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自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空袭以来,国际社会要求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呼声日趋强烈,对科索沃问题的斡旋力度明显加大。 一、俄罗斯 在科索沃冲突中俄支持南联盟主权领土不可分割的原则立场,但不愿直接卷入冲突,力图通过自己作为中间调停人的角色,通过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反战力量,努力使科索沃冲突纳入政治外交解决轨道。在北约对南进行空袭之初,俄的态度以硬为主:3月24日,叶利钦即发表声  相似文献   

2.
3月25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在巴尔干地区燃起战火。南联盟是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是联合国的成员国。北约这一庞大军事集团,以强凌弱,悍然对一个不结盟小国诉诸武力,是国际社会绝对不能接受的,因而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1、西方插手:科索沃危机逐步升级自1998年2月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科索沃省的阿尔巴尼亚族分离主义分子,袭击塞族警察引发流血冲突的一年来,塞阿两族矛盾不断激化,北约以解决科索沃危机为由多次威胁对南联盟动武。1998年10月13日,在北约大军压境…  相似文献   

3.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制止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悍然发动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实际上是借“人道”之名而行侵略之实。持续两个多月的狂轰滥炸似乎已使米洛舍维奇让步,达到了北约军队最终进驻科索沃的目的。但是北约今后将不得不面临一系列棘手问题。 一、北约的战略意图 这次对南联盟的空袭是北约成立50年来,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第一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这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蓄谋已久的军事行动,含有深刻的战略意图。 (一)美企图使北约充当其称霸全球的战略工具,将科索沃当作检验北约新战略的试验场。  相似文献   

4.
6月10日,联合国通过西方七国与俄罗斯政府达成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和平协议;20日,约4万南联盟军队和警察从科索沃撤离,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宣布停止对南轰炸,至此,长达11个星期的北约侵南战争正式告一段落。但科索沃实现真正和平的道路却将漫长而坎坷,整个巴...  相似文献   

5.
3月24日至6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消除人道主义灾难”的幌子,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野蛮轰炸,南联盟为维护本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同意在保证南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接受安理会在遵守联合国宪章基础上通过的有关决议。北约对南进  相似文献   

6.
1999年6月大事:1、北约侵南战争结束,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通过了西方七国和俄罗斯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达成的、并采纳了一些中国主张的决议草案。决议规定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出一切军警力量,由联合国维和部...  相似文献   

7.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的科索沃战争,历时78天,已经结束。这场战争是首次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的战争。它对国际战略格局和世界发展虽造成了严重后果,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仍没从根本上改变大国关系的格局和总的世界发展进程。一、科索沃战争并非孤立、偶然的事件,而是美国的精心战略安排美国领导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决非孤立、偶然事件,而是它全球战略棋局中的重要一着。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按其领导人和一些战略家的说法,就是利用最近15年它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处于颠峰状态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巩固其…  相似文献   

8.
1999年3月24日,北约以“最后外交努力已告失败”为由,无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的规定,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悍然对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空袭。这场旷日持久的空袭不但给南联盟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也给周边国家(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克罗地亚、波黑、斯洛文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土耳其等)造成了深重影响。其表现为:  相似文献   

9.
英国缘何在科索沃问题上如此好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中,英国可谓是美国最坚定的追随者,因而布莱尔有北约“孤独的战争领导人”之称。英国为何在科索沃战争中如此好斗,布莱尔这位二战后出生的高贵文雅绅士何以变成一个狂热的好战分子,这是个值得探讨和回答的问题。首先,借助美国的“...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为首的国际联军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已进入第9个年头,阿富汗依然战乱未已。2010年1月28日,联合国在英国伦敦举行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包括中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60多个国家以及欧盟、北约、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寻求解决阿富汗问题。阿富汗是我国的邻国,其局势的发展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北约于3月24日20点,开始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联盟力量”的高烈度空中打击。这一在北约成立50年之际发动的对一个主权国家的侵犯,不但导致巴尔干地区陷入二战后的空前危机,也严重恶化了欧洲局势,并且将对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及21世纪的国际关系和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2.
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开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一个恶劣先例,给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及未来的国际关系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世界人民希望冷战后出现国际新秩序的乐观情绪被残酷的现实所埋葬,对复兴安理会以壮大联合国的期盼也被北约的炸弹所击碎。我们现在已经站在了新世纪的门槛上,为避免在下个世纪重罹此难,有必要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认清北约的罪行。只有这样,才能让新世纪和平的阳光照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新全球战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一个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这是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领域中罕见的现象。美国等国之所以调集庞大军事力量,对南联盟这样一个巴尔干小国动武,与美国近年来加紧推行全球战略的步调是完全吻合的,是美国在全球战略大布...  相似文献   

14.
且看北约怎样践踏国际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了空袭。此举是对国际法的公然蔑视和践踏。一、北约违反了国际法的哪些准则?(一)违反了不干涉他国内政和主权的原则。联合国大会在1965年通过的《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  相似文献   

15.
多极化仍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部分学者在评估科索沃危机对国际局势的影响时,认为在科索沃危机中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都跟着美国走,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支持美国、北约的立场,联合国的作用遭到削弱,中国和俄罗斯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排斥,这表明:(1)多极化进程因“单极倾向反弹”而陷入停顿或发生逆转;(2)“冷战后多极化进程加速发展”这一战略判断失误;(3)“多极化趋势已经不存在”等。对世界多极化明显失去信心,对其前途表示悲观。其实,这些论点都是站不住脚的。无论客观分析科索沃战争本身,还是从科索沃危机后的国际局势发展的实际情况来…  相似文献   

16.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南联盟刚结束,克林顿就以“战争胜利者”和“受迫害民族拯救者”的姿态于6月16日—23日前往欧洲访问,并在斯洛文尼亚一个阿族难民营发表演讲,宣称北约空袭南联盟,是为制止民族清洗行为而进行的军事干预,是一场正义的、合法的战争,这种军事...  相似文献   

17.
2004年3月29日和5月1日,北约、欧盟分别吸收中东欧7国和10国入约加盟,实现了历史性扩张。美国和欧洲巩固消化冷战成果、分享冷战“红利”的努力取得阶段性成果。北约、欧盟大踏步东进,直抵俄罗斯边界。俄罗斯战略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在欧洲进一步被边缘化。北约、欧盟双东扩,是冷战后欧洲地缘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结构性调整,也是二战后欧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导致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并将对大国关系和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的科索沃战争,将美国在冷战后精心构筑类似金字塔式的霸权体系的努力推向了极致。然而正是这场战争,又给美国在外交和国际战略上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国际社会纷纷因此对它提高警觉和拉开距离,这使美国深为紧张。美国不得不对其搞“单极霸权”进行反思和调整。怎样现实和合理地构建一种新型的霸权,而又不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和敌视,是摆在美国决策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权力当局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霸权战略调整,其霸权形态由此发生了让人不易察觉的重要变化。新型的美国“代理人霸权”在科…  相似文献   

19.
1999年4月23—25日,北约19个成员国和23个和平伙伴关系国在华盛顿召开了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首脑峰会,会议的主题是“捍卫自由、庆祝民主、展望未来、迎接挑战”,目的是庆祝北约过去50年的成就,特别是取得对苏联“冷战”的“巨大胜利”,同时为北约制定面向21世纪新的发展战略。会议的举办者原计划安排一些规模盛大的庆典活动,但由于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正处“骑虎”窘境,俄罗斯、白俄罗斯拒绝与会,整个会议笼罩着“惨淡”气氛。北约成员国领导人抵达仪式及北约空军编队飞行计划被迫取消,会议议程也临时变更,为科索沃问题寻找灵丹妙药成为贯穿整个会议始终的主线。  相似文献   

20.
发生在世纪之交震撼全世界的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科索沃维和及重建问题不仅是一个令世人普遍关注的话题,更是摆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面前的一块“烫手山芋”。如同北约对南实施空中打击一样,科索沃维和与重建问题也是受美国左右的,现将美官方及各界就这一问题的看法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