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拉美国家,非正规就业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21世纪以来,已在国际上探讨40年的非正规就业正式被纳入国际统计的范畴。21世纪拉美国家劳动力市场发生的主要变化有:经济活动人口上升,劳动参与率节节攀升,女性劳动参与率大幅提升,但总人口增速放缓,且失业和非正规就业水平居高不下;拉美国家吸纳劳动力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提升。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金融危机等众多因素导致拉美非正规部门就业长期维持在高水平上,非正规就业为拉美国家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失业问题以及缓解贫富分化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拉美国家青年人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的解决 ,不仅取决于拉美国家的经济政策 ,而且取决于它们的社会政策和教育政策。青年人就业问题已是当前拉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一国的GDP对其就业水平有着必然的影响。日本的就业率在泡沫经济崩溃时受到了经济增长率的强烈影响,而且日本的GDP对其就业水平的影响也十分显著。一国GDP的变化可以通过一些作用机制对其就业水平产生影响,因而利用中国持续稳定的增长率来改善就业状况应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吸引外国资本的重要因素,对投资环境的评估是研究FDI流入并取得预期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代表国际组织观点的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评估方法、代表美式方法的科尔尼公司(A.T.Kearney)的评估方法和代表欧式方法的英国经济学家情报部(EIU)的商业环境评估方法对拉美地区主要国家投资环境的评估结果,将对流入拉美的FDI流量产生重要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虽然与欧美、东亚相比不是投资的最佳场所,但是对于FDI仍有较大的吸引力;在拉美国家内部,各国吸收FDI的情况有较大差异,巴西、墨西哥等地区大国吸引FDI的水平要远远高于其他拉美国家。  相似文献   

5.
1985年智利爆发银行危机后,智利政府总结经验教训,对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不成熟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进行了修正。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20年时间里,智利经济已经走出危机和衰退的阴影,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拉美国家的低通胀、低赤字、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模式。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及1999年巴西金融动荡,对智利经济的影响都是有限的。从智利的发展经验来看,重视本国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以及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等措施,均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从与金融体系效率相关的金融市场效率、金融机构效率以及宏观经济管理等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实证分析,论证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是经济健康增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就业作为最主要的社会融入机制之一,对社会凝聚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的就业形势不断恶化,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和排斥现象日益突出,因此就业未能成为实现社会融入、加强社会凝聚的有效手段.劳动力市场政策通过控制失业、减少失业带来的影响、改善就业质量等手段,有助于推动社会凝聚的提升.但拉美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覆盖面较小,因此对社会凝聚的影响程度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2002年8月1日,马来西亚实施的新移民法令引起轩然大波。本文试图追溯战后马来西亚移民问题的由来,重点阐述国际移民对马来西亚经济、国内政治及对外关系造成的影响,进而对国际移民问题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欧盟共同就业策略的建立是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阿姆斯特丹条约、卢森堡进程、里斯本和尼斯欧盟会议是欧盟就业策略形成的里程碑。欧盟共同就业策略不仅有利于各成员国的协调合作,而且更加有利于实现欧盟充分就业的战略目标和未来的经济增长。欧盟共同就业策略的建立对于东北亚地区尤其是中、日、韩的劳动力合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利于3国劳动力合作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南亚女性跨国流动的特点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下,全球跨国人口迁移的速度越来越快。路径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广。在此背景下,东南亚地区的女性跨国流动也表现出越来越引人注目的3个历史阶段性特征,即70—80年代的以女佣为主体的劳动力输出、1990—2000年的以跨国婚姻为主体的移民形态和2000年以来的以跨国色情业为主体的移民形态。东南亚地区女性的上述跨国流动特征对70年代以来的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也产生了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拉美非正规就业及其应对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辨析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等概念,本文重点考察了拉美国家在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生产性吸纳和就业不足并存"以及债务危机和经济低速时期"非正规就业异常膨胀"等特征,进而说明政府在对待非正规就业问题上的态度转变.面对拉美地区非正规就业还将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文章建议公共政策应该分析非正规就业的原因并区分不同类型.测算非正规就业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以制度创新来应对挑战.应注重降低非正规就业的成本、增加正规就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前拉美国家金融压抑的状况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美国家是比较早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导致拉美国家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最深厚的原因在于该地区长期对经济实施干预政策,金融压抑现象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拉美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前实施金融压抑政策的原因主要是受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影响、盛行经济民族主义以及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主要表现为利率限制、高存款准备金率、直接信贷管制等.实施金融压抑政策初期对拉美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逐渐显露,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宏观经济动荡.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社会贫富分化三者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1950~2000年的50年间,拉美经济增长大起大落,收入分配长期不公.尽管前30年间拉美经济处于持续、较高的增长阶段,但却未能防止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其关键因素是收入分配不公.作者以1970年前后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等拉美10国为例,充分说明了收入分配不公的严重程度.从1970年以来的30多年间,拉美社会贫困状况的演变大致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社会贫困现象总体上呈不断加剧的趋势,但其间经历过两次起伏,这两次起伏都同当时经济增长状况密切相关;二是日益加剧的社会贫困现象出现了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三是经济危机对社会的破坏力极大.作者认为,拉美国家严重的社会分化现象的形成,除了某些历史因素外,主要有以下原因"重增长、轻分配"思想的影响,忽视必要的社会变革,对解决就业问题重视不够,国民经济长时间内的非正常增长,国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13.
1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墨西哥和一些中美洲国家通过客户工业的制成品出口迅速提升了国际贸易地位。历经40多年的发展,墨西哥的客户工业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它对墨西哥的出口和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客户工业就业也受到美国经济周期、激烈的外部竞争、客户工业与国内经济二元分割和人力资本投资不平衡等不利因素的严重影响。客户工业以前仅被当作就业政策的一部分,后被视为国家创汇的机器,将来应把其纳入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