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记得一九四七年春节期间,一位朋友请吃“年酒”,我和顾颉刚先生同桌联席.酒过三巡后,他郑重地对我说:“我回顾几十年国内报纸,总有一家最受知识界和广大读者欢迎,成为与论重镇.它的销数不必是最大的,但代表公众意见,开创一代风气、成为权威.辛亥前后的《民主报》——包括《民呼》、《民吁》,民国初年狄平子主持的《时报》,“五四”前后的北京《晨报》,二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大公报》,当前一指抗战胜利以后——作者注)的《文汇报》,都起了这个作用.希望你们精益求精,继续前进,不负众望所归.”他这番话,对  相似文献   

2.
十三、毕生尽瘁曾在「孤岛」上风行一时,而战斗十分艰巨的《文汇报》,终于在一九三九年五月被敌伪扼杀了。政之先生立即函电催促。叫我重回《大公报》,任香港版编辑。我在清理《文汇报》的一些「善后」后,于是年七月即到了香港。那时,季鸾先生虽负责主持《大公报》重庆版笔政,但隔几个月必来香港住些时候,主要是治疗已到三期的肺病——那时尚无特效药。听说他是受蒋及张羣之讬,暗中和日方有所联击。季鸾先生寄寓在香港壁道,「二房东」是曾在上海报界叱咤风云的张竹平先生。三楼转租给胡先生,底层租给张先生,竹平自己住二楼;两「大」  相似文献   

3.
十二、七君子案《大公报》决定于一九三六年春天出上海版,胡政之先生早日就写信给我:「望及早将武汉公私事项清了,拟借重新工作,盼于年底前到沪。沪上房子紧张,尊眷是否先送保定安置。」我尽快做好如期报到的准备工作,一切硬行李都准备不带,留下交给接替我工作的汪松年兄;有一架刚时兴的收音机,是美国菲力浦牌的(当时无线电收音机刚流行),我很心爱,也狠心留下了,以便轻装简从,早日能到达上海。  相似文献   

4.
张季鸾先生于一九二年初回国。他在日本的五年中,勤奋学习。对日本的历史和明治维新以后的变化,以及社会思潮、风俗人情,作了深入的研究和调查;日文也学得很好。据说,当时日本学人有一个评价:在中国留学生中,日文写得流畅清丽的,首推张季鸾的论文和戴季陶的书简、小品。有人说,张会背诵日本的百科全书,那未免言之过甚。  相似文献   

5.
五、留日五年特别从东京赶到长崎迎接他的,是好友井勿幕.井字文渊,陕西蒲城人;他们是三原宏道书院的同学,两人气质绝然不同.一个身体魁梧,孔武有力,一个文弱多病,行动懒散.但当年初交时,就一见如故,成为朝夕相随的知己.他们都勤于学习,受到刘古愚先生的赞赏;都立志于反对专制统治,以天下为己任.井说,他将来要投笔从戎,在疆场上为国立功;张则说他手无缚鸡之力,只能以文章报国.前三年,井就到日本留学,入东京大成中学,准备毕业后投考士宫学校.这次旧友重逢,自然有叙不完的契阔.勿幕说:"今年春间,我曾回陕一次,很想到榆林来看你,井在伯母灵前尽礼,只是杂务太繁,抽不开身."两人在长崎只住了一晚,第二天就相偕到了东京·李仪祉说在长崎还有事稍作勾留,没有同行.到东京后,并已在自己下榻的借宿处,为张租了一间不大的房间.不久,由井的建议,张就向经纬学校报了名,井还先为他补习日文和日语.张很聪明,不久就可以看报,一般应用的日语,也可应对了.井的朋友似乎很多,课余几乎经常有人来访问,而且往往谈到深夜.他曾悄悄告诉张,前一年同盟会成立时,他就参加了,而且被委任为陕西支  相似文献   

6.
二、风雪途中一九○一年九月,清政府的全权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德、日等十一国代表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向参加“八国联军”的各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合计九亿八千多万两,以海关、常关税及盐税作抵押;并划北京东交民巷一带为使馆区,不受中国政府管辖;拆毁大沽炮台,各国军队可驻扎从北京到大沽口乃至山海关各地区。这是清政府签订的全面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从此,中国人民堕入半殖民地更黑暗的深渊。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回到北京。十一月初,李鸿章在举国责骂声中病死。就在这个时候,在汾阳到离石的官道上,有两辆大车向西缓缓驶行。那时大雪方止,昏黄的斜阳,照在白皑皑的大地上,像罩上一层黄雾。四匹瘦马,吃力地拉着这两辆大车前进,嘴里不时喷出白气,车後,留下两条不深的辙印。前面车上的老王头,不时挥着鞭子,“吁”,“驾”,指挥着车子在崎岖的雪道上避开沟沟坑坑。他其实很心疼这两匹老马,鞭杪打在大道上,飞起一阵阵雪花。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位须发半白的老人,一  相似文献   

7.
八、生死之交邵飘萍与张季鸾两位先生,是我早年就崇拜的杰出前辈。在中学读书时,我曾如饥似渴地细读他们写的每一篇通讯和评论。一九二六年秋我入京求学,飘萍先生已于是年四月下旬被奉系军阀所害,真是‘缘悭一面’。张季鸾先生则是我从一九二九年调到天津《大公报》任编辑后,受他的指引和熏陶达十二年之久,直到他一九四一年病逝。‘同行相妒’、‘文人相轻’,报社的其他前辈对飘萍的生活细节每有微词。而季鸾先生于同业人物,从不轻于评议;谈到飘萍,总极口赞叹其采访之高明、写作之精闢和对恶势力斗争之英勇。但他从未跟我谈起他和飘萍的交情。去春(一九八四年),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新闻学论集》第七辑,刊有方汉奇先生的《发现与探索》,详记飘萍的另一夫人祝文秀所提供的有关飘萍的一些史料,使我大为恍然。文中有一节专门谈‘有关邵飘萍和张季鸾交往的情况’,说‘祝(文秀)文有两处提到张季鸾对邵的帮助,一处是在邵遭到皖系军阀迫害时,张建议他到日本去工作一段期间,以避其锋;一处是幫助邵把譔男闼屯毡?说明两人关系密切。’文中还转引了祝提供的细节:‘一、大阪《朝日新闻》原来聘请的是张季鸾,张把这个机会让给了邵飘萍,并向《韩日新  相似文献   

8.
九、耳目一新《大公报》(新记)创刊那年——一九二六年,我恰好考进清华大学。我进的是新制第二班,每班学生八十名。另有旧制——留美预备班四个班尚未毕业。加上国学研究院有学生二三十人,一起算来,同学不过五六百人,偌大一个水木清华园,显得十分舒展、疏朗。第二院是一排排平房,其中辟有一学生阅报室,面积很大,中外文报纸相当齐全。同学们不必等待图书馆开门,随时可以去那里阅报。那时正值大革命如火如荼地开展,北阀军已  相似文献   

9.
十、优哉游哉我一九二七年正式跨进新闻界大门,是从国闻通信社北京分社开始的。该社先设在东单的喜鹊胡同,以后搬至船板胡同,地近苏州胡同。这是一幢三进的平房,朱门粉墙,轩窗明瓦,像一座达官的公馆。那叶,《大公报》(新记)已复刊近一年,胡政之先生的家眷尚留北京。他每星期来京住一两天,照料家务,并指挥国闻社的大计——分社主任当时是金诚夫兄;另有英文稿,由孙瑞芹兄主发。我在该社工作的两年中,自然更有机会天天熟读《大公报》社评,更心仪张季鸾先生的文笔、才华。但季鸾先生却从未来社一次;他可能到过几次北京,但他来时,政之先生必留津主持。国闻社的工作,张从不插手指挥。  相似文献   

10.
三、衡老谈往时隔四十午,当年贫苦的孤儿,已成为一代报人的张季鸾先生,不幸於一九四一年九月六日病逝於重庆。我闻耗怱促编写了一篇“季鸾先生年表”,刊载在九月八日的香港《大公报》上。关於他青年就学的经过,我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1.
七、两度(?)狱辛亥革命,武昌首举义旗,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先生从海外归来,於一九一二年元旦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政府,宣告‘尽扫专制制度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民立报》的于右任、宋教仁等,纷纷到宁任临时政府的重要骨干,记者陈其美(英士)则被推为沪军都督,成为上海的‘方面大员’。张季鸞也由于右任的推茬,任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  相似文献   

12.
四、萍水相逢一九○六年八月初的拂晓,一条曳着长长黑烟的海轮,正在南黄海上鼓轮前进。它是前一天傍晚才驶出上海港开往长崎的。八月,本是台风季节,但那几天却是风平浪静,船身只有微微的颠簸。一个清瘦的青年,单衣裤外罩着一件薄棉背心,已徘徊在甲板上多时了,他在焦急地等待看日出。他身子还很单薄,黎明前的海风,使他下身不时感到颤抖。两手把住栏杆,两足交叉跳动,眼睛盯住已露出曙光一线的东方。  相似文献   

13.
魏东 《天津人大》2010,(12):40-41
2010年11月13日,惊悉新闻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著名报人范敬宜先生突然离世。噩耗传来,万分悲痛,2002年夏季与先生相处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4.
1“大先生“是《南京人报》同仁对总经理张友鸾的“昵称“,含有尊敬和友善的意思。有大就有二,“二先生“便是同为“老报人“的古典文学校点专家张友鹤。我与南京人报和大先生结缘较迟,远称不上是这家早在三十年代初开创的民间报的老“班底“。但由于自认为在一些关键问题的介入和逐渐加深认识中,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才敢于就这个题目对这位中国现代报业史上理应占一席地位的前辈,表示我的缅怀之情。1948年夏、秋,我名义上仍是中央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学生,但经常不去上课,而和从事课余创作的同学们交往,常常写杂文在报上发表,进而迷上了新闻,特别向往于记  相似文献   

15.
50年前,新四军抗日民主政府向一位民主人士借粮捌石,后因新四军北撤,借粮未能归还。50年后,由现任镇长归还了这笔粮款。此事在浙江省长兴县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6.
木易 《两岸关系》2005,(12):36-37
人们对“良机”两字的熟悉,是从越来越多建筑物旁矗立着标有“良机”两字的冷却塔开始的,而与冷却塔息息相关、并在行业内名声显赫的张广博先生,却不大为人们所了解。祖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增长给台商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在张广博先生飞抵北京后2小时,笔者与他进行了一小时的访谈。谈到前不久刚举办的第一届两岸民间菁英论坛,年近七旬却毫无倦意的张广博先生就中国大陆经济战略发展与台商的角色和地位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台商在台湾发展空间有限,除了海岛经济本身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后,大陆的经济快速增长,在国际化经济舞台…  相似文献   

17.
朝鲜金富轼《百结先生传》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在文学形式上同属传记,因此二文有许多相似之处:结构上均做到了首尾呼应,语言上精炼传神,句式上构思巧妙。二文亦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思想旨归不同,《五柳先生传》在思想意蕴上比《百结先生传》更为突出、深化。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带来报业的兴盛,在这片灿烂的“阳光”下,报纸不断涌现,记者频频产生。他们的活动不可否认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但也有一些现象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9.
陈发园 《世纪行》2010,(7):37-38
<正>张难先(1874——1968)是我国辛亥革命首义先驱、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他饱经沧桑、阅历丰富,一生历经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少年有志,志在救国。青年时代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参加过辛亥武昌首义。民国时期担任公职,刚正不阿,廉洁奉公,政绩卓著,被誉为荆楚怪杰,而受时  相似文献   

20.
王韬:中国第一报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天宏 《传承》2010,(4):33-33
王韬,(1828-1897),江苏苏州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创办第一份华人报纸《循环日报》,被林语堂称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王韬,出身乡塾家庭,自幼苦读经史,18岁中秀才。旋因乡试不中,弃八股,转治经世致用之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