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革命根据地预审制度发展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实现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中央决定根据地工农革命政权改为抗日民主政权,将政治保卫局改为公安(或保安)机关。抗日根据地预审制度的变化与发展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革命根据地时期是刑事预审制度重新确立并独立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预审规则是我国现行侦查预审最重要的制度来源。综观这一时期预审的文本规定和实际运行,革命政权确立的预审制度虽然具有区别于以往制度的鲜明特色,但其内在的结构性缺陷导致程序的侦查功能过度强化、诉讼性和独立性较差,缺失制衡诉权、保障人权等现代性精神。这一状况的形成与特定时期的文化理念、法律渊源、体制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语境化解读根据地时期预审制度,对推进现行预审制度的改革完善不无助益。  相似文献   

3.
自1931年12月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革命根据地建立的预审制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初创时期.设置了预审的机构与人员,规定了预审的职权与任务以及预审人员的条件,提出了预审工作规则.(二)抗日战争时期是发展时期.预审机构有多种称谓,进一步明确了预审的任务,制定了《审讯工作基本条例》,提出了预审的工作方针与原则,对预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认真总结预审办案经验,开展了预审学术活动并取得丰硕成果.(三)解放战争时期是变化时期.预审机构出现了“侦审合一”与“政刑公开”的组织形式,颁发了《审讯守则》,继续探索预审办案的新路子,预审理论研究持续进行.本文阐述的是第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4.
薛驹  杨晓蔚 《今日浙江》2009,(18):34-35
初到四明山 我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在苏中地区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组织上要调我回上海工作,开展民主和平运动。但后来形势发生了变化,国民党反动派向我解放区大举进攻。在苏中、淮安、鲁南战役中,几次战役都很激烈。当时我就向领导要求到敌后根据地、解放区工作。开始时领导未同意。后来,中央已有指示,要派干部到江南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江南革命根据地。沙文汉、林枫同志通知我到浙东四明山根据地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监所的建立和发展 ,是指从 1 92 7年 4月至1 94 9年 1 0月新中国成立 2 0多年来革命根据地人民民主政权看守所和监狱的建立与发展。这一时期监所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开创阶段 ,创建了革命政权的监所 ,提出了用共产主义思想和生产劳动对犯人进行教育、感化和改造的狱政思想 ,确立了革命根据地新型监所制度建设的方向。二、抗日战争时期为建设阶段 ,在不断总结监所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狱政思想和狱政方针以及革命监所体系。三、解放战争时期是发展阶段 ,在继承和发扬抗日根据地狱政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有了两次大的发展 ,使民主政权监所制度的建设向着系统化、正规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6.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革命者的头脑,在延安这个非常贫困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孕育、发展起来的一种振兴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这种革命精神,不仅体现在每一个革命者的身上,而且也表现在延安和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民主精神和廉洁风范。关于政治上的民主精神,笔者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写过一篇《论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民主政治建设》,发表在《楚天主人》1995年  相似文献   

7.
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的时候,回顾我国金融事业发展走过的历程,我们深深感到,金融事业的兴旺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金融事业,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一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发展,是和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在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即着手创建了第一家人民的金融组织。土地革命时期,为了适应支援革命战争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在各个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人民自己的银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和解放区银行不断发展壮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各根据地和  相似文献   

8.
张帅 《重庆行政》2016,(4):60-62
党中央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充实、壮大了西北根据地.为了满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体需要,西北地区根据地在一些宪法性文件指导下,根据革命实际需要进行了涉及重要领域的立法.为根据地政权的巩固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推动了党在延安时期法制建设取得辉煌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人民陪审员制度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陪审员制度最早形成于民主革命时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开始.从我们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边区”到“解放区”.从当时的工农民主政府、抗日民主政府到后来的人民民主政府.都实行了人民陪审员制度。这一制度将党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成功地运用到司法审判工作中.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发挥了巨大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  相似文献   

10.
《桂海论丛》2021,37(3)
经济基础是中国革命道路实践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通过牢牢掌握经济命脉巩固和扩大新生革命政权成为摆在各根据地或解放区的头等大事,创立苏区(边区)银行就是其中的重要实践。创立具有中国共产党特色的银行不仅有力清理了旧政权、旧军阀留下的各种金融货币乱象,而且还能建立新的金融供给体系,为根据地或解放区军民生产提供重要经济支撑。中国共产党早期在革命根据地创立各类银行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巩固了革命政权,发展了根据地经济,也为构建新中国金融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审讯工作规则规定了审讯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原则,以及审讯的具体步骤和基本策略方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政治保卫局和中共中央社会部先后制定了《审讯术》、《审讯工作须知》、《审讯工作基本条例》、《审讯守则》四部审讯工作规则,后者均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摒弃了错误的内容、充实与丰富了新的经验而形成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审讯工作发展的过程。革命根据地的审讯工作规则,在保障依法办案和保证办案质量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为新中国成立后制定预审工作规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选举制度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选举制度论□邹通祥我国现行的民主选举制度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面对严酷的斗争形势,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开创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3.
1948年6月,白沙、保亭、乐东三县解放区连成一片,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她的建立,使琼崖党和军队有了一个位处全岛中心、便于指挥全琼、进可攻退可守的牢固后方基地毛贵乡,是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核心区,时因保密称"公室",被誉为海南的"西柏坡"。1948年6月6日乐东县全境解放后正式形成的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海南岛中...  相似文献   

14.
林鹏  杨曦阳 《前沿》2014,(13):222-224
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是抗日战争向解放战争的过渡阶段,也是我解放区在解放战争时期建设发展的第一阶段,即加强边区自身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建设的战略转变阶段。陕甘宁边区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唯一保留下来的由中国共产东领导的老革命根据地,在过渡阶段中,积极适应战略转变,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懈努力,从各方面做好了应对全面内战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的中国红色文化经历了精英文化、区域文化、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等不同形态的嬗变与重构.革命时代,红色文化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党的创立时期的精英文化,演变为区域性的苏区文化、抗日根据地文化、解放区文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红色文化一跃而为主流文化;改革开放新时期,红色文化的资源属性得到全面释放,红色文化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预审制度比较研究,可以使预审制度乃至预审学的研究,跨入更深层次、更为科学的境地。预审制度的比较研究,包括纵向的,即预审制度的形成,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的比较研究;横向的,即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法系的预审制度之间的比较研究。比较鉴别,有助于认识和论证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建成的预审制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对清末至民国刑事诉讼中预审制度的建立与废止的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清(朝)末至民国(国民党南京政府)刑事诉讼中预审制度的建立和废止的时间及其演变过程,是研究中国预审制度发展历史的重要课题之一。80年代以来,随着预审学术研究的全面开展,预审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考证,既有共识,也有差异。相同的结论是:清朝末年从西方引进了预审制度,在刑事诉讼法规中写进了预审的条款;国民党南京政府时期取消了预审制度等等。不同点归纳起来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乡村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根据地进行的重要建设。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社会建设是服务于革命的。湖南革命根据地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乡村教育、妇女解放以及移风易俗、医疗卫生、社会救济救助和社会管理等社会建设工作,对于巩固根据地、支援革命战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也十分重视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然其主张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科学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而毛泽东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思想,同样包含着丰富的城市斗争内容。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毛泽东也重视城市斗争,并不回避对敌人统治薄弱的城市的夺占。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正确解读应当是,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城乡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夺取敌人统治力量强大的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20.
一、新中国选举制度6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现行的选举制度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选举制度发展而来的,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权建设和选举经验的总结。我国在民主革命时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主的选举制度,虽然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还不够完善,但却都是从当时的阶级关系和具体情况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扬民主,团结和组织广大人民,为巩固人民政权和完成各个不同时期的革命任务服务的。它所确立的许多民主原则为建国后建立更加完备的选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