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创立和完善我国宏观经济法的法律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法的体系包括宏观经济调控法和市场管理法两大体系 ,是经济法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建立 ,我国颁布了许多宏观经济的法律、法规 ,对这些法律、法规的深入研究 ,产生了宏观经济法。因此 ,经济法的理论也应有所创新和发展。应当从宏观经济学与经济法相结合的角度 ,创立和完善宏观经济法的法律体系。这一体系包括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统计法、财政法、税收法、金融调控法、投资法、产业政策法、价格法、国际收支平衡法、审计法、经济审判法等。  相似文献   

2.
宏观经济调控和可持续发展共同构成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务件.因此,有必要将二者以科学的方法结合联系起来.本文将从可持续发展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法的新思维的角度采论述二者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3.
论宏观经济调控权的构成与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宏观经济调控权是现代市场经济阶段产生的一种国家经济调节权.它由宏观经济调控决策权、宏观经济调控执行权、宏观经济调控监督权三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具体权力构成.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决茕权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宏观经济调控执行权的主体是国务院,宏观经济调控监督权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同时,我国有必要建立特别宏观经济调控行政诉讼制度,将最高人民检察院也确定为宏观经济调控监督权的主体,以解决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会议制一机关难以对国务院宏观经济调控执行权的行使进行日常性监督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利用了财政、税收、物价、金融、审计等经济手段,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方面的法规规章,对国民经济进行了有效的调控。但也应该看到,随着加入世贸后进一步参与国际贸易竞争,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日益深入,我国在经济宏观调控方面还存在着目标不够协调、权力配置不尽合理、权力行使有待规范、决策机构尚待完善等问题。为使我国现行宏观调控法律法规系统化,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和持续增长,迫切需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宏观经济调控法》。学术界对宏  相似文献   

5.
刘红臻 《当代法学》2021,35(2):59-6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做出了系统安排,明确了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的战略方向和重点举措.经济法处于宏观经济治理法治化的核心地带,《建议》关于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的部署,对经济法...  相似文献   

6.
为知识产权政策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作用找到了经济学理论基础。分析了各国政府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采取的政策措施的局限性,论证了知识产权政策将成为未来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一个重要支柱,最后还提出了设立“专利转化储备基金”、对专利保护高度进行反周期性调整和反周期性政府购买等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法律手段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而法律手段,则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它不仅自身对经济运行起着调控作用,同时也是其他调控手段得以实施的基础性框架。法律手段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中,应综合运用包括法律在内的多种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出为有效追究相关主体在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产生的法律责任,设计一个新型的责任制度,使宏观经济调控的法律责任得以落实,使相对利益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力度,体现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文章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发展的现状和根源的基础上,辨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就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法制建设所涉及的合理确定宏观调控法与区域经济调控法的界限,制定《区域经济宏观协调法》及其一系列配套法律,健全经济落后地区的投资法律机制,建立健全具有权威性的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机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作为经济生活晴雨表的价格,关系到经济建设、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合理的价格形式机制,实现低通胀、高增长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5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从经营者的价格行为、政府的定价行为、价格总水平的调控、价格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规范了价格行为,以法律形式保证和促进价格的合理形成.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七次比较明显的波动,与此相对应,经历了七次比较大的宏观调控。从调控手段和做法来看,前15年,整个宏观经济的波动幅度非常大,波动周期非常短,调控宏观经济习惯运用行政手段、指令性计划的方式;后15年,宏观经济波动明显趋缓,波动的周期拉长,宏观经济调控方式逐步转为法治化和市场化的调控。宏观调控的法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我国宏观调控30年的体系化梳理,提出了宏观调控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理念更新并探讨了宏观调控法的整合路径。  相似文献   

12.
德国《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及其新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最近国内经济法学者呼吁制定《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法》,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宏观经济调控的法制化。笔者对此表示赞同。当代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本质上都是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学家将当代市场经济的特征概括为“发达的市场与强大的国家”:一面是成熟的、发达的市场,一面是日益扩大的政府经济干预。①概言之,由于市场本身固有的缺陷,诸如,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短缺、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个体追逐私利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冲突等因素,使得国家干预经济,通过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成为历史和现实的必然。在推崇…  相似文献   

13.
张克 《检察风云》2011,(9):13-14
《检察风云》:在房地产有力地拉动地方政府GDP的现实之下,房产税和限购令将对于中国宏观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全国宏观经济法治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到会。与会者回顾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历程,探讨运用经济法律对宏观经济的综合调控和区域协调,加入WTO的应对等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论政府干预经济与宏观经济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勤之 《法学杂志》2001,22(3):18-20
本文论述了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政府对宏观经济适度干预的重要意义 ,同时还阐明了政府在对宏观经济干预时 ,必须依法进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我国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及内涵,详细介绍了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国家审计的本质和特征,并结合作者多年相关工作经验,从国家审计在国家经济监督体系中的价值和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两方面,详细解析了宏观经济管理中国家审计的地位与作用,希望能为探究宏观经济管理中国家审计的地位与作用提供部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王磊磊 《法人》2010,(11):26-28
从长期看,未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趋向主要在于稳定增长。中国经济不正常下滑的风险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调控、地方融资平台清理和节能减排三项政策的相互叠加上。  相似文献   

18.
《政府法制》2012,(19):I0002-I0002
山西省霍州市财政局是综合管理全市财政收支、实施财政监督、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部门。近年来,该局在局长王英才的带领下,不断深化财政改革,持续加强科学精细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获得“全省财政系统先进单位”、临汾市“年度组织财政收入一等奖”、霍州市“改善民生突出贡献单位”等省、市40多项荣誉和奖项。  相似文献   

19.
经济法安全理念的解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全是法律持续性的制度安排与价值追求。但因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而具备迥异的外观与表征。后工业时代宏观经济风险凸显诱发了宏观经济安全理念产生,并使其成为经济法安全理念的重要内核。宏观经济安全理念对内强调市场规制与宏观调控,对外强调经济主权独立,并演绎着发展理念与安全理念的辩证法,证明了不发展就是最大的不安全。  相似文献   

20.
阎天 《中外法学》2012,(3):560-577
《劳动法》建立了劳动者特质、用人单位行为和特质与行为关联性三要素的定义模式,初步确定了反就业歧视法的调控对象;建立了用人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两权对立的分析框架,初步奠定了反就业歧视法的调控依据;建立了旧的非法律调控手段与新的法律调控手段并存的制度结构,初步勾勒了反就业歧视法的调控手段。《劳动法》是中国反就业歧视法在当代的起源;它所揭示和规定的中国反就业歧视法的规范生成逻辑,为追溯和评价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