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贵州人民的亲切关怀,使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总书记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毕节试验区创办26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深刻阐述了建设好毕节试验区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毕节试验区闯出新路子、探索新经验的殷切期望,为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深化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为贵州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2.
毕节试验区是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于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后来加上“人口控制”)。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在喀斯特贫困地区走科学发展道路的探索试验。毕节地区人大工委高度重视试验区建设,在省人大常委会和中共毕节地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大力弘扬“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毕节试验区精神,按照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并重的思路,切实依法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3.
省委、省政府在毕节地区隆重召开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吹响了毕节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号角。会议明确指出:“毕节试验区不仅是毕节人民的试验区,也是贵州人民的试验区。更是全国人民的试验区。”同时要求毕节试验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前进论坛》2013,(6):13-15
25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倾情帮扶毕节试验区,开创了多党合作共同推进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先河。如今,毕节试验区发展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和俞正声同志考察毕节试验区时的讲话精神,加强全党参与扶贫开发和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4月15日至18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率领的农工党中央考察团赴贵州省开展了为期4天的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5.
召开这次联席会议,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一年多来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成绩和经验,研究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任务,加快支持毕节科学发展步伐,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成绩。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最近在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上指出,毕节试验区成立至今,胡锦涛总书记始终情系贵州、心系毕节,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对贵州、对毕节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在贫困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率先探索,试验区所要解决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问题,就全省而言,  相似文献   

7.
毕节试验区经历25年的改革试验历程,科学地开发利用本地资源,在探索中求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以毕节试验区为例,解析科学地调整区域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在毕节试验区成立20周年之际,本刊编辑韩棹渭与《毕节教育》编辑张丽华(以下简称韩、张)就毕节试验区教育,尤其是毕节试验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和研究,对毕节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大亮(以下简称余),党组成员、副局长谢祥贵(以下简称谢)进行了访谈,"访谈"包涵着对毕节试验区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深层次思考,现刊载于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思考贵州这个内陆山区省份如何走出贫困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贵州毕节“开发扶贫、生态控制、人口控制”试验区。毕节试验区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的大力支持。经过近20年的建设,毕节试验区的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展现出它的广阔性和深远性。值此毕节试验区成立即将20周年之际,本刊刊登著名经济学家、民盟中央名誉副主席、第四届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厉以宁教授在对毕节试验区实地考察后作的报告(摘要),这篇报告不仅对毕节试验区的建设而且对其它贫困地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毕节地区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岩溶地区。1988年,为了改变其贫困面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建立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支持和帮助下,毕节试验区建设成果丰硕。统一战线对毕节试验区的帮扶实践经验及规律对统一战线助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普适性,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毕节试验区20多年的建设,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范型.以多党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和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政治实践,为中国当代政治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思考,探讨毕节试验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对理清中国政治发展方向,推动中国政治治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峻杰 《前进论坛》2008,(11):23-24
2008年9月23日,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成立20周年座谈会隆重召开。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有关领导、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专家学者,以及长期关心支持毕节试验区发展的各界人士代表齐聚一堂,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共商试验区发展大计,同绘试验区美好蓝图。  相似文献   

13.
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中央统战部暨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谋发展,以探索科学发展理念路径和实践为使命,把单纯为解决人口压力和吃饭问题的劳务输出转变为发展参与要素收益分配的劳务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对毕节试验区发展劳务经济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梳理和总结,为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断探索"毕节模式"推动试验区新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追溯各级领导关心毕节发展的历程,探索毕节试验区走出的一条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生态扶贫新路子,涵盖科学扶贫、下派干部帮扶、智力扶贫的方方面面。通过总结毕节试验区生态扶贫的做法,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统一战线参与试验区建设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发表重要讲话,为多党合作共同参与试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毕节试验区建设与发展,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为破解毕节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快增长,贫困程度较深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难题,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试验区.24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试验区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试验区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试验区二十多年的改革实践中,党的建...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毕节试验区安顺试验区成立20周年总结大会上指出,毕节试验区的改革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巨大的政治优势.石宗源说,自1989年9月20日"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规划实施顾问组"正式成立以来,由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组成的专家顾问组紧紧围绕毕节试验区的三大主题,深入毕节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自1988年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毕节——这个联合国有关机构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喀斯特地区,创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奇迹。杜青林部长在总结毕节试验区20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打造“同心”品牌,这是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新探索,是社会服务工作由定点扶贫向定点扶贫与定向扶贫并重转变、由建言献策向出主意与办实事并重转变、由各自行动向体现自身优势与形成整体效应并重转变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9.
毕节试验区28年的历史和实践证明,统一战线参与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是推动扶贫开发的有益探索,是服务科学发展的有利抓手,是促进多党合作的有效平台,是建立多党合作话语体系的创新实践,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建设的不同角度生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2005年3月11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台湾厅里记者云集,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在这里举行第三次集体采访活动,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介绍贵州毕节试验区智力支边的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毕节试验区是胡锦涛同志在1988年6月策划和倡导成立的,是我国第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越性,推进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综合性试验区。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常务副组长常近时介绍了毕节试验区的有关情况。在回答本刊记者提出的农工党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