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锐,这位抗日战争中的著名女英烈,她的英雄事迹在山东有口皆碑,广为传诵。可知否,她就是著名革命烈士陈明的妻子,她是龙岩老区人民的好媳妇! 辛锐,1918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畔一资本家家庭。父亲辛葭舟,是一位思想进步的银行家。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他的家庭成了中共的地下联络点。后来,他带领儿子、女儿  相似文献   

2.
为了宣传龙岩革命英烈事迹,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革命传统,促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龙岩市民政局、市委党史办研究决定联合编印多卷本《龙岩革命英烈》,并成立了编审领导小组。立传对象主要是县团级以上的领导人,工、青、妇、少组织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9月1日,国家民政部公布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孙铭武位列第一;2015年8月24日,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公布,孙铭宸名列其中。九一八事变后,抚顺人孙铭武、孙铭宸兄弟与留日学生张显铭等人组织"血盟救国军",创建了辽东地区第一支高举义旗的抗日武装,他们谱写的《血盟救国军军歌》,怒吼出时代的最强音:"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  相似文献   

4.
巾帼英雄、山东抗日斗争的著名女英烈辛锐,是著名革命烈士陈明的妻子,她的英雄事迹有口皆碑。 辛锐,1918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畔一资本家家庭(原籍章丘县辛寨)。父亲辛葭舟,是一位思想进步的银行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他的家庭成了我党我军的地下联络点。建国后,辛葭舟任山东  相似文献   

5.
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龙岩人民革命史》已于1989年9月公开出版发行。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罗元发、陈仁麒为该书题词,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魏金水为该书作序,原对外经济贸易部代部长林海云题签书名。全书共33万字,记述了1921年龙岩“奇山书社”成立,发行《岩声》月刊,直至1949年龙岩全境解放,龙岩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及地方特色,是进行革命  相似文献   

6.
(一) 五四运动以后,宣传社会主义思潮和革命思想的社团和刊物,犹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出现。五四运动的震波不仅波及福建的沿海城市福州、厦门,而且,也在穷乡辟壤的西部内地龙岩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早在一九二一年,邓子恢、陈明等有志青年就在龙岩的东肖组织了旨在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的奇山书社。为了唤醒“我们二十多万善睡的同胞”,扭转那种“只是昏昏沉沉地梦着,一向不会清醒”的状态。“循历史进化的原则指导民众,通力合作,以促进社会。”一九二三年九月,邓子恢、陈明、章独奇、张觉觉(以后叛变  相似文献   

7.
(一) 一九二三年秋,具有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邓子恢、陈少微(陈明)、张觉觉(以后叛变——笔者注)、章独奇、林仙亭等在龙岩创办了《岩声报》。它是龙岩二十万民众的钢枪、喉舌。它敲响了旧龙岩的丧钟,唤醒了长年沉睡的石龙(比喻龙岩——笔者注),搅得龙川滚滚,虎岭啸啸。“五四”运动前后的龙岩,是一个黑暗、污浊、凋敝的穷乡僻壤。自从一九一  相似文献   

8.
来函照登     
武殿举 《党建》2020,(2):52-52
近日,本社收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读者武殿举的来信,生动讲述了他阅读本社2019年增刊《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著名革命英烈传略》的体会及订购此书的经过。现将来信原文刊登,以飨读者。——编者《党建》杂志社:我向贵社购买的增刊《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著名革命英烈传略》,已于近期收到。读罢此刊,我深感编辑部的同志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刊物选收的300余位革命英烈的生平事迹和10余封革命英烈遗书,使我深受教育,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生动教科书,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10位闽籍英烈名列其中,他们(按牺牲时间排序)是:萨师俊(国民党)、罗化成、李林、苏精诚、陈文杞(国民党)、廖海涛、陈明、张元豹、高捷成、邹韬奋。1.萨师俊(1895—1938):抗战中牺牲的中国海军最高将领。生于福州著名的雁门萨氏家族,其叔公是中国海军元老、参加  相似文献   

10.
正2005年9月11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永远的丰碑"栏目中,以《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群体——王殿元等十烈士》为题,缅怀了抗战时期马石山十勇士的英勇壮举。八一电影制片厂2007年推出的电影《马石山十勇士》,就是根据1942年11月的山东马石山突围战这一历史事实改编的,真实再现了王殿元等10名八路军战士在抗战中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及英雄形象。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其中就包括马石山抗日十勇士。  相似文献   

11.
资讯     
《红岩春秋》2024,(4):4-5
<正>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首次公布,25人为重庆籍近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了首批1468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单,其中共有25名英烈为重庆籍,他们牺牲时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仅17岁。此次公布的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相关信息包括英烈姓名、籍贯、生卒年月等。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希望通过公布名录的方式,一方面加强英烈信息征集工作,方便更多烈士亲属查询信息,并提供更多英烈资料;另一方面希望借助包括烈士亲属在内的社会力量发现错误,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2.
<正>1939年2月,由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台湾革命领导人之一的李友邦,将台胞组织起来成立台湾义勇队。这是一个在大陆的台胞人数最多的抗日团体,是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正式批准的有着正规军编制的抗日武装队伍。它成立于浙江金华,近七年中活跃在东南战场,大半时间依托福建龙岩,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光复事业发挥了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向导》周报——这份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在大革命时期,犹如茫茫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它在向人民传播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进行思想理论战线上的斗争及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方面曾起了重大的作用,对江西人民的革命斗争亦有着深刻的影响.一、《向导》在江西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向导》在江西的传播,是从“南昌文化书社”和“南昌明星书社”开始的.1922年9月,由赵醒侬、袁玉冰、方志敏等15个进步青年联名发起,在南昌百花洲畔沈文肃公祠,开办了“南昌文化书社”,年方23岁的方志敏任经理.书社公开销售一般文化读本,秘密销售《向导》、《先驱》等革命书籍和刊物,是当时传播革命思想和进行革命活动的主要阵地.1923年书社遭军阀查封.1924年6月,中共江西党团组织在南昌西湖横街设立“南昌明星书社”,由北京派回省进行革命活动的曾天宇任经理,继续秘密销售《向导》等刊物.1923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西地方团(后改为南昌地方团)成立后,为扩大《向导》在江西的发行面,通过团南昌、九江、吉安地方组织,在南昌、九江、吉安建立了发行网点,设书报经销处或流通处.  相似文献   

14.
<正>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浑江东岸山冈上,是为纪念著名抗日英烈杨靖宇而建的。1954年动工,1957年竣工。杨靖宇(1905—1940),河南确山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并担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春任中共抚顺特  相似文献   

15.
一丁 《北京党史》2014,(6):47-51
正今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前夕,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在抗战遗址中,忻口战役遗址位列其中;在著名抗日英烈名单中,战死忻口沙场的郝梦龄将军、郑廷珍将军赫然在目。在国家第一个烈士纪念日到来前夕,本刊记者采访了曾经在山西插队的北京知青赵宝林。1997年,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民政部于2014年8月和2015年8月分两批共公布了900名著名抗日英烈。这些英烈名字,都曾属于一个个阳光而鲜活的生命。在祖国蒙难之际,他们舍生取义壮烈牺牲,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作为中共山西党史研究工作者,我们从民政部公布的两批名单中筛选出山西籍的和在山西牺牲的革命英烈70多名。在这70多人中又挑选出13名党政领导干部,他  相似文献   

17.
<正>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担任过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的陈明、罗明随中央红军踏上了北上的征途。他俩在长征途中,虽然经历各异,但相同的是,他们都不畏艰难,乐观向上,坚持革命。陈明,福建龙岩人,1927年12月担任中共福建临时省委书记。长征之前,他担任福建军区宣传部长。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整编,将红1、红3、红5军团的教导队组成干部团,陈明  相似文献   

18.
<正>任光是中国无产阶级音乐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名的革命音乐家。他创作的《渔光曲》《打回老家去》等著名歌曲,同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开路先锋》一起,开创了20世纪30年代左翼革命音乐的先声,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响亮号角。他创作的许多抗日革命歌曲,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开创了海外爱国、爱家歌咏的先声,是我国电影音乐的开拓者,在中国现代音乐史和中国电影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为了这个胜利,无数将士和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开国元勋或亲题挽联、挽诗、挽词,或参加追悼会、发表讲话等,以各种方式,对他们表示悼念。这些挽联、挽诗和讲话等,连同抗日英烈的英雄事迹一起,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穆成林编撰的《开国元勋眼中的抗日英烈》一书(即将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选择开国元勋悼念抗日英烈这个视角,从开国元勋亲题的挽联、挽诗和讲话等入手,全面介绍了抗日英烈的英雄事迹和开国元勋对他们的评价。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本刊特从中选择部分篇目,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应香港海员工会的邀请,2月24-27日,我们赴港参加香港海员大罢工90周年纪念研讨会。在港期间,我们在新界友人的陪同下,参观了新界的乌蛟腾抗日英烈纪念碑、元朗杨家祠、元朗达德学院旧址、西贡黄毛应村、西贡抗日英烈纪念碑等富有历史意义的革命旧址,深受这里保家救国的英勇精神所教育,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