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红军长征在贵州召开的苟坝会议,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产生后,重塑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核心意识、战略全局观念、政治纪律规矩和使命担当精神的重要会议。会议对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具有开创性作用,对当代中国共产党具有启示性作用。因此,对苟坝会议的深度研究和基因传承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当代价值。一、苟坝会议为遵义会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成就了红军长征在贵州史诗般的历史转折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召开了一系列政治  相似文献   

2.
<正>从通道会议到苟坝会议,可视为党的历史发生第一次伟大转折的系列会议。对这段历史,既要讲系列会议的作用,又不能模糊主要会议的突出作用。长期以来,讲遵义会议实现党的历史伟大转折,对其此前和此后的其他会议很少提及。事实上,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的许多重要会议,对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影响。就遵义会议前言,最早的通道会议,  相似文献   

3.
论扎西会议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红一方面军一渡赤水河,向云南扎西(威信县)集结的行程中,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2月上旬曾连续召开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的决定和决策。对于扎西会议的情况,党史界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对其中若干决策,也有所评价。但总的说来,扎西会议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历史地位。《中共党史大事年表》没有记载,新出版的关于长征的著作也没有专门记述。这主要是受史料与观念的限制。1985年以来,陆续公布了遵义会议前后的一批文献,这才使得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扎西会议的全貌。本文拟依据现有材料,简述这次会议的概况和内容,并对它的历史地位发表个人的看法,希望引起党史界对扎西会议作进一步探讨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红军在贵州     
正贵州是红军长征途中历时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贵州实现了伟大的转折,红军在贵州的活动沉重打击了敌人,传播了革命真理,播撒下革命火种。苟坝会议:1935年3月10日,张闻天在遵义苟坝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团,完成了遵义会议改变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核心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决议得到了实际落实。  相似文献   

5.
正在毛泽东1959年八届七中全会的谈话未披露前,最先提出"苟坝会议"一词的,是1992年中共遵义县委党史研究室所编《中央红军长征在遵义》一书。此前,各种回忆录和有关研究文章提及这段史实时,均侧重于对"新三人团"于1935年3月成立时间、地点的探索和考证,未把3月10日开会讨论进攻打鼓新场、3月11日又取消进攻打鼓新场的计划、3月12日成立"新三人团"系列事件联成一个整体来认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作家阎欣宁的新作《遵义!遵义!》。这是国内第一部全景性反映遵义会议和长征初期战争历史画卷的长篇历史小说,体现了党史题材  相似文献   

7.
苟坝会议是长征中党和红军应对危局的一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深化与发展。苟坝会议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说明严守纪律、顾全大局是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保证,展现了共产党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理论勇气,及忠诚使命、敢于担当的崇高风范。苟坝会议的精神内涵,对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苟坝会议是长征中党和红军应对危局的一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深化与发展.苟坝会议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说明严守纪律、顾全大局是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保证,展现了共产党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理论勇气,及忠诚使命、敢于担当的崇高风范.苟坝会议的精神内涵,对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3年3月,《党史文汇》出版整整300期。1996年7月《党史文汇》100期纪念,我写了《跨世纪的心愿》;2004年11月《党史文汇》200期纪念,我写了《不能停下追求的脚步》。没有想到,《党史文汇》300期纪念,似乎仍然需要我这个"老兵"来说点什么。这,或许就是历史的使命吧。历史使命之于《党史文汇》,应该包含三层含义:其一,作为以大众化宣传党史为己任的刊物,内容上必须体现党史的主旋律,决不能自毁根基;其二,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习近平在会议的讲话中,对党史研究和宣传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就要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2011年1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以下简称《党史》二卷),较好地体现了新中国最初29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那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一个新社会和新国家的过程。尽管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艰难  相似文献   

11.
<正>黎平会议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会议作出了《中共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实现了中央红军长征首次战略转兵,在紧要关头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伟大历史转折的起点。黎平会议与实事求是到底存在哪些关联性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2.
正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彝越历史,映照未来。黎平、遵义、苟坝、盘县;娄山关、赤水河、乌蒙山……每个地名都对应着一幕威武雄壮、瑰丽神奇的活剧,每个地名都是长征这一英雄史诗的重要篇章。贵州遵义,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开始独立自主,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开始形成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奠定了长征胜利的基础,中国革命在这里实现伟大转折。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映照未来。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为配合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正式出版. 本书精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就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的讲话、报告、谈话、批示和书信等重要文献,共计141段论述,内容涵盖对我们党不同时期的历史回顾,特别是对党史上重要人物、重要会议、重大事件的纪念及总结,如《关于十五年来党的路线和传统问题》《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的指示》《新中国四十年历史的基本结论》,以及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八十周年、九十周年,庆祝建军七十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作家阎欣宁的新作《遵义!遵义!》。这是国内第一部全景性反映遵义会议和长征初期战争历史画卷的长篇历史小说,体现了党史题材创作的新成果,歌颂了  相似文献   

15.
正"只有在长征的路上走过,才能体会80年前红军经历过的一切,那是混合了冒险、探索、勇气与毅力的史诗式征程。我们重走了其中一段,回到遵义会议、苟坝会议、四渡赤水、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历史现场,想象红军如何能一次又一次地冲破体能与意志的极限化险为夷,实在非强大的信仰力量所能解释。这也是长征路上最宝贵的精神遗产。"这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笔贾冬婷在14个版面的深度报道《长征路上的精神遗产:从遵义到泸定桥》的开篇语。9月下旬,中宣部出版局组织全国重点时政期刊采编  相似文献   

16.
曾宪林 《党史文苑》2011,(13):34-37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2006年年初,著名党史专家、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同志出版了他的新作《长征行》。他在第一时间寄赠了我一本,并在扉页上郑  相似文献   

17.
口述史学的蓬勃兴起是近几年来国内史学界的奇观,有人说它“对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来说,无异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刘志琴:《口述史与中国史学的发展》,《光明日报》2005年2月22日)。对于中共党史的研究来说,它更有特殊意义。一是口述史由于可提供口述者自然寿命的原因,一般只能涉及现当代60至70年,党的80多年历史大部分在这个期间内,所以党史做口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党史研究历来重视口述资料,从延安时期起就有《长征回忆录》等出版,新中国成立后又出版过大量的革命回忆录和文史回忆录。如何看待这些回忆录与口述史的关系,是研究党史…  相似文献   

18.
王新生,1954年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剐巡视员、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研究,尤其是红军长征史研究.先后参加过《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修订、《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撰写,参与起草过党和国家重大党史纪念活动的有关文件.著有《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获2016年"中国好书奖".参与撰写的《红军长征史》获中国图书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相似文献   

19.
我是《党史纵横》的忠实读者,对该杂志可谓情深意切,这不仅是刊登的文章历史真实性、生动可用性强,而且与我三十年的军队工作有关。长期的军旅生涯,长期的军营政治生活环境,是我对《党史纵横》杂志倍感亲切的主要原因。同时,它对于我们了解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一部难得的好教材。 《党史纵横》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它再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让历史告诉今天与未来”,昭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长征的雪山草地…  相似文献   

20.
正这些年,我"走走党史",首先断断续续地走完了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同时也走了红二十五军的部分长征路。这里,根据我"走走党史——长征行"的体验,谈谈对红军长征若干问题的一些看法。一、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红军长征早已成为历史。但对它的研究仍然是个常研常新的课题。在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我萌生一个疑问: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