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美国空军的计划,F-22战斗机群将在2005年12月形成初始战呈斗力,届时,美国战术空军将正式进入第四代战斗机时代。外界对这种世界上第一种第四代战斗机的报道早已汗牛充栋,但是对于其先进的技术在飞行乃至实战中的意义,却大多语焉不详。为此,本刊特邀著名航空作家方方先生撰写此文,为读者揭开数据迷雾后F-22的真实性能。  相似文献   

2.
“猛禽”确立第四代战机标准,但也许只适合美国…美国空军于2005年12月宣布,驻扎在弗吉尼亚州蓝岭空军基地的第27战斗机中队的16架F-22“猛禽”战斗机“初步形成实战能力”,这标志着F-22正式投入现役。在未来的  相似文献   

3.
2005年3月16日,波音公司在位于圣路易斯的军机生产厂举行了隆重仪式,公开展示了为韩国空军制造的首架攻击鹰战斗机。随着大幕的徐徐拉开,F-15K多用途战斗机闪亮登场,在现场灯光的映衬下格外勇猛威武。面对本国首架F-15K多用途战斗机,韩国空军参谋总长李汉镐将军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他在现场向来宾表示,这种世界上最优秀的多用途战斗机加入到韩国空军,无疑将极大地增强韩国空军战斗力,而且F-15K战斗机将增强韩国空军和美国空军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相信这种新型战斗机将在维持韩国和美国之间稳固军事合作方面做出很大贡献。承载着韩国空军的未来希望,F-15K战斗机从第三代战斗机的衍生发展中脱颖而出,开始在韩国空军远程攻击力量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2006年6月5日,美军在阿拉斯加举行“北方利刃2006”联合军事演习。新近装备美国空军的F-22A“猛禽”战斗机出现在演习部队序列中。图为弗吉尼亚兰利空军基地第27战斗机中队的F-22A战斗机在演习中接受空中加油,F-  相似文献   

5.
战争初期,美国空军动用了44个驻扎在远东地区航空大队的657架作战飞机来对付北朝鲜,而朝鲜人民军空军当时还没有喷气式歼击机,只有20架性能落后的战斗机,高射炮也很少,所以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甚至可以在白天没有歼击机掩护的情况下进行作战飞  相似文献   

6.
换岗     
根据美国空军的计划,“夜鹰”将在2008年退役,“猛禽”将接替它执行美军的全球先导打击任务。因此,美国空军“红旗07-2”演习中的这个瞬间具有了深远的意义:第49战斗机联队第8中队的4架F-117“夜鹰”在  相似文献   

7.
从2008年开始航空自卫队装备多年的F-4战斗机将开始退出现役,而T-2和F-1今年就将全部退役。这样到2010年左右,日本战斗机部队在数量上将会出现空缺,这就需要新一代战机来进行填补。本文根据海外的最新资料,对日本未来可能会采用的战斗机进行了详尽而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引子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航空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局势动荡,战云密布的时期。世界各主要航空大国无不在航空技术发展领域一改二十年代的沉闷迟缓风气,催生出不少著名战斗机。战斗机迅速从布制蒙皮、木制骨架的双翼机过渡到全金属材料、大功率发动机的单翼机布局。大量新型全金属单翼战斗机迅速取代笨重的双翼机成为航空强国的主力装备,并随着世界局势的动荡迅速扩散到其他国家。法国的第一批现代化的全金属下单翼战斗机是德瓦蒂纳D.500-510系列,该系列中的D.510在中国抗战史话中占有独特的一页。D.500-510系列介绍埃米尔·德瓦蒂纳(EmileDewoitine)于1920年在法国南部图卢兹开办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德瓦蒂纳飞机公司,该公司于  相似文献   

9.
作为世界上少数真正飞行过的前掠翼飞机,S-37在设计上具有鲜明的特色,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研究S-37的细部特征,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其设计意图,并对俄罗斯军用航空技术水平和未来俄空军第五代战斗机的发展有个粗略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从朝鲜战争起,世界空军专 家们就预言空战的未来属于空空导弹和高空高速拦截机,战斗机以及空中格斗技术将退居次要地位。机炮的时代将彻底成为过去。但1965年印巴大空战却恰恰支持了与此相反的理论:战机对机炮的依赖胜于导弹,飞机机动性、飞行员的技能比过去更加重要。空战几乎全部发生在低空而非高空。尽管1965年印巴空战规模算不上空前,使用的装备也绝非先进,但它与稍晚爆发的越战都证明了喷气时代空战的走向,在世界航空发展史上占有其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前言 综观20世纪世界军机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北欧小国瑞典的萨伯飞机公司(现已发展成为萨伯集团)写下了极其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仅仅是因为它近60年研制生产军用飞机的历史;也不仅仅是因为它为世界贡献了龙、雷和鹰狮等多种经典名机;更主要的是因为它不满足于跟航空大国的风,而是坚持自己的风格,不断追求技术和理念上的创新。Saab系列战斗机以其独有的技术特色和多方面的创新,在世界战斗机研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Saab-29是欧洲第一种采用后掠机翼的战斗机,该机产量达661架;Saab-32矛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战斗机;Saab-35龙首创了新颖的无尾翼双三角翼布局,而且能  相似文献   

12.
意见与媒体     
美国空军《前翼》杂志2005年7月号文章:《参加战斗》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测试,位于俄亥俄州莱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的F/A-22系统项目办公室将首架作战型F/A-22战斗机交付给了位于弗吉尼亚州兰利空军基地第1战斗机联队第27战斗机中队。F/A-22生产主管约翰·库斯涅克上校说:“该机是首架(首批共26架)从生产线直接交付给第27战斗机中队的作战型F/A-22战斗机;交付工作将  相似文献   

13.
战争初期,美国空军动用了44个驻扎住远东地区航空大队的657架作战飞机来对付北朝鲜,而朝鲜人民军空军当时还没有喷气式歼击机。只有20架性能落后的战斗机,高射炮也很少,所以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甚至可以在白天没有歼击机掩护的情况下进行作战飞行。而且,美国航空兵对平壤附近的北朝鲜空军基地进行了若干次密集袭击之后,北朝鲜的  相似文献   

14.
继于 F-117“夜鹰”战斗轰炸机于1982年、B-2“幽灵”战略轰炸机于1993年交付美国空军使用之后,2005年12月15日,美国空军又宣布 F-22A“猛禽”战斗机正式加入现役。世界舆论的反应相当平静,一派司空见惯、不屑一顾的神情。只有该机的开发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不避广告嫌疑地宣称,“猛禽”的可靠性是现役美国最先进战机 F—15C“鹰”的两倍,战斗力是“鹰”的4倍,“40年内都不会过时”。即使从 F-22A 将全面替换叱咤风云近30年的 F-15系列,作为21世纪前30年美国空军主力重型战斗机这一点看,“猛禽”  相似文献   

15.
按照日本制订的“中期防卫力量事备计划”(2005至2009年)的设想,日本将在2009年以前为航空自卫队装备7架新式战斗机,即F-X型战斗机,用来填补F-4退役后留下的空缺。尽管日本现在还没有正式公布候选机型,但外界估计,最有可能被日本选中的是美制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其次是F/A-22“猛禽”隐形战斗机,然后是欧洲的“台风”战斗机。为了给空自选择新式战斗机,日本航空幕僚监部(空幕)于2005年7月1日在防卫厅设立了“次期战斗机企划室”,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夏,美海军与陆战队商定在未来5至6年内,合并至少10个战术航空中队。目前,已有4个陆战队F/A-18战斗机中队在航母上执行任务,海军2个航空中队也已开始使用南卡罗莱纳州贝福特陆战队航空站。构建  相似文献   

17.
意见与媒体     
英国《空军月刊》2005年7月号文章: 《F/A-22猛禽战斗机》F/A-22猛禽高昂的费用将使得美国空军这款重要的战斗机很难保持很高的数量。对驾驶员克尔费来说,当他坐在驾驶舱内滑过跑道时是最为戏剧性的时刻,许多战斗机的驾驶舱都向前突出,但没有一个比猛禽更为突出的,他说:“当我在窄道处转弯时,看到的都是下面的草地,而实际上前轮依然在跑道上急驶。”他已经是获得这款未来最昂贵和最有争议的战斗机驾驶执照的人员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一直是国外观察家关注的重点。本文编译自卡洛·库珀博士2006年3月发表的文章。卡洛·库珀博士是澳大利亚著名的防务分析专家,其论著多次在《电子防务月刊》和美国空军、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主办的防务出版物上发表。库珀博士通过对中国空军装备的苏-27系列战斗机的技术分析,认为中国正在建设一支“进攻性”空军,而不断改进的苏-27系列战机将成为中国空军核心力量。整个太平洋地区,唯有美国空军的F/A-22战斗机与之对抗。本刊刊发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文章在刊发时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9.
今年2月,首批F-22A战斗机进驻日本,美国空军在美日同盟中的地位变得十分引人关注,西方媒体称美日同盟某种程度已成为了一个“空军联盟”。美日空军合作的不断深入,必将对亚太战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代表了美国空军官方对美日同盟的看法,本刊刊发此文并不代表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ICA 是印度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的一种轻型战斗机,印度试图通过该机的研发带动整个印度航空工业的发展,最终使印度成为世界一流的航空强国。然而,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及项目管理不善,时至今日,LCA 仍未能装备部队,其中的缘由很值得我们深思。本刊特邀请国内著名航空作家方方先生,告诉读者们一个真实的 L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