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14,(1)
<正>毛泽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之所以能够领导工农红军一次次打败敌人,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党和红军善于团结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当年在井冈山,毛泽东时刻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亲民作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唤醒民众、解放民众的恢弘气魄。毛泽东对劳动人民有着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并体现在一切为人民群众利益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让天下的劳苦大众得解放"作为使命,并为之奋斗不息。中  相似文献   

2.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异常残酷的战争环境里,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从而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军事"围剿",实现了工农武装割据,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什么党的群众路线能够初步形成?那是因为在强大敌人包围的严酷斗争中,红军要生存、要打仗,就必须赢得群众的支持,重视做群众工作,注意工作的方  相似文献   

3.
简讯     
《湘潮》1992,(2)
酃县保存一批革命标语口号在酃县城乡民房的墙壁上,保存着一大批红军时期书写的革命标语口号。其中,“穷人不打穷人”、“拥护共产党”、“拥护苏维埃”等内容的标语,遍及全县各地。据考证,这些标语口号,是毛泽东1931年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时亲自拟定的。1931年3月20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向红军各级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地方各级政府发布《关于目前敌我形势和争取二次胜利的准备工作的通令》。通令中统一制订了二次作战中红军及地方游击队早晚点名的8条口号和对白军宣传鼓动的12条口号。并在“地方政府与工农群众的准备工作”中,明确规  相似文献   

4.
正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挥师下井冈,向赣南、闽西进军,3月12日到达长汀县四都乡。这天,正是四都乡赶墟日期,又是当地群众"迎公太"的会期,满街都是群众。毛泽东抓住这个好机会,在墟场边的井坪下召开群众大会,号召工农群众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红军宣传员到处展开宣传活动,写标语、贴布告。不料,刚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晨,红军突然  相似文献   

5.
江西苏维埃革命的信号——纪念万安暴动8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档案馆存有一份署期为"1928年1月到3月",但无作者署名的历史文件,题目是《江西工农革命的纪录——江西第一个苏维埃——万安暴动的胜利》。文件说:"1928年的开始是江西革命最光荣的一个新纪元。霹雳一声,万安县苏维埃政府在全县十余万工农群众的热烈拥护之下诞生了","万安暴动的胜利,中央档案  相似文献   

6.
近日,笔者在文物普查中发现武夷山星村镇巨口村古墙上书写有大量苏维埃时期红军标语。内容分别是: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苏维埃、新中国;打倒帝国主义列强;拥护中国共产党;庆祝红军胜利;拥护红军收回赤色崇城。约20余幅,落款为"建阳县委"、"建阳县  相似文献   

7.
红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自红军创建之日起,就与人民群众形成了相互依存的血肉关系。为了人民的利益,红军战士义无反顾地奔赴沙场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正是红军不怕流血牺牲的浴血奋战才能保住人民群众"所得到的土地及一切利益"。同样,红军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军队,只有得到人民群众无私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得以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8.
中央红军野战军撤离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从决策、准备到集结、出发,始终严格保密。1934年11月初,中革军委对红军野战军战略转移行动在粤北、湘南逐步对外解密。1934年11月1日,最先向中央苏区全体红军战士家属解密;11月4日,向红军野战军全体指战员公开宣布红军野战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和目的地区;11月7日,公开散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联合署名的传单《出路在哪里》,对野战军战略转移途经地区乃至湖南全省民众公开宣传共产党和红军主张,动员和鼓励工农劳苦群众勇敢革命,积极拥护红军和苏维埃。红军野战军战略转移对外解密虽失之于迟,但它对中央苏区留守红军坚持游击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遵义会议前后,党中央和党领导的红军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党的主张,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组织和带领群众为实现翻身解放的目标努力奋斗,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确保了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和战略转移的成功实施,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强大生命力。本文从向群众宣传党中央和红军的政策主张;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中央红军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和战略转移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等三个方面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林道喜 《党史文苑》2023,(S1):34-36
<正>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毛泽东根据工农革命军(后称红军)的性质特点、实际情况和革命工作的需要,有的放矢地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实现工农革命军“三大任务”的具体措施和根本保证就是群众路线,也就是说,群众路线是实现工农革命军“三大任务”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70周年。70多年前,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留在福建的红军一万多人,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发扬古田会议精神,继续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相继建  相似文献   

12.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在党的领导下,重庆境内成立了10个地方红军组织,打出了十面红军旗帜,开展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给敌人的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扩大了党和工农革命的政治影响,教育团结了人民群众,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四川红军第一路游击队、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创立了革命根据地;川东游击军、黔江红军游击大队、酉阳红军游击队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巩固和扩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部分武装起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川东  相似文献   

13.
红军以北上抗日、建立革命根据地为目标,通过大宣传格局,采取有效、灵活、形式多样的宣传策略,积极宣传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模范遵守纪律,尊重信教自由,得到群众拥护。红军宣传引导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长征时期,能否做好信教少数民族的群众工作,妥善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红军的军事行动。因此,红军特别注意宣传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开展宗教工作。消除信教群众的思想顾虑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宗教问题。早在1931年11月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就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真正的信教自由为目的,绝对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闽东的呼应     
一、中央来信与福州市委紧急决议1932年4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红军主力会攻漳泉给厦门、福州两市委的信”,要求:“火速派遣大批干部到那些农民斗争特别发展的地方去(如长乐、福清、连江、莆田、仙游等),发展这些地方的农民斗争与游击战争”。4月22日,福州中心市委作出“对于红军占领漳州的紧急决议”。决议提出福州及邻县的紧急任务应该是:“动员福州及各邻县千百万的工农劳苦群众拥护红军的伟大胜利,组织和领导工人罢工斗争,农村的游击战争,士兵的兵变,加紧领导反帝运动的发展,以响应红军争取全省苏维埃的胜利”。在具体工  相似文献   

16.
熊轶欣 《党史文苑》2011,(12):29-30
井冈山行洲红军标语群,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为坚持工农群众正确的政治导向,唤醒工农革命意识,宣传党的执政主张,建设革命根据地发挥了积极的宣传鼓动作用。这些历经磨难保存下来的红军标语,既是革命前辈留给后人的宝贵革命历史档案,更是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遵义市考察工作时强调,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遵义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里,至今保存着这样的标语:"红军到,干人笑;白军到,干人叫。"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  相似文献   

18.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对于军事问题的基本策略是,先建立工农群众武装,然后发动起义,从中生成正式军队。由于军事准备不足,这一军事策略导致中共早期起义大多以失败告终。特别是本来军事准备不足的广州起义,却被广东省委认为是"偏重军事"的"军事投机",这引起了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深刻反思与检讨。同时,随着各地武装斗争实践的深入,中共中央对正式军队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有了更加实际的认识,逐步改变了起义成功后再创建正式红军的策略,转而强调群众武装和红军要同时发展、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中共"红军、游击队、赤卫队"三结合武装力量结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向沿途百姓传播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主张,动员群众支持和拥护共产党和红军开展革命斗争。同时,红军在长征中严明的纪律以及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光辉形象和英雄事迹,通过群众的口口相传,在长征沿途广为流传。长征故事的传播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途径对长征进行宣传,向国统区群众和国内外人士宣传红军的英勇  相似文献   

20.
每个要求入党的人在被问及入党的动机和目的时,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表示: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了多挑重担.在革命战争时期,的确是这样的.有个刚参加红军的青年问一位老党员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老党员郑重地回答,参加共产党有九十九条都是"坏处".比如要冲锋在前;可能会坐牢,甚至被杀头;如果饭少人多,要让群众先吃等等.要说"好处",只有一条:为人民服务,人民拥护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