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市自动化仪表厂是生产工业用自动化仪表的中型企业。近几年来,厂党委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好的新型政工干部队伍,主要抓了三方面的工作。提高思想认识,把加强政工队伍建设作为党委的重要工作来抓。近几年来,在政工队伍建设上,一些干部、职工存在着许多模糊认识。有的职工说:“政工干部是整人的。”也有的说:“政工部门是养闲人的地方,动嘴皮子出不来经济效益。”这些说法,使一些政工干部产生了“经济工作有宏图,政治工作没前途”等思想情绪。厂党委感到,这些认识不解决,职工对政工干部的看法不改变,政工队伍的  相似文献   

2.
许身志不移     
搞政工的同行们聚在一起,常有人感叹:“现在当政工干部没前途,低人一等。”表现出一种躁动、不安。对这,我不想发什么议论。我想说的,只是我自己,一个普普通通的政工干部的一点体会。 我在大学读的是政治教育专业,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党委工作,现在是企业的党委书记,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专职政工干部。期间经历了不少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可我始终热爱我学过的专业,热爱思想政治工作,热爱忙碌而清贫的生活,至今还傻呆呆地不想挪动一下。  相似文献   

3.
难舍政工     
当种种不平使政工干部与行政干部形成“天壤之别”,政工人员纷纷改行时,我却屡弃机遇,甘守清贫,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倾注在“没人干”的政工岗位,而且一干就是8年。 我是1989年步入政工行列的。受命于动乱之后,且面对殷切嘱托,因而心气很盛,颇有一番大干事业的架势:组织职工开展大讨论活动,开展“最佳公仆、最佳主人”竞赛,主办“双基”教育培训班、主持知识赛、演讲赛、劳动  相似文献   

4.
我一九六八年由部队退伍到工厂当工人,由于在部队当过几年文书,写个材料还算过得去,到工厂后不久,就被调到宣传科工作!想不到这一干就是一千七八年。我厂是一个国有中小型企业,七十年代,政工机构齐全,政治处下还没有宣传科、组织科,每个科少则一一四人,多则四五人,碰到工作忙还得到车间抽人。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政工队伍多次洁简,现在党委办公室只有两人,其中工还担任厂办公室主任。在人员大量精简的情况下,我深切体会到,一个政工干部只具备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才能,是绝对胜任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人认为,政工干部只要…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政工干部,下车间。进班组时常常有人问我:“你们整天都忙些啥?”为什么职工群众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我们干政工的还真应该想想。职工所以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源于对一些政工干部不认可、不满意、不接受。理由有五个:首先,一些政工干部习惯于办公桌前看世界,闭门造车。无论宣讲,还是编发材料,与实际联系不紧,全是个人的思想、拔高的思想。群众享受不了他的思想“哺育”,够不着他的高大目标,感到与自身实际格格不入。这些政工干部的工作就等于空忙;其次,满足于说了、编了。发了,但与说、编、发目的远离。说起来,看上…  相似文献   

6.
我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老]政工了,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而自己也深深地爱上了政工这一行,在政工的道路上付出了青春,饱尝了酸、辣、苦、甜。但我对干政工这一行没有后悔过,默默地在政工岗位上辛勤耕耘,寻找乐趣,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二十年前我在部队一提干就在政治处当干事,还担任过连队政治指导员,一九九0年从部队转业。第一天来企业报到,当时主管思想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对我说,你在部队干了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政工部门也需要你,希望能安心政工岗位,干出成绩来。于是我就横下心,要在企业政工岗位…  相似文献   

7.
1987年9月,我由某中型企业调到处于困境的衡阳汽车配件厂任党委书记。大家对我突如其来的“升迁”议论纷纷:“现在党委工作难做,政工干部不吃香,这不是放掉肥肉不吃啃骨头吗?”也有的为我惋惜:“才36岁,已经干了10多年的副厂长和厂长了,继续当厂长会成为很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家,半路出家当书记,为人做嫁衣裳划得来吗?”是的,在企业经营管理上,我的确不算外行。当副厂长、厂长多年,继续干经济工作对我来说是驾轻就熟。但在党的安排面前,我没有打自己的“小九九”,考虑  相似文献   

8.
河南洛阳嘉陵摩托车厂54名政工干部“五一”前夕获得了由洛阳市授予的政工专业职称。政工干部们高兴地说:“我们也有了职称,再不觉得低人一等了。”这次获得政工专业职称的都是在该厂党委、工会、宣传部门和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同志,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有文凭,有的在政工部门呕心沥血工作了几十年,为工厂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是我案头必读刊物,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自我从1974年任政治副指导员到今天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已在军地政工岗位上工作了24年。今把在政工岗位上的思考写出寄去,为贵刊“研究”提供一管之见。政工红火过,也常遭磨难。香了臭,臭了香,辩证发展似螺旋:政工‘搞于一切”、“冲击一切”,这是“精神万能论”;政干是“卖狗皮膏药”的、是“万金油”、得“淡化”,这是政工“无用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才是唯物辩证法的政工观。…  相似文献   

10.
“集纳党课”是我在政工实践中发明的。我干政工已四个年头,一直在厂宣传部抓党员教育工作。虽然是个“大头兵”,却对本职工作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下海”的朋友对我说:“都哈年代了,多来点实的吧!”政工干部收入低是实事,但不能因为钱少就不干事业,我深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党员教育的重要性,非要干出点成绩来让大家看看不可。记得我刚走上政工岗位时,工作热情特别高,对全厂30个党支部的党课工作抓得很紧,定期检查各基层支部书记上党课情况,但很快就发现教育效果不理想。有些支部借口生产经营工作太忙,抱着走形式的想法上…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政工干部,在政工岗位上耕耘了30余年。现在,年近六旬的我,迈进新世纪的心情和所有的人们一样,也特别兴奋、激动。面对政工又迎来新的春天,我还要默默地工作。 回顾过去,我深深体会到,在政工平凡的岗位上有无数个春夏秋冬,要多作奉献,要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虽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还一度被讥笑为“十年政工一场空”,但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党培养起来的政工干部,总是无怨无悔。在政工岗位上,蓝、黑墨水用了多少瓶,钢笔用了多少支,纸张用了多少本,热汗洒了多少斤,心血耗了多少升,有谁说…  相似文献   

12.
阅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登的“我与政工”文章 ,颇有感触。如果让我谈从事政工的经历 ,可谓太浅太嫩。原因是自己干政工的时间太短 ,可是在干政工这一年多的时间里 ,我又有不少感受。我是1998年企业重组后 ,从行政“一把手”换位到站段任党委书记的。担任党委书记一年多 ,我学到了许多知识 ,无论是党建 ,还是思想政治工作。我感到正是这些被有些人认为是务“虚”的工作 ,实实在在地促进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在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进程中 ,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的巨大威力。说实话 ,干了几十年行政工作的我 ,做梦也…  相似文献   

13.
常听人们这样说,“技术干部象南瓜,越老越甜;政工干部象丝瓜,越老越空”。我的体会是,“政工干部也象南瓜”。如果“越老越空”,怎么会有政工职称?政工干部只要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就会象技术干部那样越老越甜。  相似文献   

14.
我是企业党委的一名宣传部长。这在不少人的眼里是个无关紧要的岗位。社会上有些人把政工部门说成是“抓抓学习、念念文件、写写标语、侃侃大山”的清水衙门。加上少数企业领导人也看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把政工干部视为企业“多余的人”,合并机构减他们,参加劳动派他们,临时任务抽他们,推来搡去,使之尝尽辛酸苦辣。 困惑引发了思考。我认为:人们之所以对政工人员有偏见,不是改革带来的,而是自身作用发挥不力、不适应改革形势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选择无悔     
时光匆匆,步履匆匆,不知不觉间,从事宣传工作已三年多了。  时下,不少人对政工抱有偏见,好像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耍嘴皮”、“玩笔杆”、“空对空”,产生不了什么实际效用,认为政工人员无权无钱,一张嘴巴讨人嫌。不少政工干部特别是年轻人也感到自己的劳动价值、劳动成果不被社会承认,干的是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使”,“没有地位,没有实惠,没有前途”,因而“跳槽”者有之,“下海”者亦有之。  的确,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短短三年的时间,我已经尝尽了政工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明白。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6.
算起来,我今年正好干满十年企业政工。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参加工作25年,前15年与政工无缘,后十几年是否继续也很难说。但我觉得,干政工的这十年,是我人生得失忧患最多的十年。说起干这行,也算偶然。1991年4月,我的工作岗位将要变动之时,工厂领导考虑两个管理岗位要我斟酌,一是去计划部门当调度,另一个是去机电部门当设备管理员。而我考虑1988年我在贵州当工人时,通过五年刻苦自学获得了贵州省成人自学中文本科毕业证,搞生产经营与所学知识有点不对口,最后我要求去了保卫科当内勤。家人反对,朋友不理解。两年…  相似文献   

17.
“十年经商成富翁,十年仕途得春风,十年技术成高工,十年政工一场空”这段顺口溜,是我干政工后最先听到的对政工很心酸、很无奈的一段话,至今未忘。之所以没有忘,是因为我这十几年都与顺口溜中“一场空”的工作相联系着。 或许我这人注定要端政工这碗“饭”,与政工有不解之缘。当兵四年做了三年连队文书,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职位”就与政工沾边。复员参加铁路企业工作四年多,又和政工搭上了线,接上了“电”。在企业工作21年,政工就连续干了13年。如今,人到中年,想想十几年的政工经历,我一点都不后悔,竟为这个职业选择了…  相似文献   

18.
享受政工     
我之所以将做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种享受,就是感到自己能作为一个专职的政工干部,无论是在事业上或是在精神上,都感到十分满足。正是有了这种满足,使我在政工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二年,从连队的政治指导员到团的政治委员,转业到地方后又从基层车间的党支部书记到党委的宣传部长,中间虽有几次可以转为行政干部,但我还是选择了政工岗位。  相似文献   

19.
1989年,我在山东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以后,命运把我安排到了扬子江畔这座中外瞩目的化纤城——仪征化纤公司宣传部工作。从此,我在企业政工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个年头。当时,有好多亲戚朋友不理解,有人惋惜地对我说:“你在大学学了7年文史,在企业干政工,太可惜了!”也有一些好友说:“政工是空的、应的、软的,说不定哪一天取消政工机构,赶换调动工作吧!”然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和切身的感受,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软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相比,确实是软了些,虚了些,但绝不是空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迅速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向市场的转变,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要有一支精神振奋、工作得力的政工队伍。为了掌握新形势下企业政工队伍的思想情况,制订加强政工队伍建设的措施,最近,我们对部分专职政工干部的心态进行了调研。我厂共有专职政工干部118人。这次接受调查的有党委机关干部、工会干部、共青团干部、基层党支部专职书记共78人。其中30岁以下的青年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