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学斌 《求索》2023,(6):37-44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就“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逻辑关联等问题给出了明确而深邃的阐释。“第二个结合”的提出,经历了一个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到“有机结合”,由“贯通、融通”到“五层内涵”的发展过程,脉络至为清晰。“第二个结合”的五个方面核心要义是一个丰富而严密的逻辑体系。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需要从文明演进与交融、理论创新与构建的宏阔视野中把握其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
2003年12月20至22日,以“妇女行动:迎接新挑战”为主题的“第五届东亚妇女论坛”在香港举行,来自韩国、日本、蒙古、香港、台湾和内地的3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论坛包括“全球化与妇女贫困化”、“社会性别主流化与中央机制”、“传统价值观与家庭互动关系”3个主题讨论会,“妇女与经济参与”、“妇女与教育”、“妇女与流动劳工”、“妇女与健康”、“妇女与资讯及通讯科技”、“妇女与城乡发展”、“妇女与环境保护”、“妇女与和平”、“妇女与宗教灵性”、“妇女与家庭暴力”、“妇女与性”、“妇女与性暴力”、“妇女与性工作”等13个…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源起与分类“统独之争”是台湾与大陆长期隔离、中国统一问题悬而未决等特殊背景下的产物。由于“统独之争”的存在,台湾社会出现了“统派”与“独派”两种对立力量。“统独之争”在台湾经历二个明显不同的阶段,也使“统独”力量的发展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以在“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的历史传承关系中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一脉相承,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同时,“三个代表”又是对“三个有利于”的深化和创新;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5.
崔晓丹 《思想战线》2023,49(1):156-164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向全党强调“三个务必”。“三个务必”实质上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应遵循的宗旨、坚守的作风和发扬的精神。“三个务必”的生成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守正与创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两个务必”精神内核的传承与弘扬,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延续与彰显。新征程上,践行“三个务必”,需要从“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民性特征中,准确把握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从“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纪律性特征中,继续发扬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从“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实践性特征中,不懈锻造共产党人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6.
<正>“怀特所做的努力试图重新使法学研究者意识到法学研究‘本身’,或者其本身所具有的‘跨学科’的特质。”[1]“法律与文学”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范式,也是一个重要的思潮与运动,它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文学中的法律”“作为文学的法律”“有关文学的法律”与“通过文学的法律”。“法律与文学”的这四个方面的展开,还有一个时间的维度,简而言之,可以称之为“自发”“自觉”“扩展”三个历史阶段。通过文明论的视野,我们可以看到在上述的四个方面、三个阶段中,  相似文献   

7.
理性的二因素与科学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清胜 《求索》2007,(2):125-127
人的理性包含有逻各斯和努斯两个内在因素,有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种基本形式。受此规定,科学理性也是由其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两个基本方面构成的,而实践理性又包括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矛盾的方面。科学理性这一特殊的结构,使科学不仅在其理论旨趣上具有“学”与“用”、“知”与“行”的二重性,而且在其实践功能上具有“利”与“义”、“福”与“德”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十三大之后,其大陆政策发生了实质性转变,具体体现在实行双轨路线,以“三个分别”为原则(“三个分别”是:中共与中国分别界限;大陆同胞与中共政权分别对待;官方坚持“三个政策”与民间事务分别处理),把大陆政策的两个基本方面——规范为“非官方、非政治性”的海峡两岸关系问题与高度政治性的台湾前途及国家统一问题明确分开,采取各自不同的路线,以及相互区别的政策措施,企图以“两个对等政府”、“两个政治实体”来重新定位两岸政治关系,并由此以“弹性外交”、“双重承认”进一步谋求“独立的国际人格”,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尽管国民党于1990年10月成立了“国家统一委员会”,而后并制订了“国家统一纲领”,但其精神实质却与宣示名义极不相符,并没有改变十三全之后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既定走向。本文拟对国民党大陆政策转变的目的与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9.
宇宙万物,大千世界,皆可用金、木、水、火、土来概括。虽然人们把“土”字顺置于后,但金、木、水、火均与“土”相连,所以威廉·配第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因为老百姓离不开土地。 然而,一旦“土”字与某种基层政权一结合,就可以衍生出一个个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土皇帝”和一个个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土霸王”。  相似文献   

10.
与人的力量发展的“盲目自发”、“局部自由”、“自由自为”的三个阶段和人的能力发展的“原始的丰富”、“畸形的发展”、“全面的发展”的三个阶段相一致,人的素质发展也必然会是历经“盲目自发”。“片面发展”和“全面发展”三种历史形态;与之相对应的人的发展的三个形态是“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自由个性”,与之相对应的人类社会的三个形态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以知识经济为前导的未来社会。  相似文献   

11.
2004年7月7-11日,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为主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大会共设立了97个专题论坛和5个特别论坛,其中涉及性别、性和妇女问题研究的论坛共9个,足见这类主题正逐渐成为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9个论坛分别是:“妇女和公共生活中的权力”、“全球化与妇女问题”、“酷儿理论”、“不同社会中的性别”、“社会运动中的妇女”、“性关系、民族主义与社会变革”、“亚洲国家的性别政治”、“改革中的中国的国家、家庭和性别转型”、“变迁世界中的家庭、婚姻和儿…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务必”的郑重告诫。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也曾提出“两个务必”的郑重告诫。从西柏坡时期到新时代,“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对我们党履行历史使命、应对复杂环境、完成战略任务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入阐述“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全面考察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传承创新,深入研究“三个务必”的丰富内涵、逻辑结构和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在实践中,要坚持与时俱进就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四个关系:“时”与“势”、“事”与“是”、“进”与“退”、“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五个必由之路”是新时代的重要理论论断,需要从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系统性与结构性相统一来概括“五个必由之路”的鲜明特征,从领导力量、方向旗帜、精神动力、发展指向、政治保障五个层面来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内涵逻辑。“五个必由之路”是新时代继续开辟新的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深刻领悟其蕴含的经验启示至关重要。在奋进新征程中,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自信自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发扬团结奋斗精神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5.
“三个结合”是2001年“两会”期间江泽民同志在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座谈时特别提出来的,是继“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之后江泽民同志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又一殷切希望。即希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努力做到“三个结合”:把自身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三个结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和判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标准。“三个结合”为非公否健康成长的主要标准。“三个结合”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贯彻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着重解决好四个问题:在“敬才”与“尽才”上,突出解决好“尽才”的问题;在“重点扶持”与“整体提高”上。要着眼于“整体提高”;在人事制度上,要强化激励·合理流动,激发活力;在管理教育上,要严格要求,在“帮助”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7.
吴国荣 《前进》2001,(12):17-18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三个一致性”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上的深刻阐述,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握的根本性原则。“三个一致性”的提出,对实践“三个代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要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就必须坚持“三个一致性”。一、贯彻“三个代表”,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外历史上,我看外国罕见、中国独有的一个物种就是宦官。与他时而亲近、时而互相残杀,最终又必须互相勾结的另一个物种是外戚。说到历史上的中国“国情”,无论怎样马虎也不能忽略这两个物种。否则,在实际上就算是不明白中国“国情”,而且连中国历史也读不太懂。“宦官”两个字换个位置就是“官宦”,粗看上去词义完全不同。前者是指割了生殖器,专门为皇族服役的“贱人”,原名叫“太监”,俗名叫“老公”、“公公”。按理说,割掉了“那话儿”、连正常人的资格也失去了的人,地位理应卑贱至极。然而“太监”一词中有个“太”字,“老公”、”公公”里有个“公”字,就平白地越了位,增了值。  相似文献   

19.
张文莉 《求索》2011,(10):214-215,85
本文论述了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历史碰撞中,闻一多致力于中国新诗的民族化建构。阐述了闻一多以身体力行,在新诗格律关、神秘美、民族精神等三个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刘必好 《群众》2013,(8):35-36
江苏的“两个率先”与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内在相联。推进“两个率先”,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其意义至少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率先迈开实现中国梦的步子。江苏的“两个率先”可以追溯到2006年,省十次党代会提出“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