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2006,(49)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粮食、棉花稳定增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扶持力度,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有关专家和粮食主产省区的人士认为,要确保明年粮食持续增产和我国粮食生产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关键是未雨绸缪地研究解决制约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等突出问题,继续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世界粮食安全面临着新挑战,而中国粮食安全中也存在着隐患,即粮食生产逐步恢复,但继续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粮食的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宏观调控面临着新问题,粮食危机进一步加深。化解我国粮食危机应扩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总体产量;增加粮食供给,缓和粮食供需矛盾;健全粮食宏观调控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据有关部门测算,在各种农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每施1吨化肥可增产2至3吨粮食,按照我国目前每年1亿吨用肥量计算,仅此一项就可增产2亿多吨粮食。因此,要实现我国确定的“九五”期间增产500亿公斤粮食的目标,化肥的战略地位就不容忽视。 记者在春耕时节到东北、西南和华北等地对化肥供求进行专题调查,看到了化肥生产紧张、供不应求、价格过高的真实情况。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记者广泛接触了农民、生产厂家、农资部门以及各级政府的领导们,探讨解决化肥供求矛盾的最佳“处方”。一些农业专家提出,在我国化肥产量一时还满足不了农业需要的情况下,应该拓展思路寻求应急办法。他们建议,可以通过积造农家肥、推广新施肥技术和发展复合肥等办法,缓解持续多年的化肥需求压力。  相似文献   

5.
一、加强农业建设,增产粮食,调整结构(一)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产粮食198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98亿斤.2000年全省人口将达到3700万以上,要求人均占有量达到800斤,则总产量必须达到300亿斤左右.为了尽快增产粮食.首先要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目前的6000万亩的水平上.在这个前提下,应使粮食亩产由目前  相似文献   

6.
前些年,河南农民的饭碗里曾经盛过十三个省的救济粮。如今,这种历史结束了。一九八三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五百六十亿斤大关,一年增产粮食超过一百亿斤,交售给国家粮食一百亿斤以上!一跃成为全国粮食增产和外调商品粮最多的省份之一。 源源不断“涌”来的商品粮,给粮食经营部门带来了难题。去年秋收还没有结束,省粮食局就派出大批人员,上西北,跑华北,下关东,想方设法推销粮食。  相似文献   

7.
景博 《瞭望》1995,(28)
近几年来,在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粮食生产滑坡,导致部分农产品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过猛,而产粮大省黑龙江的粮食生产,却连年增产,不断迈出新步伐。1994年粮食产量达到257.85亿公斤,创造历史最高水平,比丰收年景的1990年增产50多亿公斤,增幅之大,前所未有。今年,全省的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12亿亩.比去年增加30万亩,投资增加,农民积极性高,为夺取新的增产奠定了基础。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呈现的这种新气象令人鼓舞,表明了这个产粮大省发展思路上的新觉醒。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9,(35)
一、解决了一批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下世纪我国经济腾飞奠定了技术基础围绕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大面积高产配套示范,选育和栽培了高产、抗病、抗逆等作物新品种125个,突玻了一批关键技术,增产粮食103亿公斤,增产棉花217万担,带动粮食五个主要产区1,57亿亩农田实现粮棉增产,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66亿元。新型微灌器材研究开发取得成功,已生产、销售的微灌节水器材占我国国内审场40%,其中薄型经济型滴灌带、脉冲式滴灌系统已达到万吨级产量规模。北方和南方两个农药创制中心在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动了农药创制工作,已…  相似文献   

9.
《瞭望》1987,(8)
今年,我国粮食的奋斗目标是力争达到或超过1984年405O亿公斤水平。实现这个目标,全国粮食总产量要在去年增产100亿公斤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增加150亿公斤。去年我国粮食增产,主要一条渠道是扩大了粮田面积,有些地方甚至是采用压缩经济作物面积来保粮食生产的,实际单位面积产量并没有多大提高。今年由于我国北方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在夏粮播种时遇到严重干旱,面积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比去年减少了三、四百万亩。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10.
积极构筑国家粮食战略后备基地———黑龙江挖掘粮食生产潜力纪实●王来喜997年,黑龙江省战胜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和严重的涝、风、雹、早霜等自然灾害,全省粮食总产达到310.45亿公斤,比特大丰收的1996年又增产5.8亿公斤,再创历史最高水平!黑龙江省粮食...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4,(24)
当前农村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影响了农民生产特别是种粮的积极性。因此,提高农民收入,是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保证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增产的一个关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之所以取得突出成绩,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尊重农民的意愿,彻底打破“大锅饭”的旧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真正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同时,在经济上让农民得到实际利益。这就调动了千家万户发展生产的极大积极性,从而推动我国农业和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先后登上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三个台阶。 但是,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我国农村进入发展市场经济的新阶段之后,为什么会出现耕地抛荒、撂荒、经营粗放现象,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了呢?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生产前景如何?在经过几年连续徘徊之后,“九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能否出现新的增长高峰,跃上新的台阶,实现本世纪末增产1000亿斤粮食的奋斗目标?著名农业专家、江苏省农林厅厅长俞敬忠断言,我国粮食生产近期将可能出现新的增长高峰.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推动党的农村政策的落实,就能乘势而上,促进这一高峰的尽快形成和到来,那么本世纪末增产1000亿斤粮食的目标也就有望实现,攀登1万亿斤新台阶也将成为可能.俞敬忠是在对我国建国以来粮食增长规律及其增长高峰的成因分析后,作出这一判断的.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四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八千亿斤大关,人均占有粮食八百斤。我国粮食的供求关系开始出现了历史性转折。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许多地方发生了“卖粮难”、“储粮难”、“运粮难”的现象,国家财政补贴也越来越大。一九八三年,全国粮食可供量同需求量相抵后还盈余三百亿斤;一九八四年仍盈余几百亿斤。据专家们预测,按照目前粮食增产的趋势发展下去,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八十年代的后几年,粮食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12)
湖南的田赋征实是在开展湘政建设的大背景之下实施的。农业增产运动和行政改革都是湘政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改良稻种、拓荒、植棉的途径致力于农业增产,为田赋征实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建立一套适应粮食统制的粮食管理机构与为提高基层行政效率而实行的新县制这两方面也是湖南田赋征实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这些行之有效的湘政建设是确保湖南田赋征实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粮食增产反而市场价格全面上扬,显示出我国粮食供求格局正在发生耐人寻味的变化近来,我国各地粮油价格全线恢复性上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瞭望》新闻周刊调查发现,这一波粮油价格上涨是在国家采取一系列惠农促粮政策后,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背景下出现的。与长期困扰我国农民的“谷贱伤农”相比,这轮“增产涨价”现象耐人寻味,或许预示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乃至粮食市场格局将出现一些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新德里专电 “亚非粮食决策者经验交流会”五月五日到十日在新德里召开,接着要到中国继续举行。这是发展中国家交流粮食生产经验的创举。亚非国家在发展生产中面临许多类似的问题,积累了各自的经验。联合国机构世界粮食理事会推荐中国和印度增产粮食的经验并发起召开经验交流会。这无疑是有益于亚非两大洲人民的好事。  相似文献   

17.
连续两年的大丰收有喜也有忧。粮食一增产就出现销售不畅,给产区和农民传递出“粮食过剩”的信号,把我国粮食流通体制中的矛盾暴露无遗:粮价不顺影响市场稳定;粮食市场发育不全,阻碍了粮食正常流通;政府调控能力不足,粮食“买难”“卖难”交替出现;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改革滞后,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大幅增加使其难以为继。为了建立我国粮食供给的稳定增长机制,前不久,国务院作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国家粮食储备局体改法规司副司长王林贵同志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有关改革的框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近日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 出,“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本着“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加强集成”的原则.在农业、电子信息、能源、交通、材料、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及防灾减灾等领域,组织多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联合攻关,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三大突出贡献。贡献一: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徐冠华说,科技攻关计划始终坚持将农业科技进步放在首位,“九五”期间,围绕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大需求,确定了为2000年我国粮食增产500亿公斤作出50%以…  相似文献   

19.
高诚 《瞭望》2004,(14)
我国农业发展又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实现今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任务非常重要。目前一些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直接影响当前春耕生产及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恢复撂荒耕地生产事关国民经济发  相似文献   

20.
技术改造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产品更新换代的关键环节,而技术改造资金又是关键中的关键。作为国家“七五”重点技术改造工程之一的四川泸州天然气化工厂,根据国情、厂情,大胆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大中型化肥装置进行节能增产技术改造,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