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至善赘言在中学时代,我唱的美国歌曲多数是福斯特的作品。他的旋律总带着些“淡淡的哀愁”,情调近乎我国诗词中的“婉约”一派。在《古诗词新唱》中。我已经采用了他的两支曲子,原因就在这儿。这一回,我又用他的曲子给配上了晏几道的一首《蝶恋花》。《肯特基故家》本是  相似文献   

2.
押沙龙 《各界》2014,(3):66-69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清代笔记《能静居日记》里有一个记载,和坤将《红楼梦》进呈给乾隆阅览,乾隆读后说:“这本书写的就是明珠家的事。”后来在红学索隐者中,  相似文献   

3.
毛秀芝 《学理论》2008,(15):47-47
还记得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歌儿吗?“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是《春天的故事》。歌里唱的那位老人就是邓小平,他老人家画的那个圈就是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4.
有个读书人名叫丘琼山,喜爱游历名山大川。一次经过一座气势庄严的大庙,便信步走了进去。一进大雄宝殿,看见四周墙壁上画满了《西厢记》中的图画。他觉得非常奇怪,就问寺庙里的老和尚:“师傅,寺庙里的出家人怎么能画这些痴男情女的俗画?”老和尚合掌说道:“相公有所不知,咱们僧人就是从这里面悟出禅学真谛的。”丘琼山越发惊奇,又问:“那么是从何处领悟的呢?”老和尚闭目说道:“阿弥陀佛,《西厢·惊艳》之中不是唱道:‘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么?贫僧便是从这里悟禅的。”(事见《古今谭概·佻达部》)“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是《西厢记》中崔莺莺看见张生临去时的表情。达“一转”,还真“风魔了张解元”。而这座寺庙的和尚却偏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人慨叹世风日下、人心叵测之际,有一种“好心”却出奇地多。先不论这种”好心”是否货真价实,单见其往往出现在败事而非成事之后,就足以让人生疑。“好心”办了好事,于情于理都说得通;“好心”办了坏事,也确乎难兔。但办了坏事之后都一概用“好心”来宽宥,倘是旁观者,则糊涂得紧;倘是当事人,则狡猾得紧。 有记者到福建泉州采访,了解了这样一件事。(见6月8日《经济日报》)一位农民养了10多头牛,小日子过得不错。县领导听了镇领导的汇报后,说:“好啊,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嘛,争取培养成养牛专业户。”镇领导便…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傍”?这个字忽然流行,日“傍大款”,先是指某些年轻妇女以色相事人,换取优裕的物质生活;后来听到有人惊呼某些地方官员也有“傍大款”的,就是从钱色交易转向权钱交易了。考古曲《道情》一开头,就唱“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  相似文献   

7.
去年3月份,因为年龄的原因,上级党组织安排我从厂党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改任巡视员。自己想,党委书记的工作担子是卸下来了,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不能卸,还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手段,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寻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去年,厂内建立了局域网,我就萌生了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想法,并得到有关部门和同志的支持。我们在厂局域网上开辟了《政工之窗》栏目,有“政策阅览”、“法规剪辑”、“知识卡片”、“信息园地”、“名人名言”、“一事一议”、“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来,不时听到一些领导者以“维护领导尊严”为借口,随意处置下属的事情。这一现象很值得人们思考;何谓“领导尊严”,又该怎样去维护”领导尊严”。尊严是指“独立而不可侵犯的地位或身份”。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领导尊严”的重要性,然而如果一个领导对尊严缺乏正确把握,并采取不正确的做法来维护其“尊严”,那就陷入了误区。某些领导视尊严为绝对权威:“一切由我说了算”。如有拂己意,便是冒犯领导的尊严。可见这些人在维护‘“一己之尊”时,抛开了党的事业、群众利益、用人标准乃至法律法规。因而其“尊严”的维护,常常是…  相似文献   

9.
瞭望哨     
《瞭望》2001,(49)
同一个会议,如果有领导参加,也有领导的领导参加的话,领导在讲话末尾总要“缀”上一句:“以某某领导讲的为准!”此事大可一议。 其一,既然是以某某领导讲的为准,那就请“为准”的领导讲话,岂不省事?你又何必再讲那些不“为准”的话?而你还是讲了,岂不多余?  其二,“以某某领导讲的为准”,一般是职位越高说的话越“为准”。如果这是执行命令,当然下级要服从上级。奇怪的是在研讨会上也常  相似文献   

10.
青岛卷烟厂最近奖励了勇于提意见的4名职工和8个基层党支部。对这种“花钱买批评”的做法,笔者额首称赞。然赞叹之余不由感到,领导者为了改进工作,鼓励职工提意见,并积极采纳,这本就是职责所系,正常而又寻常的事。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内生活准则》都明确要求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和倾听基层干部、群众的呼声,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意见和建议。然而,我们却对这一“正常而寻常”的事感多忙新鲜”,当作“新闻”发表,作为”佳话”传颂,是喜.是悲?其实它暴露出某些领导者缺乏群众观念,缺乏民主,独断专…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11,(24):50-51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他们话泼又聪明……”这是大家熟悉的儿歌《蓝精灵》歌词的第一句。如今,在黄岗山(福建最高山峰)那边台湾海峡那边,也有一群“蓝精灵”,他们就是“蓝营”高官的二代,被称为“蓝二代”。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收到一份图文并茂的资 料,是《上海梨膏糖的故事》 书稿复印件,书的作者要我写个序言。我被作者的热情所感动,就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说起上海老城隍庙梨膏糖,我马上想到当年“小热昏”边唱边卖梨膏精的情景,似乎那有板有眼、诙谐有趣的沪语说唱声又回响在我耳畔  相似文献   

13.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一曲传统中国民歌《茉莉花》,在万里之遥的肯尼亚唱起。当地时间4月29日上午9点20分,正在肯尼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下榻饭店亲切会见了内罗毕孔子学院全体师生,并在现场与师生一同合唱《茉莉花》。当年轻的肯尼亚女学生问:“胡主席,我们刚才唱的《茉莉花》唱得好吗?”胡锦涛亲切地说:“你们唱的《茉莉花》唱得好,唱得有中国味。你们知道吗,你们唱的这首《茉莉花》,就是我“好家乡的民歌。”胡锦涛祖籍安徽绩溪,自小生长在江苏泰州。《茉莉花》的民歌素材在全国各地有几十种不同版本。河北的高亢,青海…  相似文献   

14.
有一首曾在解放区流行的歌,建国后,又迅速地唱遍了全国。许多老年入和中年人都熟悉那首歌的欢快的达律和动人的歌词:“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呐,共卢党的恩情说不完”。人们热烈地传唱这首歌,是因为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有了一个热爱人民的政府。这个政府的形象不仅是可敬的,而且是可亲可近、可信赖的。在这个政府的领导和管理下,天空晴朗,人民欢乐。现在,人民政府已经走过了四十几个春秋了,在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引导下,人民政府办了无数为人民谋幸福的事,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着了《三国演义》,就有一件弄不明白的事,诸葛亮明明预感刊单对有可能放跑曹操,却还非派关羽去?以至真个放跑了“挟天于以令诸侯”的“汉赋”。等到工龄快三十年,换过六、七个工作单位,接触了各式各样的领导和群众,对人情世故有所了解,小时候不明白的,现在有点懂了。在中国,即使自比为管仲、乐毅外号“卧龙”的诸葛亮,是中国智者的化身的人,也非要适应如下的国情不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不拉帮结派,不给党营私,哪怕你是有高贵血统的刘皇叔三顾茅庐请来的,在刘备阵线中没有结成关系网之前,又没办法搭上血脉…  相似文献   

16.
山海经     
既白 《瞭望》1984,(27)
很惭愧,《山海经》这本书,我没有读过。不过,我知道世有《山海经》已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因为民间习惯于把喜欢编造故事或喋喋不休地说空话、大话的人讥之为“又在谈‘山海经’了”,那意思是把《山海经》作为海外奇谈看的。其实,《山海经》作为保留神话资料最多的一部书,自有其不朽的价值,民间的这种说法,大抵同原书无关。  相似文献   

17.
自从党中央提出“党委要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后,一些厂长顿觉轻松,认为党委接过了思想政治工作这副担子,厂长可以“歇歇肩”了,甚或可以“甩手”不管了。显然,这是一种误解。其实,产生这种误解亦非偶然。记得当初提倡行政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有人就抱怨:“厂长抓生产经营已经自顾不暇,哪还有功夫做思想工作?”“让厂长两副担子一肩挑,纵有三头六臂也枉然。”有的同志甚至认为行政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由此再看看当前一些厂长同志要  相似文献   

18.
一位素不相识的《瞭望》读者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了我的地址,从辽远的东北来了封信,说读了《对艺术和人生的庄严感》那篇“独白”,里面提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那篇“小说的倾向我不想在此评说”,要求道:“是不是可以评说一下呢,我们这里很多人读过这篇小说。”千里迢迢,盛情难却,就来评说评说吧。只是,这篇“独白”就变成“对答”了。  相似文献   

19.
李玉珍 《民主》2006,(11):17-19
一结识作家冯振翼是从他的一首词开始的:“一路绿波翻,七月蓝天飞燕穿。车内笑语撒沃野,诚然。忆念精英话当年。水阔更天宽,游兴酣浓老幼欢。情满净月山共水,欣然。大业担肩看众贤。”这是他1993年7月加入吉林省民进,第一次参加民进省直工委组织的游园活动中写的一首《南乡子·游净月》词,不久在《吉林民进》和《城市晚报》上发表。这首词写得行云流水,神采飞扬。我更欣赏的是末了一句“大业担肩看众贤”,如果说写词也有“词眼”,那么,这句“大业担肩”就是这首词的词眼。事实上,作为作家、诗人的冯振翼正是如此。冯振翼,1942年生于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20.
人类生活有三种东西离不开,那就是“阳光,水和食物”。而作为一个美国人,似乎还必须再增添三样东西,那就是“性、丑闻和律师”,如果三者能竞合为一的话,那绝对是《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上的头条新闻,比如克林顿先生的“拉链门事件”就符合这几个新闻要素。律师渗透到了美国社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到进入白宫成为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