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制定我国政党法加强和规范党的领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世界范围看,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政党制度,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本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各国以宪法形式确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中的地位,我国1982年宪法亦不例外.1997年,党中央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并载入宪法,但规定过于原则.建议制定政党法,明确规定党的性质、地位等问题,以加强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2.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一致的。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一致性表现在法律的本质与政党的功能相互为补,法律是政党对人民意志的凝聚和条文化表达,党的领导则是实施依法治国的政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组织、思想优势,为依法治国提供政治方向,奠定社会基础。在依法治国的语境下,更需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党的建设来保证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党政关系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联平 《前沿》2005,26(5):41-44
中国党政关系问题, 是个老问题, 也是个新问题, 更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造成我国党政关系问题的原因很多, 这方面的分析也较多, 诸如历史的、传统文化的、政治体制的等多种原因。正确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历史现实, 分析比较中西政治制度包括政党制度的异同,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问题。中国新型的党政关系应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 完善根本制度建设, 既坚持党的领导, 又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  相似文献   

4.
魏晓文 《前沿》2011,(7):4-8
优化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民主价值是有效应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推进中国和世界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党建科学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面对国内形势新变化和当今世界政党发展的新趋势和民主化浪潮,挖掘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民主价值,探究其发展趋势,展现中国政党制度特色和优势,对优化执政党与参政党互相监督的良性互动关系、优化党的领导与促进多党合作的党际和谐关系、优化政党制度民主建设与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相互促进关系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政党制度与宪法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我国现行宪法及其修正案确认了政党的宪法地位。但我国政党制度长期在习惯法的层面运作,不适应新形势下对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制定专门的政党法,实现政党制度的宪法化。  相似文献   

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建立的过程和条件来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其亦有重大贡献。中国政党制度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就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作,其主要架构和原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多党合作,而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理念的萌芽、作为中国政党制度雏形的"三三制"实践,都受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型政党制度根植于中华文明沃土,具有鲜明的内蕴和外显优势。当前实现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主要基于三个过程交互展开,即执政党“主导型”制度优势转化过程、参政党“参与型”制度优势转化过程和党际间“协作型”制度优势转化过程。但新型政党制度在制度认知、制度体系、制度执行和执行评价等层面上面临的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其优势转化的关键性因素。立足制度优势转化目标,可以从四个层面破解新型政党制度面临的制约性因素,即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创新优化新型政党制度体系,强化新型政党制度执行,构建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在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底色、人民主体的价值取向、多元主体协商合作的运行逻辑和包容差异的结构特性等方面高度耦合。两者呈现出双向塑造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巨大优势和强大功能,它为国家治理提供制度供给、制度动能和制度效能,另一方面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成果为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落地和优化发展提供实践平台、评价依据、价值导向和促动机制。两者的高度耦合与互动融合关系决定了新型政党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存在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政党领导制度化是执政党的一条重要的执政规律。中国共产党要走政党领导制度化的道路必须明确政党领导制度化的标志,总结政党领导非制度化的教训,实现党的领导法制化、党政关系制度化、党内关系规范化和执政党与参政党关系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 ,正是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内在要求和基本特征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1.
政党和政党制度是现代各国政治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政治现象.当前,在我国政党制度研究领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用了西方学者区分不同政党制度的标准系统及其相关结论.结合西方政党制度类型研究的理论探讨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归类问题进行重新的思考和比较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简单拒斥或者尤条件接受西方有关的分类方法和指标体系,都是有失偏颇的.应当在深入考察政党制度分类基础问题的条件下,结合我国政党和政党制度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作出新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形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根本特点,也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特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我国的政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制保证,也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法制保障和多党合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世界政党的发展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政党的格局、各国政党的建设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有些发展变化对我国政党制度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我国的政党制度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和挑战.我们要认清形势,迎接挑战,解放思想,努力创新,坚持、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4.
董力 《求索》2007,(9):81-82
政党制度是民主宪政发展的产物,促进了民主宪政的发展,由于其是解决民主宪政中不同群体间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政党制度适合与否直接关系到该国的民主宪政状况。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我国政党、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主要内容,阐明了我国选择现有政党制度的原因以及我国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根植于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背景下,生长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之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法治国家的政治保证,任何个人和组织奢谈多党执政、轮流执政均是有悖于历史和现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为追求民主政治的同标而建市的,寓有丰富的民主价值内涵.从构建和谐互动的党际关系出发,正确处理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与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之间的关系、制度建没与民主文化建没之间的关系、党的领导与促进多党派团结合作的关系、执政党的发展与参政党的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执政党和参政党相互临督的关系,是目前开发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民主价值与功能的重要之举.  相似文献   

16.
政党组织与政党制度的形成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多民族国家中,政党的民族属性、政党制度的民族因素都-常明显.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多民族国家治理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现代国家也要通过加强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建设、维持政党政治的稳定性与常态化等来发展和完善多民族国家治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政党政治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思想相结合的全新政党制度类型,为人类政治文明宝库增添了新的时代性内容。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原创性贡献,要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叙事逻辑为阐释框架,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纳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原初语境与知识体系中进行比较分析;要深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演进的历史逻辑,立足历史—文化—话语—效能的总体性视野阐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和时代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首届中国政党研究论坛暨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与价值"研讨会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行.与会学者以推进和深化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与价值研究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结构与功能、中国政党制度的民主价值、中国政党制度的制度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开发等议题,既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也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19.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构建更加和谐的政党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需要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和谐的政党关系。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是促进中国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的制度。构建更加完善和谐的社会主义政党关系,需要进一步强化和谐的政治理念,需要创造更加和谐的政治环境,需要坚持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5,(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党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进一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是在党的领导下的依法治国,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