中央批准李达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修正错误,这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李达始终坚持不渝。20世纪50年代末,李达在武汉大学任校长。其时,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已…  相似文献   

20.
1966年7月17日晚,中共湖北省委在东湖召开常委会,会议通过了《关于开除混入党内的地主分子李达党籍的决定》,随后身为武汉大学校长的李达多次被强迫拉去参加批斗会。8月24日,李达在医院含冤死去,享年76岁。在中共"一大"上,李达当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成为中共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毛泽东曾称赞他是理论界的鲁迅。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让我们重温历史,揭开这位中共"一大"代表76年人生岁月留给我们的一系列研究中的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